人民網長沙11月8日電 昨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湖南省貫徹落實國務院“人工智能+”行動的實施方案》。湖南提出以“兩年有突破、五年見成效、十年成高地”的戰略目標,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集聚地,推動人工智能全方位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此次方案聚焦五大關鍵領域,布局14條特色賽道,涵蓋科學技術領域的基礎研究與神經科學,產業發展領域的先進制造、文化旅游、農業和具身智能,消費提級領域的自動駕駛、終端設備和低空經濟,民生福祉領域的教育教學、醫療健康和高危作業替代,以及治理能力領域的政務服務和應急管理創新。
產業發展方面,湖南創新推出“五個十大”實施機制,包括十大重點企業、十大示范場景、十大未來場景、十大科技創新平臺和十大支持措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暉表示,這一設計將形成“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的閉環生態,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從“單點突破”向“集群發展”轉變,從“技術應用”向“范式變革”躍升。
科技創新方面,省科技廳將重點突破高端AI芯片、自主無人系統等關鍵技術,分階段建設十大科技創新平臺。省數據局透露,目前全省已建成50余個高質量數據集,數據規模超過10萬TB,服務50多個垂直領域的大模型研發;湖南大數據交易所累計交易額達2.18億元,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湖南未來將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重點領域打造示范場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惠及民生。省發改委表示,將召開全省工作推進會,繪制發展路線圖,并研究出臺專項實施方案,構建覆蓋全域的人工智能場景創新網絡。目標到2035年,全省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人工智能應用水平躋身全國前列,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作為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四大未來產業之首,人工智能正成為驅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此次方案的出臺,標志著湖南“人工智能+”行動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將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搶占發展先機,為打造“三個高地”注入智能動能。(記者匡瀅、實習生全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