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部分歷史遺留涉重廢渣治理進展遲緩”問題整改完成情況的報告
關于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部分歷史遺留涉重廢渣治理進展遲緩”問題整改完成情況的報告
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部分歷史遺留涉重廢渣治理進展遲緩”問題,市委市政府印發了《臨湘市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按照方案制定的整改目標和整改措施,我市積極進行了整改,整改完成情況如下:
一、反饋問題
部分歷史遺留涉重廢渣治理進展遲緩。
二、整改目標及整改措施
(一)整改目標。歷史遺留涉重廢渣治理項目進展加快。臨湘市忠防鎮蘆畈組原鉛鋅選廠污染場地風險管控工程項目污染物為鉛、鋅。風險管控目標:臨湘市忠防鎮蘆畈組原鉛鋅選廠污染場地風險管控工程設計范圍主要為臨湘市忠防鎮蘆販組原鉛鋅選廠污染場地,整個管控區域紅線面積約6.72萬m2,紅線內具體實施面積約為3.79萬m2,風險管控內容包括廢渣堆點處廢渣及表層污染土壤、選礦廠區地表污染土壤、尾砂堆場整平及生態修復、項目周邊環境污染物治理及配套設施建設等。
(二)整改措施。管控內容重點是從源頭管控區域內污染問題,一是將管控區域周邊堆積遺留的零散廢渣運送至尾砂堆場進行填埋;二是將遺留的廢棄尾砂堆場進行封場;三是對整個管控區域進行生態恢復。
三、整改完成情況
臨湘市忠防鎮蘆畈組原鉛鋅選廠污染場地風險管控工程位于臨湘市忠防鎮蘆畈組,2017年9月,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并確定了管控工程實施方案,項目于2020年6月起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風險管控效果評估和項目竣工驗收,結論如下:
(一)實際建設內容:
1、廢渣點、廠房管控工程:總計清挖轉運廢渣量3281.8m³、建筑垃圾3736.7m³、污染土壤量19924.2m³,清挖后表層覆土5502.1m³。
2、尾砂管控工程:6#尾砂堆場占地面積14587.29m2,主要為選礦遺留尾礦 85280m³,客土回填量為7293.65m³;7#尾砂堆場占地面積11030.95m2,主要為選礦廢渣、遺留尾礦31371m³,客土回填量為5515.48m³。對6#及7#尾砂堆場進行表層堆體整平后,在堆體上方敷設300mm厚黏土7685.5m³,黏土上方敷設1.0mm厚HDPE土工膜共31344.2m2,膜上敷設7mm厚復合土工排水網合計31344.2m2,排水網上方敷設500mm厚綠化土層12809.1m³,并進行生態復綠,植草綠化面積為25618.24m2。
3、生態恢復工程:對尾砂堆場封場位置、原選礦廠廠區內及周邊及廢渣堆積位置進行覆土并綠化,總覆綠面積約3.70萬m2,覆土厚度為500mm。邊坡噴漿面積共為7160m2。
4、輔助工程:6#尾砂堆場堆砌水溝約726m。壩體注漿長度為180m,在9#水塘與6號堆場之間增加約58m壩體注漿;7#尾砂堆場堆砌水溝626m。壩體注漿長度為63m;9#塘與6#號尾砂堆場之間增設58.3m黏土壩;6#和7#尾砂堆場共修建排水溝長135.8m,截洪溝長1216.4m,沉砂池兩座,監測井2座。
5、轉移處理廢水量12016m³。
(二)效果評估結論
清挖的基坑的坑底和側壁的土壤鉛濃度符合《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表1中第二類用地篩選值要求,鋅濃度符合《重金屬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標準》(DB43/T 1125-2016)表1中居住用地限值要求。
回填客土(覆土)鉛濃度均符合《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 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表1中第二類用地篩選值要求,鋅濃度均符合《重金屬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標準》(DB43/T 1125-2016)表1中居住用地限值要求。
該項目于2020年在風險管控場地設立了工程公示牌和警示牌,同時,落實了人員定期巡查制度。按照方案制定的整改目標和整改措施,我市已完成整改,并達到整改目標。
2024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