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系統推進,注重統籌銜接,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發展環境,加強規劃實施管理,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第一節 加強要素保障
完善要素供給機制,暢通要素流動通道,提高土地、資金、人才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大項目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
——保障土地供應。堅持集約、節約用地,因地制宜推行人車豎向分流城市建設綜合開發節地、農民多層公寓式安置節地、多層標準廠房節地等節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加大閑置土地清理和執法力度,加快盤活土地存量。依法合規推進城區棚改、農村拆遷等征拆工作,抓好土地增量。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鄉建設用地一體化市場。
——強化資金供給。落實向民間資本開放政策,積極利用股權投資、保險基金、信托基金等直接融資渠道和方式,完善項目回報機制,加快推廣PPP等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民營資金有序進入征地拆遷安置、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服務等領域,最大限度激活民間資本。依托公共投融資平臺,推進國有資金、資源、資本、資產跨行業、跨部門整合和債務重組,推進平臺公司混合制改革。研究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基金,鼓勵開展股權眾籌等新型融資。
——加強人才保障。積極推進臨湘人才工程,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領軍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骨干人才及其創新創業團隊的引進、培養和支持力度。依托浮標資源和職業教育資源,建立廠地、校企、企企聯動機制,促進企業人才創新創業和人才代培,落實廠地人才雙向交流制度。創新干部隊伍人才培養、評價、選任機制,推動全員績效考核制度改革,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探索實名舉薦新方式。加大與發達地區、基層人才交流力度。推進專家庫建設。
第二節 優化發展環境
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發展”、“破壞環境就是損害公眾利益”的理念,不斷優化服務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整治違紀違法行為,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發展環境。
——優質服務企業。積極實施企業幫促活動,對市內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項目進行逐一調度和服務協調。組建手續辦理專門隊伍,設立綠色通道,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
——加強作風建設。堅持把作風建設以認真貫徹“三嚴三實“作為抓落實、促發展的重要手段,強化“庸、懶、散、貪”作風整治,以項目建設、文明創建、城市管理、積案化解、創新管理等工作實踐為重點,提高干部適應發展形勢、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
——提高行政效能。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以簡政放權為核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為目標,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不斷優化政府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和行政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
第三節 規劃實施管理
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結合起來,推進規劃順利實施。全市各級政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合理配置公共資源,調控引導社會資源,保障規劃目標和任務完成。
——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對規劃提出的預期性指標和產業發展、結構調整等任務,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實現。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和公共服務領域的任務,是政府對人民群眾的承諾,約束性指標要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
——完善監測評估制度。
規劃主管部門要對約束性指標和主要預期性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并向市政府提交年度進展情況報告,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在規劃實施的中期階段,由市政府組織開展全面評估,并提交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需要對規劃進行修訂時,要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
——加強銜接協調管理。各部門、各行業組織編制的各項規劃,應與本規劃確定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及重大項目布局進行銜接,確保總體要求一致,空間配置和時序安排科學合理,形成以本規劃為統領,各級各類規劃定位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規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