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湘市堅持民生為本、就業優先戰略,著力解決群眾就業難題,優化就業創業環境,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創業規模,努力打造充分就業品牌縣市。
一、強經濟,筑牢充分就業工作基石
一是強化領導,高位推進。我市歷來高度重視促進就業工作,始終將就業創業作為全市工作重點,堅持重點部署、重點推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過問,多次調度,堅持強力推進經濟發展,以實體經濟帶動充分就業的思路,精心引領群眾就業大眾創業,形成市委統一領導、市政府主抓調度、人社部門牽頭負責、市直各單位和鎮(街道)聯動協調的工作格局。
二是壯大實體,提振信心。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7+1”產業鏈,全力爭資爭項發展縣域經濟,打好經濟運行組合拳,瞄準本地資源優勢,發展壯大浮標(釣具)產業園和湘北竹器產業園,全面助推綠色化工產業園開工建設,福爾程等5個項目已陸續竣工投產,先后培育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小巨人”企業3家,竹木家居眾創空間認定為省級眾創空間,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有效擴展了全市穩崗就業的提升空間。
三是壓實責任,合力攻堅。積極優化工作舉措,扛牢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履職能力,精心研讀就業政策,吃透創業方針,常態化開展就業幫扶、就業援助、創業扶持等活動。多次就就業創業召開商討會,仔細研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科學精準擬定工作舉措,找出重點和難點指標,發動各界人士想辦法、出點子,集中攻堅,全力推進。并出臺就業工作考核辦法,與評先評優、年終績效掛鉤,全面激發就業創業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優服務,搭建充分就業工作平臺
一是提供高質高效就業惠民服務。重點加強了充分就業社區(村)創建工作,每月組織社區(村)信息員和社保站工作人員集中培訓,集中解決問題。2022年全市12個充分就業社區(村)全部被省人社廳認定為省級充分就業社區(村),其中羊樓司鎮雙山村、五里牌街道向陽社區被認定為省級充分就業星級社區(村)。同時,積極加大就業惠民服務,每年組織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0余場次,為2000多名有求職意愿人員實現就業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0%以內。
二是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平臺建設。依托浮標產業園,大力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升級改造,1000余平米創客中心、直播間、創業培訓室等基地功能場地建設完善,吸引入駐企業76家,落實水電、房租減免和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政策,進一步提升我市創業孵化基地培育孵化和創業服務能力。以“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為主題,舉辦多期創客大講堂和創意市集、創客嘉年華活動,以知識產權申報、保護、質押融資為側重點,幫助企業建立完善品牌建設,拓寬企業發展空間。
三是強化勞務協作就業扶持力度。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311”就業服務,依托“湘就業”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人崗對接常態化,成功進行人崗匹配。先后與省內外9個地區建立勞務協作關系,以專場招聘、勞務輸送等方式開展勞務合作。認定就業扶貧基地(車間)18家,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開發環保、護林、護路等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每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0余筆,貸款金額2500余萬元,帶動就業2000多人。
三、展特色,打造充分就業工作品牌
一是創翼大賽斬獲佳績。2022年成功舉辦“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吸引97家企業和團隊報名參賽,35個優秀項目入圍臨湘市選拔賽決賽。選送參加岳陽市賽的7個項目,有三個項目分獲一、二、三等獎,其中民間藝人釣具(水中覓真金)項目一路挺進省賽、國賽,在省賽中榮獲一等獎,在2022年12月份的國賽中奪得總決賽鄉村振興組三等獎,取得了耀眼的成績。
二是強化培訓提升素養。遴選優質培訓機構5家,精選家政、育嬰、淡水養殖等培訓工種18個,廣泛征求求職者培訓意愿,積極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班。充分搭建第三方線上學習平臺,聯合婦聯、工會、殘聯、農業農村等部門共同發力,每年累計培訓5000多人。
三是援企穩崗精準施策。積極優化失業保險服務水平,把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落實企業穩崗補貼“免申即享”,主動作為,從系統中調取相關企業數據,主動聯系符合返還條件的企業,指導企業做好穩崗補貼返還相關工作。疫情期間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用、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失業補助等均及時兌現,共發放穩崗補貼300多萬元,涉及企業49家,惠及職工人數3500多人,政策落實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