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政發〔2023〕4號

關于印發《羊樓司鎮打好“發展六仗”工作
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區)、鎮直相關單位:
《羊樓司鎮打好“發展六仗”總體方案》已經鎮黨委、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2023年4月3日
羊樓司鎮打好“發展六仗”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岳陽市委、臨湘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岳陽市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精神,按照臨湘市打好“發展六仗”部署要求,聚焦聚力經濟工作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為全市奮力打造“三區四市五個新格局”貢獻羊樓司力量,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
為落實總體任務,建立健全打好“發展六仗”的組織機制,成立羊樓司鎮打好“發展六仗”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名單如下:
組 長:駱東子 黨委副書記、鎮長
執行副組長:李石球 黨委委員
副 組 長:朱澤中 黨委副書記
鐘三軍 家居產業發展中心主任
陳建平 人大主席
甘 夔 紀委書記
王生云 常務副鎮長
肖文裕 武裝部長
彭小紅 黨委委員、副鎮長
李 一 副鎮長
肖方偉 副鎮長
吳墨霜 龍窖山風景管理區管委會主任
梅朝霞 家居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
易詩景 家居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
成 員:李仁莊 黨政辦主任
方志明 農技站站長
謝 強 應急辦主任
何炎輝 民政辦主任
李炎剛 水管站站長
李 理 社保站站長
謝先波 鄉村治理辦主任
何建伏 衛健辦主任
陳英發 便民服務中心主任
陳青松 派出所所長
王 政 司法所所長
鐘國安 林業站站長
張永新 財政所所長
劉 卓 自然資源所所長
王 慶 市場監督管理所所長
梅慶平 羊樓司衛生院院長
方 旎 文白衛生院院長
黎海波 龍源衛生院院長
蔣木良 供電所所長
沈政文 龍窖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
同時成立打好發展六仗工作專班,由李仁莊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彭小霞為聯絡員。
二、工作要求
一是壓實工作責任。各部門單位要結合職能職責,對照本方案中的工作任務,進一步細化分解,制定本領域推進實施的項目清單、任務清單或政策清單,確保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推進。各部門專干必須每周發送材料及照片給專班。
二是加強調度考核。建立“周小結、月通報、季總結”工作調度機制,定期曬出工作進度和工作實績。各責任領導要加強工作指導、實地督導和工作問效,通報講評有關情況。各責任單位要定期“回頭看”,對階段性工作情況進行總結點評,并督促本單位成員改進工作措施、搶抓工作進度。
三是抓好宣傳推介。各相關部門單位要及時總結提煉工作推進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文字材料,報黨政辦彭小霞,以便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新媒體等推介發布我鎮工作亮點,鎮政府將對宣傳信息工作實行“月兌現、年通報”,對成效較好的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附件:《羊樓司鎮打好“發展六仗”工作方案》任務分解表
附件
《羊樓司鎮打好“發展六仗”工作方案》任務分解表
|
總體目標 |
具體目標 |
主要內容 |
責任領導 |
責任單位 |
責任人 |
|
一、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拉動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
全力抓好 招商引資 |
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開展“湘商回歸”“岳商回歸”行動,打好“鄉情牌”,把“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行動落到實處,切實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實的重大項目,確保完成“湘商回歸”2-3家。 |
鐘三軍 易詩景 |
湘商回歸和創業指導服務站 |
樊亞軍 |
|
奮力推動 產業發展 |
建強竹木家居重點產業集群,突出產業優勢 |
鐘三軍 梅朝霞 |
竹木家居產業發展中心 |
沈七文 |
|
|
竭力壯大 市場主體 |
大力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躍升”行動,推進“入規、上市、登高、擴面”,擴大市場主體規模,提升市場主體質量,高標準完成2023年新增市場主體任務。 |
彭小紅 |
市場監督管理所 |
王 慶 |
|
|
有力深化 綠色示范 |
以桃林河、源潭河羊樓司段為重點,統籌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和城鄉共同治理,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落實推進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項目,持續降低總磷濃度。 |
彭小紅 |
應急環保站 |
謝 強 |
|
|
壯大發展 集體經濟 |
各村(社區)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達5萬元以上,80%達10萬元以上,10%達50萬元以上。 |
朱澤中 李 一 |
黨建辦 |
李劍韜 |
|
|
總體目標 |
具體目標 |
主要內容 |
責任領導 |
責任單位 |
責任人 |
|
一、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拉動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
強化要素保障筑牢基礎支撐。 |
敬老院改擴建項目、榮螺礦山生態修復、公路建設和提質改造、龍窖山旅游開發。 |
駱東子 陳建平 王生云 彭小紅 肖方偉 吳墨霜 |
敬老院 交管站 自然資源所 龍窖山風景名勝管理中心
|
王淑君 劉岳斌 劉 卓 沈政文
|
|
二、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激發高質量發展“生命力”。 |
提升創新成果轉化“濃度” |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強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運用,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做大做實產業投資基金,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 |
鐘三軍 易詩景 |
竹木家居產業發展中心 |
沈七文 |
|
加快創新平臺建設“速度” |
推進孵化平臺攻堅創建,創新平臺提質升級,打造科技要素匯集地、科研攻關主陣地、原始創新策源地。打造“直播中心+倉儲物流”一體化平臺。 |
鐘三軍 梅朝霞 |
竹木家居產業發展中心 |
沈七文 |
|
|
加大創新人才強基“力度” |
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快打造引才聚才的人才高地。 |
朱澤中 鐘三軍
|
社保站 竹木家居產業發展中心 |
李 理 沈七文 |
|
|
三、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點燃高質量發展“助推器”。 |
更高水平 改進服務 |
開展政務服務便利提升行動,打造辦事便捷政務環境;精心打造“湘易辦”臨湘旗艦店,深化“一網通辦”,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拓展“跨省通辦”事項,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完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閉環管理、一體服務的審管聯動工作機制,探索“大數據聯合體檢”行政檢查制度,開展市場主體滿意度提升行動,擦亮“服務貼心”營商品牌。 |
朱澤中 易詩景 |
社保站 便民服務中心 產業發展中心
|
陳英發 李 理 樊亞軍 |
|
更大力度 夯實法治 |
開展法治護企專項行動,加強社會誠信建設,維護生產經營秩序,規范監管執法行為,推進公正司法。 |
肖文裕 |
司法所 |
王 政 |
|
總體目標 |
具體目標 |
主要內容 |
責任領導 |
責任單位 |
責任人 |
|
四、打好防范化解風險阻擊仗,筑牢高質量發展“防火墻”。 |
防范化解 金融風險 |
持續開展涉眾型金融領域專項整治,集中力量化解非法集資陳案,嚴厲打擊集資詐騙等非法金融活動,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
王生云 肖文裕 |
派出所 司法所 |
陳青松 王 政 |
|
防范化解 疫情風險 |
認真落實“乙類乙管”,突出“保健康、防重癥”,加強基層防疫能力建設,做好醫療資源和藥品儲備,加強重點群體防護救治。 |
王生云 |
衛健辦 羊樓司衛生院 文白衛生院 龍源衛生院 |
何建伏 梅慶平 方 旎 黎海波 |
|
|
防范化解自然災害風險 |
防范極端天氣的不利影響,提前做好防汛抗旱、能源電力、農業生產等方面保障,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
李石球 彭小紅 肖方偉
|
水管站 農技站 供電所 應急環保站 自然資源所 財政所 |
李炎剛 方志明 蔣木良 謝 強 劉 卓 |
|
總體目標 |
具體目標 |
主要內容 |
責任領導 |
責任單位 |
責任人 |
|
五、打安全生產翻身仗,擰緊高質量發展“安全閥”。 |
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
扎實推進前期排查整改“回頭看”,確保隱患清零;嚴格監管執法,強力“打非治違”,強化打非辦職能職責,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著力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道路交通(含水上)、燃氣、建筑、消防等領域安全風險。 |
肖文裕 彭小紅 肖方偉
|
派出所 行政綜合執法大隊 應急環保站 城建站 |
陳青松 謝先波 謝 強 舒澄斌 |
|
落實雙重 預防機制 |
聚焦安全生產隱患原因,強化安全審批源頭把關,構建雙重預防機制,標本兼治推動各領域安全生產頑瘴痼疾問題解決。 |
彭小紅 |
應急環保站 |
謝 強 |
|
|
堅守糧食 安全底線 |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格執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大力推進耕地拋荒治理32畝,守牢3.4504萬畝地底線,完成糧食播種面積6.45萬畝(其中,集中育秧1.28萬畝、“雙季稻”1.7萬畝)總產量2.62萬噸以上。 |
李石球 肖方偉 |
農技站 自然資源所 |
方志明 劉 卓 |
|
|
筑牢食品 安全防線 |
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聯點工作,落實食品安全四級包保制度,建立健全智慧監管體系,積極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鄉鎮。 |
彭小紅 |
應急環保站 市場監督管理所 |
謝 強 王 慶 |
|
總體目標 |
具體目標 |
主要內容 |
責任領導 |
責任單位 |
責任人 |
|
五、打安全生產翻身仗,擰緊高質量發展“安全閥”。 |
提升安全 管理水平 |
積極對接科技興安建設項目,壓緊壓實安全生產“四方責任”,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推動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
彭小紅 |
應急環保站 |
謝 強 |
|
六、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挺起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
穩就業 促增收 |
統籌抓好農民工、困難人員、低收入人口、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穩住就業基本盤。 |
朱澤中 陳建平 |
社保站 民政辦 鄉村振興辦 |
李 理 何炎輝 汪 檢 |
|
轉作風 強保障 |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區域均衡布局,穩步提升居民醫保補助、城鄉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著力解決教育、養老、住房保障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心全意辦好民生實事,將更多民生愿景變成幸福實景。 |
朱澤中 陳建平 王生云 |
社保站 民政辦 殘聯辦 羊樓司中學 文白中學 |
李 理 何炎輝 肖海軍 陳 郁 陳賜軍 |
|
|
抓生態 優環境 |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開展“夏季攻勢”,著力整治大氣、水體、土壤污染,持續開展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攻堅,統籌城鄉環境共治,深入推進重點流域污染整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
彭小紅 肖方偉 |
應急環保站 鄉村治理辦 |
謝 強 謝先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