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
第六次會議材料
臨湘市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
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2022年8月25日在臨湘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
臨湘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周 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就上半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關于2022年上半年計劃執行情況
今年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疫情等影響,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全面系統、精準精細、較真碰硬的工作方法,圍繞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任務,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全力推動“三區四市五個新格局”戰略,促進臨湘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1-6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92億元,同比增長4.7%,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均居岳陽六縣(市)第四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9元、12054元,同比增長5.7%、6.8%,分別居岳陽六縣(市)第一、三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17億元,同比增長1.7%,居岳陽六縣(市)第二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1億元,同比增長11.8%,居岳陽六縣(市)第一位;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56億元,同比增長13.2%,地方稅收收入3.98億元,同比增長30.8%,均居岳陽六縣(市)第一位。
(一)產業轉型,來勢較好。牢固樹立“產業興市、產業旺市、產業強市”的發展理念,以“五好”園區創建為抓手,努力實現產業轉型發展。6月18日,舉辦2022年度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開竣工儀式,共有48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竣工,總投資283.5億元,預計年可創稅收12億元。1-6月,新簽約產業項目28個,總投資202.5億元,其中投資30億元以上項目4個,10億元以上項目2個,5億元以上項目1個,億元以上項目12個。一是綠色精細化工產業園。25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達122億元,年可創產值134億元,創稅4.8億元。已開工建設12個,年內預計可竣工投產11個。即將開工的包括投資10億元雙陽高科等8個項目已完成選址,其他手續正在辦理中。二是中非工貿產業園。已入駐企業7家,中櫳木業、百林國際(貿易企業)已投產,其他5家企業正在安裝設備。中非二期建設已完成了土地征拆,土地平整即將完成。三是浮標(釣具)產業園。新竣工投產項目5個,總投資2.2億元,預計年可創稅1030萬元。投資2億元的電商物流倉儲園已竣工。投資3億元的岳陽交建投快遞物流園項目規劃市、縣、鎮、村四級物流配送網絡項目,預計10月份可開工建設。
(二)鄉村振興,成效斐然。一是糧食種植穩產增效。年初確定的全年完成糧食生產84.4萬畝,其中早稻27萬畝、集中育秧20.1萬畝,糧食總產量35.1萬噸以上目標任務。現已完成早稻27.3萬畝、集中育秧20.2萬畝,中稻18.5萬畝,旱糧作物7.95萬畝。二是城鄉環境綜合提質。完成造林3.2萬畝,義務植樹155萬株。市鎮村三級林長制體系構建到位,289名護林員到崗履職,圓滿通過省級督查考核。持續推進城鄉綠化、凈化、美化,全市共聘用村組保潔人員1742人,衛生理事會成員1906人,村組垃圾清運員326人。11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成運行,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排放。三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圓滿完成2021年4.2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022年5.21萬畝預計10月可開工建設。加快“農村三路”、安防工程、危橋改造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資源路、產業路、旅游通景路建設任務26.073公里、安防工程已完成14.198公里。四是鄉村旅游百姓增收。成功舉辦第四屆江南油菜花節、首屆龍窖山瑤文化之旅等系列活動,得到中央、省級媒體重點關注報道,進一步做大了文旅、做旺了人氣、做強了品牌,極大地帶動了餐飲、住宿、娛樂、土特產銷售等行業發展,上半年,全市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0.7億元。
(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2022年,全市重大建設項目79個,總投資275.18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100.24億元。截至6月30日,已開工50個,開工率63%;完成投資32.82億元,投資完成率33%。其中開工項目中,已完工項目6個;年計劃投資完成率50%以上項目20個;年計劃投資完成率50%以下項目24個;未開工項目29個。未開工項目主要受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資金、季節性等原因影響,預計10月可全部開工建設。納入岳陽市重大建設項目11個,總投資95.6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43.2億元。截至6月底完成投資28.02億元,投資完成率65%。
(四)爭資爭項,再創新高。今年年初,通過認真研判國家投資走向,及時掌握政策信息,并結合我市實際,全面梳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配套、民生保障、“三農”等領域的投資所需,全市共包裝儲備中央、省預算內支持項目143個,總投資166億元。儲備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9個,總投資85.32億元。截止7月13日,全市共爭取到位全口徑統計各類資金42.52億元,占年度60.18億元任務的70.65%。包括:地方政府專項債15.63億元、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老舊小區)3911萬元、農網改造項目4500萬元、義務教育保障經費5691萬元、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3287萬元等。岳陽市下達我市2022年財政口統計爭資任務255000萬元,截止6月30日,按岳陽市財政口徑統計到位資金215043萬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84.3%,六縣(市)排名第三。
(五)經濟大盤,扛穩扛實。5月2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制定出臺了33項穩經濟大盤一攬子政策后,我市迅速啟動、精心部署、廣泛宣傳。先后出臺了《關于做好減免全市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國有房屋租金的通知》、《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衡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臨湘市支持企業股改上市(掛牌)的若干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五好”園區建設推行“園區事園區辦”實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并將中央、省、岳陽和我市相關政策匯編成冊,通過企業座談會、公眾號、門戶網站等途徑廣泛進行宣傳,讓全市企業和群眾讀懂、弄通、用熟政策。同時,大力開展“百名干部聯千企”“企業家沙龍”“銀企對接會”等助企紓困活動,在落實政策上做到快、準、實,不走過場、不流形式。上半年,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1.2億元、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3673萬元、企業所得稅減免3.17億元;新增企業貸款19億元;落實社保、工傷保險降費、緩繳1000萬元以上;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市場主體5448戶,同比增長224%,占年度目標的74%。深入推進“園區事園區辦”和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128個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園區、335個公共服務事項下放鎮村,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方便。
(六)生態整治,常抓不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真正將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10個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完成整改銷號。安全環保監管有力有序,年底將全面完成沿江化工企業退出。我市整治化工圍江、守護一江碧水經驗做法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在全省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工作推進會上,我市作為唯一縣市區代表作了典型發言。通過化肥減量、畜禽糞污治理、禁止秸稈焚燒、嚴控水產養殖污染等措施,全面實施農業面源治理工作。特別是通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黃蓋湖總磷有效削減,2-6月水質全面達標,河湖長制工作獲國務院“真抓實干督查激勵”
(七)社會民生,保障有力。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上半年,全市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7.02萬人,累計征收醫療保險基金33072.28萬元,累計支付醫療保險基金24583.27萬元;完成城鎮新增就業307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172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90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6筆1300萬元;支持69家小微企業貸款1.7億元;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效防止了致貧、返貧。用心用情辦好治水修路、興醫辦學、育幼養老、改房改廁等民生實事,著力解決了一批崗位、學位、床位、車位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半年,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條件改善三年攻堅行動投入5436萬元,開工建設教學輔助用房、食堂、廁所等項目56個,竣工12個。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社會保障提質提標。疫情常態化防控、安全生產常抓不懈,社會安全穩定持續向好。
二、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總體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基本保持在合理區間內運行,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和任務,但還存在一些短板。
(一)經濟增長勢頭不夠強勁。上半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在岳陽六縣市排名靠后,增速低于岳陽市平均水平。財政收入潛力已經在上半年充分釋放,而新的稅源還沒有培植起來。大部分市場主體目前面臨著很多困難,為此,下半年財政增收壓力很大。
(二)項目建設存在諸多困難。今年79個重大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00.24億元。到6月底,還有29個未開工,完成投資僅32.82億元,投資完成率33%。總體來看,全市重點建設項目進度不快,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沖擊以及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影響較大,投資縮緊;另一方面受土地和資金等要素制約,部分項目投資很難跟上。
(三)產業轉型發展有待提速。我市22家沿江化工企業在今年底必須完成轉型和退出,因22家化工企業土地位于沿江1公里內,所騰出的土地無法使用和開發。而綠色精細化工產業園因土地調規沒有完成,部分企業無法進駐,園區面臨無地可用的窘境,導致產業轉型發展速度受阻。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為應對新冠疫情及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下半年,我市將從以下五個方面發力,著力打通穩住經濟大盤中的難點、堵點,確保年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1、加速推進項目建設。項目是穩增長的重大抓手,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強化單位主責。部門“一把手”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專門抓,對推進緩慢的項目要逐一研判,制定具體推進方案,扎實開展“進工地、到一線、解難題”活動,認真梳理項目進展,盡快處理遺留問題,緊扣時間節點,細化任務、全速推進、加快落實。另一方面要加強項目管理,嚴格落實《岳陽市政府投資建設領域反鋪張浪費規定》,堅決剎住違規舉債、項目變更、鋪張浪費的歪風邪氣。
2、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戰場”,要以“五好園區創建”為突破口,努力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和畝均效益。一是加快實現產業效益。對已開工建設的維摩新材料、福爾程、南方新材料、三智碳等產業項目要提檔加速,確保項目盡快建成投產見效。雙陽高科、中成實業、凱濤環保、中非二期等還沒開工的項目,各職能部門、聯點單位要提供“保姆”式的服務,抓緊前期手續辦理,盡快開工建設;二是強化基礎要素保障。加快綠色精細化工產業園“二路五管雙電源”基礎設施和化工安全環保配套設施建設,啟動緯二十四路和經七路延長段以及園區蒸汽、天然氣等供應項目的開工建設。做好閑置土地清理,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啟動新一輪調區擴區工作,為承接乙烯下游產業鏈項目留足發展空間;三是優化園區發展環境。深化“園區事園區辦”閉環運行管理模式,將所有承權事項的網上審批賬號全部申請到位,落實好上門服務制度,不斷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能。
3、著力化解資金難題。一是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今年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約9.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近1.5萬億元,增長18%,要積極向上對接,爭取最大份額。同時在后期一般債券的爭取上要相比去年有所突破。二是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要緊盯專項債國家支持的十三大領域以及政策要求,對已包裝的項目要抓緊做好儲備入庫工作。同時還要繼續挖掘、包裝、儲備、入庫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爭取專項債支持。三是中央、省預算內資金。根據一攬子政策以及中央、省相關政策,重點圍繞燃氣管道安全、老舊小區改造、基礎設施等五大領域共60個口徑包裝一批項目,爭取中央、省支持,并在年內完成可研的批復和儲備入庫。四是政策性普惠性資金。人社、醫保、民政、退役軍人、應急等部門要盡可能的爭取更多的份額。
4、高效保穩市場主體。只有保市場主體,才能夠真正穩住就業、保住民生。加大對臨湘本地企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要積極向上對接,在精準運用稅收優惠、要素保障、金融支持、優化環境等方面發力,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保穩市場主體為目標,讓一攬子政策在臨湘落地生效,確保市場穩定,讓臨湘經濟健康穩定在合理區間運行。
5、努力改善民生福祉。一是抓好安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機制,做到萬無一失。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持續開展住房安全、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等整治行動,著力提升群眾安全感;二是維護穩定。大力化解信訪積案,細致做好矛盾糾紛調處和輿情應對處置,嚴防赴省進京和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三是強化保障。進一步完善醫療、社保、就業體系,全面完成年度老舊小區改造和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條件改善三年攻堅行動目標任務,讓廣大群眾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克服了很多困難,保持經濟平穩發展。下半年,我們堅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和大力支持下,我們一定會精準發力、攻堅克難,全面完成今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