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市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
《政府工作報告》目標工作任務分解的通知
(臨政發〔2024〕1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各單位: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市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為確保《政府工作報告》目標工作任務全面完成,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將目標工作任務分解下發,請各部門單位對標對表抓好落實。
一、高度重視,狠抓落實。各牽頭責任單位要迅速行動,嚴格實行一把手負總責,成立工作專班,責任到位、任務到人,形成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相關責任單位要主動作為,密切協作,全力以赴完成《政府工作報告》各項目標工作任務。
二、細化舉措,壓實責任。各牽頭責任單位要對目標工作任務進一步細化和分解,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落實措施,呈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審核后,送市政府督查室統一匯總,特別是重點項目建設,要早籌劃、早銜接,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工程項目順利實施。同時,要明確一名工作聯絡員,每月25日前,將目標工作任務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和工作建議報送至市政府督查室。
三、加強統籌,嚴格考核。各牽頭責任單位要統籌協調,各相關責任單位要主動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目標工作任務完成,市政府將繼續把《政府工作報告》目標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2024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年終嚴格兌現獎懲。市政府督查室要將《政府工作報告》目標工作任務作為年度工作督查的重點和首要任務,建立“每月跟蹤、季度通報、半年小結、年終交賬”的督查工作制度,加強日常跟蹤督辦,定期通報結果,適時啟動專項督查,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市政府領導匯報,對工作不力、推諉扯皮、弄虛作假的嚴肅予以問責。
臨湘市人民政府
2024年1月11日
《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責任分解表
|
編號 |
目 標 任 務 |
牽頭 市級領導 |
牽頭 責任單位 |
責任人 |
相關 責任單位 |
|
1 |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 |
吳國良 |
市發改局 |
劉 輝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2 |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 |
吳國良 |
市發改局 |
劉 輝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3 |
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收入增長7.7% |
吳國良 |
市財政局 |
何華光 |
市稅務局,各鎮(街道) |
|
4 |
地方稅收收入增長8%;加強電商物流、浮標釣具、竹木加工、成品油等行業稅源監控,加大自建房辦證等領域稅收征管力度,確保稅收顆粒歸倉,完成醫、社保征繳任務 |
吳國良 |
市稅務局 |
阮 鵬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5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 |
吳國良 |
市發改局 |
劉 輝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6 |
大力儲備、包裝、申報中央投資、專項債、特別國債等項目,積極爭取農業、水利、保障性住房、縣域醫療次中心、獨立工礦區、“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項目,統籌推進集中式光伏、戶用屋頂光伏、地面分布式光伏項目,完成爭資爭項65億元,其中競爭性資金29億元、專項債10億元以上 |
吳國良 |
市財政局 市發改局 |
何華光 劉 輝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7 |
完善政府債務常態監測和評估預警機制,確保債務規模有效控制、債務率穩步下降、綜合成本持續壓降。密切關注到期專項債券資金續發政策,將到期專項債券資金爭取轉換為再融資債券資金 |
吳國良 |
市財政局 |
何華光 |
振湘集團 |
|
8 |
盤活鄉鎮閑置資源,拓展鎮村增收渠道 |
吳國良 |
市國資中心 |
方華云 |
振湘集團,各鎮(街道) |
|
9 |
加強防汛監測預警、會商研判、值班值守,確保平安度汛。全面起底、系統整治;、礦山、消防、建筑、燃氣、自建房、工貿等重點領域風險隱患,實現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負增長”,森林火災受災率控制在0.9‰以下 |
吳國良 |
市應急 管理局 |
李強華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10 |
落實信訪問題“三到位一處理”要求,力爭按期受理率、按期辦結率、參評滿意率達100% |
吳國良 |
市信訪局 |
戴蘭亭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11 |
統籌各類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做好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穩妥長效解決黃蓋鎮原農墾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問題 |
吳國良 |
市人社局 |
劉 寶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12 |
支持企業柔性引進一批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 |
吳國良 |
市人社局 |
劉 寶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13 |
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深化“審管聯動”改革,優化審批服務,強化行業監管,探索“大數據聯合體檢”行政檢查制度,大力推行“政法系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50條舉措”,健全“政企暢聊早餐會”“企業吐槽會”等常態化交流機制,做到監管無事不擾、服務無處不在 |
吳國良 |
市優化辦 |
鄧 燦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14 |
加快推進振湘集團市場化轉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礦產、能源、建筑、特許經營權等優勢產業經營效益 |
吳國良 |
振湘集團 |
彭曉鵬 |
市國資中心,各鎮(街道) |
|
15 |
持續深化多長合一、擴權賦能強市、客貨郵融合發展、醫共體、中醫藥、供銷等重點領域改革,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障礙 |
李德軍 李開龍 黎建平 姚鐵軍 |
市交通 運輸局 市農業 農村局 市衛健局 市自然 資源局 市供銷聯社 |
肖芳明 李 瑜 何衛華 戴季田 劉廟堂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16 |
推進羊樓司鎮敬老院改擴建 |
李德軍 |
市民政局 |
劉慶明 |
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羊樓司鎮 |
|
17 |
啟動G107羊樓司至季蘭坡升級改造項目 |
李德軍 |
市公路建設和養護中心 |
羅喜軍 |
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城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國網臨湘供電公司,五里牌街道、羊樓司鎮 |
|
18 |
加強環境隱患排查,推進突出問題整改,積極做好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相關工作。持續推進“藍天保衛戰”,強化秸稈綜合利用、揚塵治理、禁炮禁塑等重點管控,有序調整產業結構,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確?諝赓|量指標排名穩步上升 |
李德軍 |
岳陽市 生態環境局臨湘分局 |
李勇良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19 |
縱深推進“碧水保衛戰”,強化水污染源頭治理,做好黃蓋湖、冶湖水生態修復,確保國省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
李德軍 |
岳陽市 生態環境局臨湘分局 |
李勇良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20 |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5% |
林路杰 |
市科工局 |
李志云 |
臨湘高新區、市農業農村局,各鎮(街道) |
|
21 |
聚焦氟化工、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引進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關鍵環節企業,緊跟岳陽市建設萬億現代石化產業核心基地的產業戰略,引進乙烯產業鏈重點項目5個以上;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利爾化學等13個項目快開工,力促福氫氫能、雙陽高科等項目快建設,確保福瑞材料、越洋藥業等項目快投產,以項目滾動接續為發展蓄勢賦能;綠色化工產業園竣工投產企業達20家以上,建成百億化工園區;加快吉成國際戶外休閑產業城建設,補鏈延鏈升鏈強鏈,推動浮標釣具產業向百億產業進軍 |
林路杰 |
臨湘高新區 |
周 伏 |
市發改局、市科工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岳陽市生態環境局臨湘分局、市貿促會、市浮標產業發展中心,江南鎮、云湖街道 |
|
22 |
完成化工片區擴片,盤活沿江化工企業退出土地和閑置廠房,分步推進高新區管網建設,實施安全整治提升配套項目,推動化工園區安全風險等級進一步降低。加強園區資源整合、企業培育和項目建設,加快智慧園區建設,一體打造安全風險管控、生態環境治理、五好園區建設平臺,打造全省中非經貿深度合作示范區 |
林路杰 |
臨湘高新區 |
周 伏 |
市發改局、市科工局、市自然資源局、岳陽市生態環境局臨湘分局、市住建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大隊、市林業局,江南鎮 |
|
23 |
創建省級創新型縣市,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5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產品冠軍企業各1家,促進企業上云1000家、上平臺100家以上,打造智能制造企業10家、智能制造生產線150條,培育浮標釣具規上企業20家以上,推動浮標釣具產業創建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 |
林路杰 |
市科工局 |
李志云 |
臨湘高新區、市農業農村局、市浮標產業發展中心 |
|
24 |
促進產教融合,支持中南大學與福爾程、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與高新區、湖南中醫藥大學與中醫院組建創新聯合體 |
林路杰 |
市科工局 |
李志云 |
臨湘高新區、市教體局、市衛健局 |
|
25 |
推進全市5G網絡及下一代互聯網建設,促進5G技術與產業鏈融合發展 |
林路杰 |
市科工局 |
李志云 |
臨湘高新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中國電信臨湘分公司、中國移動臨湘分公司、中國聯通臨湘分公司 |
|
26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支持平臺經濟、網紅經濟、電商經濟發展,打造一批“網紅產品”“網紅企業” |
林路杰 |
市商務 糧食局 |
胡子貴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27 |
深度參與自貿、跨境業務一體化的自貿區聯動創新區建設,進一步拓展木材等大宗貿易、易貨貿易,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億美元 |
林路杰 |
臨湘高新區 市商務 糧食局 |
周 伏 胡子貴 |
市貿促會,各鎮(街道) |
|
28 |
新注冊湘商回歸企業12家以上,各鎮街落實鄉友招商項目4個以上,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0個以上,招商引資額度達400億元以上 |
林路杰 |
市貿促會 |
彭 艷 |
各鎮(街道) |
|
29 |
處置批而未供用地1000畝,出讓園區土地1000畝以上,加大耕地指標出讓力度,實現土地出讓收入3億元以上 |
林路杰 姚鐵軍 |
臨湘 高新區 市自然 資源局 |
周 伏 戴季田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30 |
搶抓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機遇,爭創全國“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開發竹基生物材料、原竹纖維等新型產品,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
林路杰 |
羊樓司 家居產業 發展中心 |
鐘三軍 |
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住建局、市教體局、市文旅廣電局、市發改局、市科工局、市林業局、市商務糧食局、振湘集團,羊樓司鎮 |
|
31 |
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深入推進打擊黃賭毒、防溺水、反電詐、利劍護蕾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
杜衛東 黎建平 |
市公安局 市教體局 |
艾汪泉 李宗才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32 |
完善禁毒社會化工作機制,狠抓緝毒執法、排查管控、預防宣傳等工作,爭創岳陽市禁毒工作先進單位 |
杜衛東 |
市禁毒辦 |
劉 毅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33 |
深入推進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嚴格落實“一盔一帶”“兩站兩員”“上路行動”“五小工程”等重點工作,杜絕較大以上交通事故發生 |
杜衛東 |
市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 |
劉 毅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34 |
落實退役軍人優撫政策 |
杜衛東 |
市退役 軍人 事務局 |
詹 榮 |
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各鎮(街道) |
|
35 |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 |
李開龍 |
市農業 農村局 |
李 瑜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36 |
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發展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80家,引導土地流轉31萬畝,計劃實施“小田改大田”3.2萬畝,完成播種面積84.6萬畝、糧食產量35.1萬噸 |
李開龍 |
市農業 農村局 |
李 瑜 |
市自然資源局,各鎮(街道) |
|
37 |
引導畜禽養殖項目、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一體化發展,引進培育大型豬肉加工銷售企業 |
李開龍 |
市農業 農村局 |
李 瑜 |
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糧食局,各鎮(街道) |
|
38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推進6個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設,以點帶面提升村容村風村貌。支持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做優做強茶葉、油茶、醬菜、稻蝦、油菜、艾草、水果、豆制品、釀酒等鄉土產業,支持桃林鎮、黃蓋鎮、忠防鎮、白羊田鎮利用閑置土地建設蘑菇種植、蔬菜育苗等項目,引導江南鎮外貿蔬菜企業健康發展 |
李開龍 |
市農業 農村局 市鄉村 振興局 |
李 瑜 彭慶楚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39 |
引導職業中專與企業探索新型就業模式,著力培養青年技能人才 |
黎建平 |
市教體局 |
李宗才 |
臨湘高新區、市科工局 |
|
40 |
繼續實施健康臨湘行動,全面推進醫療集團建設,優化整合全市醫療機構,做好中醫藥示范工作擴面提質,提高醫療機構診療能力,逐步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基本形成“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鎮、康復在基層”的醫療服務格局。進一步提升應對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與水平。落實優化生育政策,探索出臺鼓勵生育、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 |
黎建平 |
市衛健局 |
何衛華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41 |
完成醫保征繳任務,探索實行醫療集團醫保打包支付、結余留用制度,加強醫保政策宣傳和醫;鸨O管 |
黎建平 |
市醫保局 |
柳 勇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42 |
推動星河廣場、白云湖公園改造成體育公園 |
姚鐵軍 |
市城管局 |
鄭新宇 |
市直相關單位,長安街道、云湖街道 |
|
43 |
清理城區收儲土地,建設一批小微綠地、口袋公園,打造“綠色生活圈” |
姚鐵軍 |
市城管局 |
鄭新宇 |
市直相關單位,長安街道、云湖街道、五里牌街道 |
|
44 |
進一步規范鄉鎮污水廠運營管理和管網維護 |
姚鐵軍 |
市住建局 |
汪 浪 |
振湘集團,各鎮(街道) |
|
45 |
落實《臨湘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控詳規劃,規范私人建房行為,穩妥清理小產權房,有序推進“凈土保衛戰”,分批實施沿江退出化工企業土壤修復、礦山修復工程,圍繞全省新一輪探礦工作,適時啟動一類二類礦山勘探,有序推進砂石土礦、花崗巖礦山出讓 |
姚鐵軍 |
市自然 資源局 |
戴季田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46 |
嚴格落實耕地進出平衡、占補平衡,遏制耕地“非糧化”“非農化” |
姚鐵軍 |
市自然 資源局 |
戴季田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47 |
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按期完成農村供水工程提質及管網改造、忠防鎮木形村集中供水等工程,逐步改善部分鎮村飲水條件,健全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質量;完成城區一水廠提質改造和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分步實施城區雨污分流支管網建設 |
姚鐵軍 |
市住建局 |
汪 浪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48 |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扎實推進智慧停車,落實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擇機實施環衛一體化改革,支持各鎮街穩妥推進環衛外包;推動垃圾填埋場改造為工業固廢填埋場,達到資源利用和環境改善的雙重效果 |
姚鐵軍 |
市城管局 |
鄭新宇 |
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各鎮(街道) |
|
49 |
完成造林2.2萬畝、義務植樹155萬株;暢通林業生態產品價值轉換路徑,提高林業碳匯收益 |
姚鐵軍 |
市林業局 |
何碧輝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50 |
堅持以釣具為引,以賽事為媒,以文旅為魂,以高端化、市場化模式舉辦各類文旅活動,籌辦浮標釣具博覽會,全面打造寄情山水、游釣臨湘精品旅游線路,推動浮標特色小鎮與五尖山、龍窖山、大云山、黃蓋湖、6501國防教育基地、壁山老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聶市古鎮等景區以及江南油菜花海、桃林菊博園、詹橋野櫻嶺、忠防響山生態園、聶市涓田湖果園、坦渡農勝生態茶園等景點進行良性互動,繪制游釣地圖,打造游釣場景,延伸游釣鏈條,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游釣第一城” |
姚鐵軍 方 虹 |
市文旅 廣電局 市浮標產業 發展中心 |
李 艷 羅 星 |
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市住建局、振湘集團、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保護中心,各鎮(街道) |
|
51 |
協調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力爭新增貸款投放42億元以上。培育上市企業梯隊,積極支持金葉眾望、福爾程、比德生化等企業上市 |
李 偉 |
市政府 金融辦 |
胡子貴 |
臨湘高新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科工局,各鎮(街道) |
|
52 |
加快數字政府第一期建設,推動全市應用系統遷移上云,打造更多特色場景應用。進一步加強信息化項目前置審查,統一管理全市數字運維平臺資金、人員、設備,形成數字政府建設合力,加快政府治理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拓展“湘易辦”臨湘專區服務場景,將惠企政策、獎扶項目納入“湘易辦”申辦,利用數字化智能服務簡化辦事程序,促進政策直達企業;加快推進各部門單位視頻監控向數字政府運行指揮中心匯聚,做到應接盡接,助力科學決策、高效調度 |
方 虹 |
市行政審批 服務局 |
湯勇兵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53 |
繼續實施聶市古建筑群等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打造一批“網紅景點” |
方 虹 |
市文旅 廣電局 |
李 艷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54 |
嚴格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用心守護群眾身體健康 |
方 虹 |
市市場監督 管理局 |
陸如勇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55 |
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500人次,其中創業培訓500人次 |
吳國良 |
市人社局 |
劉 寶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56 |
建成旅游、資源、產業路40公里及安防設施45公里 |
李德軍 |
市交通 運輸局 |
肖芳明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57 |
提升城鄉低保戶、殘疾人、孤兒生活保障水平,完成337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
李德軍 |
市民政局 |
劉慶明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完成22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
李開龍 |
市殘聯 |
易佐偉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
|
|
58 |
完成2個鎮110KV農村電網鞏固提升、14個鎮(街道)10KV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作 |
李德軍 |
國網臨湘 供電公司 |
朱民茂 |
市發改局、市自然資源局,各鎮(街道) |
|
59 |
完成3.7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 |
李開龍 |
市農業 農村局 |
李 瑜 |
市自然資源局,各鎮(街道) |
|
60 |
持續推進龍源水庫灌區配套與節水續建改造工程,完成20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400口山塘清淤 |
李開龍 |
市水利局 |
姚 維 |
各鎮(街道) |
|
61 |
完成參保資助、醫療救助1.8萬人次 |
黎建平 |
市醫保局 |
柳 勇 |
市衛健局,各鎮(街道) |
|
落實適齡婦女“兩癌”免費體檢9000人 |
方 虹 |
市婦聯 |
沈凡力 |
市衛健局,各鎮(街道) |
|
|
62 |
完成二中“徐特立項目” |
黎建平 |
市教體局 |
李宗才 |
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住建局, 各鎮(街道) |
|
63 |
完成城區6個老舊小區改造 |
姚鐵軍 |
市住建局 |
汪 浪 |
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城管局、市文旅廣電局、國網臨湘供電公司,各鎮(街道) |
|
64 |
完成送戲80場、送書下鄉3000冊 |
方 虹 |
市文旅 廣電局 |
李 艷 |
市直相關單位,各鎮(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