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半年,市科工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我市打造“三區四市五個新格局”的總體目標,始終保持“躍馬揚鞭在當下、馳而不息向未來”的戰斗姿態,在發展六仗中“打頭陣”、在科技創新中“擔重任”、在爭先創優中“抗大旗”、在民生實事中“當先鋒”、在隊伍建設中“樹形象”,較好地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了“時間過半、任務落實過半”的科工“答卷”。
【重點工作】
績效考核任務落實勇爭前列:市科工局作為全市落實省、岳陽市績效考核指標的“大戶”,頂住了省統計核查的重重壓力和困難,認真做好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和調度,確保了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趨勢。1-5月,全市198家規模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3.65億元,累計增速13.62%,排岳陽六縣(市)第2名;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5%,排第3名;完成158家企業上云,42家企業上平臺,新增農村基站70個、農村家庭千兆光纖端口4500個,培育省級“小巨人”企業14家,均超額完成省、市全年考核任務;預計完成財政科技支出7000萬元、技術合同登記13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15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8.26%,均達到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考核要求。
科技創新四大攻堅著力推動:牽頭推進全市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對照項目清單、任務清單、政策清單,扎實推動四大攻堅行動,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工作經驗先后在省、市主要媒體宣傳推介23次。
——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圍繞綠色化工、建筑建材、竹木家居、浮標(釣具)四大產業集群進行關鍵技術攻關,指導福爾程公司環保新材料功能型重金屬螯合劑制備技術項目申報了岳陽市重大科技專項,金葉公司功能型有機肥研發與創制、東湘油脂公司優化高酸值米糠油脫膠工藝的研究、東泰飼料公司智能飼料機械成套機組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分別申報了岳陽市重點研發項目,環宇藥業公司心血管疾病風險模型構建及轉化應用研究、東祥油脂公司漿果精深加工及高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項目分別申報了省級重點研發項目。
——創新成果轉化攻堅行動。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1-6月,22家企業進入創新型中小企業行列;福爾程公司有望創建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國發、比德等4家企業正在創建國家級“小巨人”企業;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61家,同比增長360%,總量和增量均位居岳陽第二,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組織召開專利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訓會,指導申報授權專利48件、新增注冊商標139件,推薦33家企業申報了第一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企業進入省“五個一百”重點項目庫;評定省級單項冠軍產品1家、綠色工廠1家;浮標(釣具)產業有望通過湖南省特色產業集群決賽;幫助企業解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2000萬元,金葉眾望等4家企業正在籌備上市。
——創新平臺建設攻堅行動。依托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組建湖南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臨湘工作站,打造聚集科技創新資源的全方位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企業組建岳陽市科普基地3家、星創天地2家、臨床醫療技術師范基地1家、眾創空間1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重點實驗室1家;成功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實現歷史突破;指導1家浮標(釣具)企業組建了省級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1家竹木(家居)企業組建了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家企業組建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企業組建了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創新人才強基攻堅行動。緊扣化工、茶葉、楠竹、浮標等特色產業,柔性引進一批高精尖科創人才;出臺實施《臨湘市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及補充條款,實行“一事一議”推行以才引才、靶向引才,對能夠為我市產業鏈發展有重大貢獻的頂尖人才,每年組織評選重大貢獻獎勵對象3-5人,給予10-20萬元重大貢獻獎。組織科技專家服務團專題培訓5次,認定岳陽市高層次人才21人,評選臨湘市優秀科技工作者8名、臨湘工匠10人;開設岳陽人才綜合服務平臺縣區動態專欄,設立了人才服務專窗、網頁專欄,為各類人才提供專業化、集成性、一站式服務,營造了濃厚的科技創新人才工作氛圍。
沿江化企退出迎來圓滿收官。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今年4月25日我市最后4家鼓勵搬遷類沿江化工企業停產,標志著我市22家沿江化工企業實現整體退出,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典型經驗先后在中央、省、市多家媒體進行專題報道。督促企業迅速完成生產設備拆除,兌現了“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鄭重承諾,生態環境“煥然一新”;10家“鼓勵搬遷類”沿江化工企業全部入駐新建的綠色化工園,所有企業將在年內陸續投產,新建搬遷項目通過轉型升級完成設備更新和工藝改進,生產環境“萬象更新”;全程幫助退出企業代辦獎補手續,兌現獎補資金3.1億元;指導企業妥善做好員工分流,依法保障了企業和員工利益,對企業家懇談會、政企暢聊早餐會等交辦的沿江化工企業退出問題全部限時辦結,實現了退出工作“零信訪”,服務環境“耳目一新”。
爭先創優工作取得階段成果:圍繞實現省政府激勵措施“報三爭二保一”的目標,認真分析去年省政府激勵措施考評方案,倒排任務、積極對接,目前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工作成效非常顯著,指導17家規模工業企業完成兩化融合評估診斷,較去年增長88.9%;14家企業進入全省兩化融合貫標試點名單,排岳陽六縣市第1名,獲得岳陽市政府一季度工作點評高度肯定;11家企業獲得省級兩化融合貫標認證,實現歷史性突破(去年為0),排岳陽六縣市第2名;5家企業列入全省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15家企業入選全省“三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重點項目,占岳陽市完成數(40家)的37.5%;2家企業納入工業互聯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試點企業、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試點企業;幫助智慧園區大數據平臺項目列入全省“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填補了歷年來數字基礎建設的空白。
民生實事辦理筑牢初心使命:出臺了機關管理、績效考評、爭資爭項等12個方面的制度,通過制度管人、管事,全局干部職工踴躍參與到各項本職和中心工作中,干部作風發生根本轉變。牽頭對城區主次干道、住宅小區及周邊街巷等空中線纜進行集中整治,按照入地、捆套、扣盒、剪除、拆除、更新等六種方式,分區域將任務交辦給移動、聯通、電信、廣電、供電等管線單位進行整治,織專業隊伍,分片區、分路段、按步驟,歷時60多天,派出施工隊伍540人次、完成整治108處。通過科學規劃、合理設置、分類整改,推動城區各類空中纜線設置規范、排列整齊、使用安全,全面提升了城區空間環境整潔美觀度。啟動了12家城鎮集體工業企業1405人戶籍、計生等檔案資料移交工作,幫助改制企業下崗職工解決遺留問題50余次,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特色創建】
緊盯國家、省、市各項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創新思維打造特色鮮明的清廉項目,全力為企業爭取項目資金和提升品牌形象,在打好發展“六仗”中展現科工作為。在為企業爭資爭項中做到四不:一不貪污上級政策。國家、省、市下達項目申報通知后,迅速通過中小微企業服務群、門戶網站等多種渠道廣泛發布消息,做到應知盡知。二不指定咨詢機構。要求工作人員除在政策上對企業進行宣傳、解釋、引導外,不得指定任何咨詢機構,做到應報盡報。三不截留專項資金。項目專項資金到位后第一時間向企業撥付,做到應撥盡撥。四不加重企業負擔。未作要求驗收的項目,不得下企業開展活動,堅決杜絕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吃拿卡要”等行為,做到應戒盡戒。今年以來,對所有爭資爭項工作進行聯審,幫助企業申報各類項目127個,申報率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倍,預計可爭取項目資金4500余萬元。6月下旬以來,通過問卷調查和電話抽查清廉項目創建工作,發放測評表200多份,電話抽查企業30余家,企業回復滿意率達100%。清廉項目建設多次在省、市主要媒體推介報道。
【工作動態】
4月14日上午,省政協主席毛萬春一行到綠色化工園福爾程公司調研沿江化工企業退出搬遷工作。
4月14日下午,市沿江化工企業退出指揮部會同市委政法委、市人民法院、市司法局與臨湘市依博化學科技有限公司就退出協議進行協商,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退出協議,為高新區招商項目的入駐奠定騰地基礎。
4月18日,民建中央到金葉、兆邦、明倫、永巨等企業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市科工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陪同。
4月18日,省委巡視組到安達、馳興、依博、比德現場察看沿江化工企業退出進度。
4月19日上午,市委書記王文華和福爾程公司負責人,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湖南日報等中央、省級媒體關于沿江化工企業退出工作專題采訪。
4月19日下午,岳陽市住建局到臨湘市督查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禁止攪拌砂漿和混凝土、磚瓦行業煙囪專項整治等工作完成情況。
4月23日下午,岳陽市工信局副局長劉建武一行到我市五鑫工程塑料有限公司、6501有限公司現場調研軍民融合情況,市科工局相關負責人陪同調研。
4月25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琦與中國電信岳陽分公司蔣鐘祁總經理一行就臨湘市政務數字化建設召開對接洽談會并達到初步合作意向。
4月25日下午,市政府副市長姚鐵軍組織科工局、生環局、云湖街道相關負責人到峽山磚廠實地調查環保隱患整改落實情況。
4月25日,市科工局開展“送政策、解困難、優服務”專項行動,指導企業完善統計臺賬,提供政策服務。
4月26日,岳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建華組織相關部門來我市調研岳陽市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鏈建設工作,我市領導劉琦、易興建、吳國良、藺佳陪同。
4月26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劉琦深入欣榮礦業、東祥油脂、凡泰礦業、海螺水泥等9家工業企業,開展“三送三解三優”走訪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和上市情況。市領導易興建、吳國良、藺佳、姚鐵軍、李偉及高新區、科工局、商糧局、生環局等部門單位和長安、五里、云湖等街道負責人陪同調研。
4月27日上午,市科工局會同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中小企業高價值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業務培訓會,積極響應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的號召,為企業申報專利和高新技術企業做好政策“把脈問診”。岳陽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戴本柱和相關科室負責人出席會議,市政府副市長楊善為本次培訓致辭,全市60家重點規模工業企業及高新區、科工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參加培訓。
4月27日上午,岳陽市工信局總經濟師黃興旺一行到湖南大為竹業股份有限公司調研工業設計中心工作。
4月28日下午,市委常委、副市長藺佳組織高新區、科工局召開安全生產工作調度會,安排部署“五一”節安全生產工作。會后,專題調研了比德、環宇停產及設備拆除和福爾程新廠安全生產工作。
5月4日上午,市科工局組織行業內專家、高新區、發改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對雙陽高科(岳陽)電子級雙氧水項目設計單位招標方式進行評審。經過專家綜合評判,就該項目設計招標方式形成一致意見。
5月7日,《湖南衛視新聞聯播》今晚頭條推薦臨湘守護好一江碧水典型作法,市委副書記、市長劉琦接受專題采訪。
5月8日上午,岳陽市沿江化工生產企業關停搬遷改造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專家對臨湘市三智碳材有限公司異地遷建工作情況進行驗收,經過現場查看、資料調閱、企業匯報、專家質詢,形成了通過驗收意見。市委常委、副市長藺佳和政府辦、高新區、科工局、應急局、生環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驗收。
5月9日下午,新華社湖南分社社長陳俊一行在綠色化工園福爾程公司調研沿江化工企業退出工作,岳陽市委宣傳部部長劉啟峰、臨湘市委書記王文華等領導和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陪同。
5月10日上午,市政協主席彭海云,市委常委、副市長藺佳組織召開沿江化工鼓勵搬遷類企業人員安置工作會,就申請2023年省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專項資金項目進行研究部署,高新區、科工局、財政局、人社局、市沿江化工企業退出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參加。
5月12日上午,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陳軍一行來我市調研浮標(釣具)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工作,先后實地察看了浮標產業實訓基地、電商物流園、國際垂釣中心和池海釣具、瑞琦戶外等企業情況,就我市浮標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座談交流并給予了高度肯定。省市領導對我市參加湖南省特色產業集群決賽進行了指導并表示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岳陽市工信局總經師黃興旺和有關科室負責人及我市領導易興建、藺佳、姚鐵軍,政府辦、科工局、高新區、惠臨公司、浮標產業發展中心等單位負責人陪同調研。
5月15日下午,市委常委、副市長藺佳組織對民爆公司和儒溪鐵塔基站進行安全生產現場檢查和督導,政府辦、科工局相關負責人陪同。
5月17日,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長、高新區黨工委第一書記易興建組織對廣西中煬項目落戶原化工園區依博、鵬程土地供地工作進行專題調度。
5月24日上午,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副主任毛明德一行來我市調研,先后走訪了浮標(釣具)產業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對我市創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進行指導。岳陽市科技局副局長戴本柱和相關科技負責人,我市科工局、浮標協會相關負責人陪同調研。
5月25日上午,岳陽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汨羅高新區舉行,我市5家企業(單位)分別獲得岳陽市技術創新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普基地、臨床醫療示范基地授牌。
6月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琦代表市政府與國網岳陽供電公司簽訂“十四五”臨湘市電網發展建設合作協議。
6月8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國良深入實地調度工業企業改制和紡紗廠棚改項目外配套工程(云飛路)建設情況,就云飛路移交問題進行了現場交辦,對工業企業改制工作進行了會商討論和工作部署,政府辦、科工局、財政局、人社局、公安局、審計局、住建局、城管局、國資中心和長安、云湖、五里街道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
6月9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羅筱波組織相關部門單位在黃蓋鎮政府參加岳陽市社科聯調研“守護一江碧水”座談會。
6月15日下午,省節能監察中心鐘軍銘科長、岳陽市工信局節能科楊勝軍科長到兆邦陶瓷公司督導節能監察工作。
6月16日,市委書記王文華組織召開臨湘市企業家懇談會,對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交辦各部門單位。
6月19日,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長、高新區黨工委第一書記易興建組織相關部門,就岳陽市企業家沙龍會交辦任務三湘化工搬遷工作進行專題調度。
6月26日上午,市政協主席彭海云,市委常委、副市長藺佳調研國發、馳興、比德、環宇等4家沿江化工退出企業設備拆除工作,現場督導企業按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設備拆除、場地清理和退出驗收工作。政府辦、高新區、科工局、應急局、生環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和聯企干部參加。
6月26日,全市營商環境滿意度民主測評會,市科工局排全市第2名。
6月29日,市科工局機關支部與鴻鶴社區黨總支,在小源村黨支部舊址聯合開展活動。
【新聞宣傳】
1-6月份省、岳陽市新聞報道情況統計表
|
序號 |
發布平臺 |
標題 |
發布 日期 |
報道 級別 |
內容摘要 |
|
1 |
岳陽 日報 |
臨湘市科工局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
3月3日 |
市級 |
臨湘市科工局幫助長安街道辦事處長城社區居民解決家門口沉積20多年凌亂又危險的通信桿路問題。 |
|
2 |
岳陽市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工作專報第3期 |
臨湘:打好打贏“科技攻堅戰” |
3月5日 |
市級 |
臨湘市明確工作目標,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大激勵力度,著力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 |
|
3 |
岳陽市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工作專報第5期 |
臨湘科技創新聚攏陣線精準發力 |
3月15日 |
市級 |
臨湘市圍繞打造清廉項目構建創新發展體系,為企業申報各類項目79個,培育企業高質量發展。 |
|
4 |
岳陽市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工作專報第6期 |
臨湘市科工局成立爭資爭項聯審領導小組 |
3月20日 |
市級 |
臨湘市成立市科工局 爭資爭項聯審工作領導小組,所有政策性項目及時向企業發布, 實行集中會審,做到應報盡報。 |
|
5 |
岳陽 日報 |
創新創建清廉項目落細落實幫扶舉措 |
3月21日 |
市級 |
臨湘市科工局啟動了清廉項目創建工作,積極為企業爭取政策性資金支持,促進了該市企業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助力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 |
|
6 |
華聲在線 |
臨湘市科技創新攻堅仗捷報頻傳 |
4月7日 |
省級 |
臨湘市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工作專班制訂了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項目清單、任務清單、政策清單,確定了路線圖、時間圖,逐仗、逐線、逐圖抓好落實。 |
|
7 |
智慧岳陽 |
破局化工圍江 賦能綠色發展 |
4月8日 |
市級 |
臨湘市沿江一公里內的22家化工企業全部停產,老舊化工園區實現整園退出。高標準新建的綠色化工產業園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個高端化、集約化、生態化的化工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
|
8 |
湖南經視 |
臨湘最后四家化工企業啟動搬遷“化工圍江”困局成為歷史 |
4月11日 |
省級 |
臨湘市啟動最后4家鼓勵搬遷類沿江化工企業設備拆除工作。 |
|
9 |
岳陽科技 |
臨湘浮標向創新發展要活力 |
4月12日 |
市級 |
臨湘浮標(釣具)產業堅持創新與時俱進,從傳統的手工制作到融入高科技元素,歷經千余年仍活力迸發,成功創建湖南省特色產業集群,是今年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的主陣地。 |
|
10 |
岳陽科技 |
油茶籽油國際標準啟動及油茶籽油加工產業科技創新峰會在臨湘召開 |
4月18日 |
市級 |
4月15日,由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辦,湖南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油茶籽油國際標準啟動及油茶籽油加工產業科技創新峰會在臨湘召開。 |
|
11 |
岳陽市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工作專報第9期 |
臨湘市浮標向創新發展要活力 |
4月20日 |
市級 |
同4月12日報道 |
|
12 |
岳陽科技 |
臨湘市品牌創建與創新發展無縫銜接 |
4月28日 |
市級 |
4月26日,在2023年岳陽市知識產權暨版權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上,臨湘獲得“岳陽市地理標志推廣應用示范區”授牌,成為岳陽評選的首個地理標志推廣應用示范區。 |
|
13 |
新湖南 |
臨湘市科工局為企業創新發展“把脈問診” |
4月28日 |
省級 |
4月27日上午,臨湘市科工局主辦中小企業高價值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業務培訓會,積極響應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的號召,邀請專家為企業申報專利和高新技術企業做好政策“把脈問診”,幫助企業搶占技術、人才、平臺等制高點。 |
|
14 |
新湖南 |
臨湘市空中線纜專項整治“五一”假期“不打烊 |
4月28日 |
省級 |
為著力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臨湘市科工局牽頭對城區主次干道、住宅小區及周邊街巷等空中線纜進行集中整治,通過科學規劃、合理設置、分類整改,推動城區各類空中纜線設置規范、排列整齊、使用安全,全面提升城區空間環境整潔美觀度。 |
|
15 |
岳陽市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工作專報第10期 |
臨湘市為企業創新發展“把脈問診” |
5月4日 |
市級 |
同4月28日報道 |
|
16 |
岳陽日報 岳陽網 |
創建清廉項目再出實招 臨湘市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00家 |
5月5日 |
市級 |
臨湘市科工局圍繞國家、省、市扶持企業的各項政策打造特色鮮明的清廉項目,引導黨員干部“亮旗惠企”,著力為企業搭建一個優質的服務平臺,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中主動作為。完善524家中小微企業信息庫資料,指導鄉鎮領域60家企業申報了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企業成功進入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家企業成功獲批省級綠色工廠。 |
|
17 |
湖南衛視 |
臨湘守護好一江碧水典型作法 |
5月7日 |
省級 |
臨湘市老舊化工園區實現整園退出,一個高端化、集約化、生態化的綠色化工園拔地而起。 |
|
18 |
新湖南 |
科工亮旗賦企新能 |
6月1日 |
省級 |
圍繞目標任務亮黨旗,賦予企業發展新動能,推動158家企業上云、42家企業上平臺,著力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業競爭力,為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提供信息化支撐。 |
|
19 |
華聲在線 |
抗牢科工黨旗 共赴文明之約 |
6月3日 |
省級 |
臨湘市科工局創文周末志愿行黨員小分隊著力開展路面清掃、清障和文明勸導活動,以扎扎實實的行動為該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科工力量。 |
|
20 |
岳陽日報 |
創建清廉項目出真招 做實服務測評亮作為 |
6月26日 |
市級 |
為確保創建清廉項目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帶動一批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中“開花結果”,臨湘市科工局抽取部分企業進行滿意度測評,貼近企業聽取各方面的意見。 |
|
21 |
岳陽日報 |
臨湘市科工局超額完成省重點民生實事全年任務 |
6月30日 |
市級 |
湖南省通管局公示全省通信類重點民生實事進展情況,臨湘市科工局完成農村新增基站70個、新增農村家庭千兆光纖端口4500個,分別超全年任務7.7%、24%,在打好重點民生保障硬仗中搶占先機。 |
【調研文章】
推動我市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幾點建議
我市化工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具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
一是以國有企業為主導,分散式經營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市陸續建立了以氮肥廠、農藥廠、氨化廠等國有企業為主導的化工產業,相關產品全國有名。到2005年,全市化工企業發展到21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2家,占全市民營規模工業企業的23.1%,工業產值占31.7%。但企業分布比較散亂,加之受經濟體制轉變的沖擊,產業發展呈下行趨勢。
二是以農藥產業為基礎,集聚式發展階段。2007年,我市依托6家化學農藥廠和長江合法排污口開始建設儒溪化工園,打造全國農藥生產基地。該園土規面積5622畝,實際開發面積1822畝,經過10多年的招商引資和培育,引進企業22家,由于都是一些農藥等低附加值的企業,稅收不高,2021年上繳稅收5105萬元,2022年上繳稅收不到5000萬元,投入和產出明顯不匹配。
三是以綠色化工為依托,轉型式發展階段。2020年以來,我市牢記習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為破解“化工圍江”難題,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完成了22家沿江化工企業整體退出,10家企業搬遷至綠色化工園。該園2021年9月8日開園,距離長江8公里,是全省首批十大化工專業園區之一,去年又成功通過全省復核驗收。主要是作為乙烯煉化一體化下游項目和生物醫藥產業承接地。總規劃面積8000畝,實際開發2400畝,引進企業31家。10家搬遷企業在新園區不再生產原藥農藥等產品,主要以新材料為主,采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總投資33億元,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達56.88億元,年稅收4.03億元,預計年產值、年稅收分別較搬遷之前增長3倍、8倍多。
我市化工產業雖然經歷了四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融入省、市萬億石化產業整體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園區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天然氣等部分基礎設施還在建設中,影響承接石化產業入園。二是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夠強。現有化工企業中,僅福爾程1家企業是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單項產品冠軍企業,大部分企業產品創新、研發投入方面力度不夠,發展后勁不足。三是產業鏈式效應不突出。我市化工產業還未形成有機整合、協同聯動的產業鏈,配套企業發展緩慢,產業鏈節點缺失較多,影響產業鏈整體水平的提升。
我市如何破解發展瓶頸,搶抓政策機遇,主動融入岳陽市石化產業整體規范布局,力爭在2035年建成500億級產業鏈。建議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設大園區。我們應借沿江化工企業退出搬遷轉型的“東風”,從三個方面建設化工產業鏈。一要定好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綠色化工園現有基礎為重點,突出畝均效益,集約節約用地,嚴把項目準入關口,精準選商擇商,對標岳陽市千億石化產業集群,進一步完善產業體系,高標準引進一批優質企業落戶我市,推動我市石化產業從農藥化工向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轉變,力爭到2025年培育億級企業20家、10億級企業5家以上,著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綠色化工產業集群,爭創國家級綠色園區。二要優布局。緊緊圍繞岳陽“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和“一核雙港兩帶”空間布局,主動融入岳陽長江百里綠色經濟發展走廊規劃,借鑒先進地區的規劃理念,以濱江產業區現有規劃區為基礎,完善沿江片區產業規劃布局,根據國土空間核定面積9.08平方公里進行調區擴區,并結合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做好遠景規劃,為承接下游產業和完善化工產業鏈招引重大產業項目預留發展空間。三要強配套。要對標岳陽市石化產業鏈上下游布局關系,制定石化產業基礎配套設施專項規劃,列出時間表、路線圖,加快天然氣、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固廢處理、應急救援、沿江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努力構建集約節約、暢通高效、配套完善的綠色化工園基礎設施體系。同時,在園區構筑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功能配套,規劃建設“公共服務中心”、“商業商務中心”和“品質生活基地”,為引進項目“筑好巢”。
二是謀劃大產業。深入梳理岳陽市石化產業上、中、下游等布局情況,對標做好延鏈文章。一是主動配套岳陽石化產業。緊盯乙烯煉化一體化、兩廠、己內酰胺等下游產業,積極承接項目入園,以鏈式思維融入岳陽市石化產業整體發展。同時,加快推動雙陽高科、利爾化學、時代新材、奇嶺新材、海利爾等項目落地開工,全力推進比德、璟豐等15個項目竣工投產,強化產業增長動能。二是著力打造光氣產業基地。根據調查,光氣是精細化工工業中的重要有機中間體,廣泛應用于農藥、醫藥、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等行業,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特別是目前,我國光氣行業正處于行業的成長期,行業下游需求保持增長,行業內企業數量還處于上升階段,我們應把握產業發展機遇和岳陽市建設醫藥產業基地的有利因素,積極做好光氣產業備案,為岳陽市建設萬億石化產業鏈提供支撐。三是綜合利用沿江化工退出地塊。迅速對原化工園退出后的土地進行生態修復和治理,將一類工業用地調整為二類工業用地,增加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為中非工貿產業園二期項目落地和倉儲物流項目提供用地保障。同時,依托我市38.5公里長江岸線、鴨欄碼頭是城陵磯港的副中心港這一天然優勢,推動鴨欄碼頭和城陵磯港一體聯動發展,建好臨港倉儲和物流基地,深度融入“湘-滬-非”江海聯運物流體系,為融入岳陽市石化產業做好交通保障。
三是培育大企業。聚焦新舊動能轉化,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一是大手筆構建政策體系。認真落實《岳陽市強化科技創新動力支撐的若干措施》和我市招商引資有關優惠政策,圍繞用地、用工、人才引進、品牌創建、基礎配套等方面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從企業設立、立項到開工全過程實行代辦服務。安排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化工企業新入規、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企業等進行創新驅動獎勵,科工、發改、農業、商糧等部門要在政策性項目上和融資貸款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幫企業爭取項目資金和品牌形象,為建強產業鏈提供政策支撐。二是大力度培養領軍企業。全力推進園區賦權改革工作,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營商環境,吸引資本項目技術人才不斷落戶園區,形成“洼地效應”。大力開展紓困增效行動,將化工企業納入“一企一策”幫扶機制,明確由市級領導和部門單位聯點,對口進行服務,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云存儲等最新技術改造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力爭培育國家級“小巨人”企業5家、綠色工廠3家以上,上市企業3-5家。三是大投入打造創新平臺。加大財政科技支出,與國內高等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建立化工產業人才培訓基地,為企業培育一批科技創新“三尖”人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組建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團隊,爭取進入湖南省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強基等重點項目庫,攻克單項產品冠軍、首臺套、首批次等制造業領域“頭銜”,引導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10家以上,搶占岳陽市石化產業的技術、人才、平臺制高點,奮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聯系電話:0730-3556861 編印日期:2023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