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浮標產業“四進” 打造百億產業集群
——臨湘市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典型案例
臨湘市認真落實打好“發展六仗”要求,吹響產業項目建設“沖鋒號”,發起浮標(釣具)產業“急行軍”,加快打造百億產業集群。目前,臨湘共有浮標(釣具)生產、商貿流通企業1400余家,從業人員3.5萬人,年生產浮標近2億支,年產值近50億元,浮標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80%,“臨湘的標、威海的桿”享譽全國,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臨湘“中國浮標之鄉”稱號。主要做到了“四進”:
一、堅持鏈式發展,推動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效提升“邁進”。以“臨湘浮標”為引爆點,加快由浮標單品生產向釣具全行業拓展,全力打造“中國釣具第一市”。一是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投資12億元建設全國首個浮標特色小鎮,整體布局開發生產區、商貿區和游釣區。其中,在生產區建設1000畝浮標產業園,建成1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引導“龍頭企業入園、家庭作坊進鎮”,基本形成了集原材料供應、浮標生產、機械制造、包裝印刷、電商物流于一體的產業鏈條。二是連接供應鏈前后臺。堅持產業招商、以商招商、招商選資思路,重點引進浮標(釣具)供應鏈企業入駐園區。近年來,共引進浮標(釣具)企業43家,投資總額達20億元以上;支持企業面向全國開展產銷對接,與浙江、山東等地企業簽訂合作協議20多個,擴大了臨湘浮標(釣具)產業影響力、吸引力。三是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搶抓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契機,積極引導池海、瑞琦戶外等頭部企業強強聯合,組團開展上市,力爭打造中國浮標第一股。
二、堅持融合發展,推動產業從實體銷售向電商運營“挺進”。牢牢把握電商與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制定《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支持浮標(釣具)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快打造“世界知名釣具產品集散地”。一是行業協會帶動。成立全國第一家浮標(釣具)電商協會,每年召開電商論壇、座談會、交流會、培訓會20多次,引導企業協作共贏、抱團發展。二是產業園區聚集。投資1.76億元建成7萬平方米浮標(釣具)電商物流園,可入駐各類企業、商戶500家以上,打造電商、物流、倉儲、生產一體化專業園區,并通過電商流量帶動企業興辦實體,今年園區有望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三是跨境電商助力。完善一站式外貿綜合服務,組織開展跨境電商論壇,推動浮標(釣具)企業與亞馬遜、淘寶等跨境電商平臺精準對接、一對一輔導,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臨湘浮標(釣具)產業列入全省14個縣域外貿特色產業集群之一,正在申報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帶。四是電商人才夯基。建成浮標(釣具)電商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電商服務中心和實訓展示基地,2022年以來培訓電商學員4200多人次,引進高層次電商人才106名,其中電商營運主管55名,專業帶貨主播51名,為電商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目前,臨湘市共培育浮標(釣具)電商主體500余家,2022年浮標(釣具)線上銷售額突破30億元,發貨量穩居全省特色產業電商第二位,2023年1-6月浮標(釣具)線上銷售額達12.6億元,發貨量穩居全省特色產業電商前五位,呈現出“全國浮標十有八九在臨湘,臨湘浮標十有七八在電商”的良好局面。
三、堅持創新發展,推動產業從傳統工藝向現代科技“演進”。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耦合,引導浮標(釣具)企業從傳統工藝向現代科技轉型,提高核心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一是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全力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安排財政獎勵資金1000萬元,支持浮標(釣具)行業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發展。目前,臨湘浮標(釣具)從“拆葦作標”發展到智能浮標、碳素釣箱、3D打印漁具等產品4000多種,打造品牌342個,擁有專利520個,9家企業進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的“行業領跑者”名單。二是打好知識產權“保衛戰”。建設浮標(釣具)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站(點),2022年以來共辦理浮標(釣具)專利、商標侵權案9件,有力維護了“臨湘浮標”品牌形象和市場聲譽。三是把握行業領域“話語權”。積極推進省級浮標產品檢測檢驗中心建設,提高浮標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水平,“臨湘浮標”獲評“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6家企業(全國共8家)參與全國浮標行業標準編制,主導了國家浮標行業制造標準。
四、堅持全域發展,推動產業從地域名片向城市形象“奮進”。堅持以浮標(釣具)產業為支點,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一體推進,產城、產文、產旅深度融合,加快打造近悅遠來的“中國游釣文化第一城”。一是節會鬧熱。堅持以節會友、以節促銷、以節招商,成功舉辦2023首屆中國·臨湘浮標(釣具)文化節,吸引參展企業代表、客商、網紅、釣友、游客1萬人以上,14家釣具企業與銀行簽約6.21億元,與15家省內外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促成交易額1億元以上,市長助力直播帶貨交易額近500萬元;邀請新華社、人民網等100多家媒體現場報道,在中央、省級媒體發布新聞報道近200篇,瀏覽量達5000萬人次以上,臨湘浮標IP持續炒熱。二是賽事炒熱。投資2億元建成游釣文化園,成功打造標準最高、生態最美、魚情最好的國際垂釣中心,擦亮了臨湘垂釣賽事品牌。近年來,共舉辦國際、國內專業賽事100多場,每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以上。三是游釣捧熱。堅持以釣促產、以釣興文、以釣旺旅,充分利用江河湖庫資源,結合全域旅游發展,打造覆蓋全市的特色化、個性化、多元化游釣基地、網紅釣位,做到處處可游釣、地地可打卡。聘請國家特級釣魚大師劉志強、百萬級釣魚“網紅”直播達人肖勇為宣傳大使,推介臨湘浮標文化,唱響臨湘游釣品牌,加快把臨湘打造成全國釣友熱捧打卡的網紅基地、憧憬向往的“詩和遠方”、流連忘返的游釣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