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財政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
2013年財政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堅持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堅持民生優先、加大對"三農"、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節能環保和文化建設的支持力度;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健全預算約束和激勵機制,促進預算公開透明,全力服務于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大局。
二、2013年財政預算編制原則
(一)依法理財原則。按照《預算法》及國家相關政策編制預算,體現國家方針政策要求。收入預算以國家的法律法規為依據編列,嚴禁亂設收費項目、虛列或隱瞞收入;支出預算要符合公共財政的供給范圍和現行的各項財政財務規章制度。
(二)收支平衡原則。按照“一要吃飯、二要辦事”的要求,全面客觀地安排各項收入,科學合理地安排各項支出,確保收支平衡,不列赤字。
(三)綜合預算原則。將部門單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納入預算管理,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統一編制綜合預算。將各項收入及相應的支出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管理,預算編制過程做到不重復不漏項,力求預算編制的全面、完整、準確。
(四)厲行節約原則。從嚴從緊編制預算,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經費”支出嚴禁超過上年規模,嚴格控制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裝修,以及超標準配置辦公家具,切實控制和降低行政運行成本,重點保障事關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支出。
三、2013年財政預算編制重點
(一)進一步精細化部門預算編制。在2012年全面實行部門預算的基礎上,2013年將進一步精細化部門預算編制,完善基本支出定額標準體系,適當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公用經費按辦公費、郵電費、差旅費等項目實行定額管理,制訂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定額標準,并按定額標準進行編制。
(二)調整醫保金預算及撥付方式。2013年全額預算人員醫保金按工資總額(即基本工資加年人均1.5萬元津補貼)的7%安排,財政直接與醫保中心結算,單位不再負擔此項支出。
(三)將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納入部門預算編制。為繼續推進行政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實提高干部職工收入水平,在現行規范公務員津補貼的基礎上,2013年穩步推進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將已實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的單位的績效工資按年人均1.2萬元標準納入部門預算編制。
(四)加大專項資金整合力度。按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要求,進一步加大財政專項資金的整合力度。對于政策到期、資金效益不夠明顯以及與當前重點工作任務不相適應的專項資金,要堅決予以取消;對于支持方向、扶持對象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專項資金,要予以歸并整合。取消或整合的資金,優先安排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及償還歷史債務。
(五)逐步推進部門預算公開。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部門預算公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積極穩妥地推進部門預算公開工作,強化部門的主體責任意識,加強預算公開的基礎工作,編報的收支項目名稱及內容應力求準確、規范,避免產生歧義,為下一步預算公開做好準備。
(六)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按照財政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積極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一步強化績效理念,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實行績效目標管理,規范績效目標的申報和審核。推進績效評價試點,規范評價項目選擇,提高評價工作質量,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四、2013年財政預算安排情況
(一)收入安排
2013年財政總收入安排62600萬元,比2012年實際完成數55888萬元增加6712萬元,增長12%。其中:(1)地方固定收入安排34293萬元,同比增加2372萬元,增長7.4%。(2)上劃中央收入安排22734萬元,同比增加3548萬元,增長18.5%。(3)上劃省級收入安排5573萬元,同比增加792萬元,增長16.6%。
(二)支出安排
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優先安排人員工資、津補貼或績效工資、離退休人員生活補貼,以及義務教育學校保障機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保、新農保、三農等民生配套資金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