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來,臨湘市坦渡鎮持續晴熱少雨,農業生產面臨嚴峻旱情考驗。為確保早稻種植面積穩產保收,鎮黨委政府科學謀劃、靠前行動,組織各村(社區)因地制宜開展抗旱保春耕行動,通過引水蓄水、疏渠筑壩、電力保供等多種措施,全力保障農田灌溉“電到位、水到位、設備到位”,為春耕穩產豐收筑牢基礎。
因地施策,打出抗旱“組合拳”
各村(社區)結合地理條件和水資源分布,打出抗旱“組合拳”。韓橋村充分利用毗鄰黃蓋湖的區位優勢,通過架設臨時泵站從湖中抽水抗旱,并組織人員在大壩山區域架設抗旱臨時供電線路,確保抽水設備高效運轉。長嶺社區針對地勢較高的秧田,通過多級泵站接力將水源輸送至田間地頭,保障早稻秧苗正常生長。聯合村在立新河段緊急修筑攔水壩,集中抽水設備晝夜作業,為下游農田解“渴”;曉陽村則對老化干渠進行清淤修復,鋪設導水管道,實現精準引水到田;燈明村對灌溉主渠道全面清淤疏浚,打通輸水“最后一公里”。
干群聯動,共筑抗旱“同心堤”
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下沉一線,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開展旱情研判和技術指導,幫助農戶提升抗旱能力。種糧大戶積極發揮示范作用,積極獻言獻策,協調設備共享,帶動周邊農戶互幫互助。葛洲壩集團搶抓工期推進小田改大田項目掃尾,同步完善水利設施建設,為農田蓄水保水筑牢基礎。鎮政府主要領導帶隊深入各村實地督導,現場協調解決灌溉設施調配、跨區域用水等難題,推動建立動態巡查和應急響應機制,確?购荡胧┚珳事涞。通過“干部帶頭、群眾參與、企業助力”的聯動模式,全鎮上下擰成一股繩,確保今年早稻生產完成既定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