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健康扶貧工作重點
2019年健康扶貧工作重點
一、完善農村貧困人口制度化的保障和救治機制。
二、推進三大戰役,解決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
三、建立貧困地區健康危險因素防控長效機制。
四、聚焦聚力解決深度貧困問題。
五、研究做好健康扶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一)完善農村貧困人口制度化的保障和救治機制。
1.積極配合醫保部門,堅持加強醫保制度綜合保障,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繼續加大對農村貧困人口傾斜支付力度,強化醫療救助制度托底能力,將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控制在家庭可承受范圍內。
2.研究探索向其他困難群體和邊緣人口提供組合政策支持,避免引發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之間的“懸崖效應”。
3.將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25個。
(二)推進三大戰役,解決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
1.主要思路和原則
將實施三大攻堅戰役,作為健康扶貧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讓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有錢看病”,按照“中央支持解決一批,地方加大力度解決一批,實施改革創新解決一批”的思路,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遵循實事求是,科學施策,分類指導、確保持續的工作原則,采取超常規切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
2.實施范圍
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以及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村。
3.實施縣醫院能力建設攻堅戰役。
|
硬件建設方面 |
把符合條件的未達標貧困縣縣醫院全部納入2019年全國健康保障工程支持范圍 |
|
加強縣醫院基本設備配備、設施改造和完善 |
|
|
能力建設方面 |
要繼續深化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工作,要三級醫院與貧困縣政府和縣級醫院簽訂一對一對口幫扶責任書 |
|
嚴格幫扶人員派駐要求,采取“組團式”支援方式 |
|
|
信息化建設 |
逐步適用信息化手段監管醫療質量安全,開展績效考核 |
4.實施縣域醫共體建設攻堅戰役。
按照“縣鄉一體、鄉村一體”的建設思路,鼓勵各地在縣域內組建若干個(一般為1至3個)以縣級醫院為龍頭,其他若干家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為成員單位的醫共體。
統籌使用縣域內鄉鎮衛生院編制,實行“縣聘縣管鄉用”和“鄉聘村用”,為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聘用合格的醫務人員。
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益一類保障,公益二類管理”,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加大面向鄉鎮衛生院的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力度;定期從非貧困縣縣醫院選派醫師到鄉鎮衛生院執業,從鄉鎮衛生院選派醫師到村衛生室巡診、派駐。
實施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攻堅戰役。
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完成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達標建設。
一個行政村設置1所村衛生室:人口較少或面積較小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置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不設衛生室。
扶貧搬遷新形成的行政村,在地方政府水、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到位前,可通過設置臨時醫療點為群眾服務。
到2019年底,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服務網底要實現機構、人員“零空白”。
(三)建立貧困地區健康危險因素防控長效機制。
1.做細做實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加強對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病患者的規范管理。
2.全國落實婦幼健康項目,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篩查項目和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擴大到所有貧困縣。
3.深入實施地方病傳染病綜合防治三年攻堅行動,做好艾滋病、結核病、血蟲病、大骨節病防治工作。
4.推進貧困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扎實開展健康教育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健康教育陣地建設、基層健康教育骨干培養等重點工作。
(四)聚焦聚力解決深度貧困問題。
1.切實將“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作為健康扶貧的攻堅重點,統籌資金項目,進一步加大指導支持力度,政策優先供給,項目優先安排、資金優先傾斜。
2.采取更加超常規的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3.實施“三區三洲”健康扶貧攻堅行動,加慢傳染病,精神病專科醫院、綜合醫院實驗室建設。
4.深入開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援藏工作。
(五)研究做好健康扶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
2.將健康扶貧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自覺把健康扶貧工作納入健康中國戰略之中,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等緊密銜接,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工作、促進人口均衡發展與健康老齡化,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重點工作組合推進,推動衛生健康事業城鄉協同發展、均衡發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