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12430682790335074G
事業單位法人年度報告書
( 2024 年度)
|
單 位 名 稱 |
臨湘市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 |
|
法定代表人 |
|
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制
|
《事業 單位 法人 證書》 登載 事項 |
單位名稱 |
臨湘市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臨湘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
||
|
宗旨和 業務范圍 |
生產繁育常規農作物良種和為農村實用人村培訓。負責開展生產繁育常規農作物良種、開展有關試驗和科研及實施指導農業教育與農業職能技能開發工作,完成市局和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它工作。 |
|||
|
住 所 |
臨湘市南太路210號生物預警大樓 |
|||
|
法定代表人 |
周琪 |
|||
|
開辦資金 |
413(萬元) |
|||
|
經費來源 |
財政補助(全額撥款) |
|||
|
舉辦單位 |
臨湘市農業農村局 |
|||
|
資產 損益 情況 |
凈資產合計(所有者權益合計) |
|||
|
年初數(萬元) |
年末數(萬元) |
|||
|
20.5 |
13.1 |
|||
|
網上名稱 |
臨湘市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臨湘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
從業人數 |
6 |
|
|
對《條 例》和 實施細 則有關 變更登 記規定 的執行 情 況 |
無 |
|||
|
開 展 業 務 活 動 情 況 |
1、深化與種業企業合作機制,建設高質量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今年我所在桃林和云湖街道等鄉鎮落實新品種示范基地雙季稻種植基地近400多畝,輻射發展周邊鄉鎮農戶推廣2500多畝。根據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產出由種植戶自行銷售,其中優質稻麓山絲苗2萬多斤、高檔優質稻玉針香1萬多斤。 2、持續推廣“油菜+棉花”輪作種植模式。今年我所在去年示范基礎上,在云湖街道辦事處板橋村和坦渡鎮勇敢種植專業合作社各實施了100畝棉油輪作示范基地,推廣“油菜+棉花”輪作種植模式,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耕地輪作模式,從而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實現耕地周年高產高效種植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3、新增推廣綠色健康養豬試點示范。在羊樓司鎮新屋村兵紅種養專業合作社開展了綠色健康養豬試點示范,通過優化養殖環境從而提高豬只的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提高豬肉品質,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推動我市養豬業向綠色、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4、進一步抓好科學施肥增效“三新”集成示范推廣。今年我所在桃林鎮月山村落實安排了913畝“三新”試驗,通過試驗持續推進了化肥減量化,促進了施肥精準化、智能化、綠色化、專業化,提高了化肥利用率,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提供了有力支撐。 5、著力抓好農民職業技術培訓。①今年在完成省農廣校下達的工作中獲高度好評:4月推送我市牛燕養殖專業合作社獲得了“第一批全國縣級優質農民田間學校”榮譽稱號;6月中旬舉辦了為期三天的省“農廣助農”草食動物養殖技術培訓班、共70人,通過培訓不僅提升了我市養殖業發展的水平,促進了學員之間的互相學習交流、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還促進了上下培訓機構的工作交流,增強了工作合力;一年來連續三期精選委派學員參加“三農干部走出去”培訓,均獲得“優秀學員”。②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再譜新篇章,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5期,其中:高素質農民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培訓班一期100人,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民綜合素養提升整村推進行動培訓班十期、每期50人、共500人,油菜綠色高質高效種植技術培訓班一期60人,聯合臨湘局農業線舉辦臨湘市2025年集中育秧設施建設暨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現場會一期共70人,協助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舉辦鄉鎮農技員和種糧大戶培訓班一期100人,協助臨湘市牛燕養殖專業合作社農民田間學校開展草食畜牧養殖實用技術培訓班一期60人。對參加了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訓學員進行跟蹤服務200余人,覆蓋全市1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發放培訓資料及各類宣傳資料2000余份。不存在開展企業活動。
|
|||
|
相關資質認可或執業許可證明文件及有效期 |
無 |
|||
|
績 效 和受獎懲及訴訟投訴情 況 |
無 |
|||
|
接受捐贈 資助及使用 情 況 |
無 |
|||
填表人: 李望桃 聯系電話:15074010908 報送日期:2025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