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保健食品消費警示
常見五種非法保健食品會議營銷的經典騙術案例,爸媽您別再上當了!
2018.2.12 臨湘市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督管理局
1
案例一:“夸大功效?其實忽悠了!”
耿老太太是高價保健品的受害者。80多歲的她患有眼底黃斑,參加過一家保健品公司——樂活生活館組織的老年人集體活動。很快,健康管理員就推薦她吃公司的招牌產品——硒萃膠囊,說是補硒治眼病。“剛開始我每天吃兩粒,不管用,他們又讓我吃3粒,后來增加到每天5粒,我這眼病還是沒好,現在干脆不吃了。”耿老太太越說越氣憤。為了購買硒萃,她已經花了5萬多元錢。據了解,保健食品硒萃價格可不便宜,每瓶466元、60片,在推銷員的忽悠下,老人先后買了120瓶。實際上眼底黃斑病是一種成因很復雜的病,到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眼底黃斑病與身體缺乏硒元素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這種指鹿為馬的誘銷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欺詐行為。
2
案例二:“免費旅游?不宰你宰誰!”
年逾七旬的忠叔、王阿姨夫婦,陷入了“道山”淘金店會議營銷陷阱。“我們在車站附近碰到“道山”的店員賣優惠油米、雞蛋,就聊上了。之后他們多次打電話請我倆參加活動,組織去惠州的一個景點旅游。”王阿姨說,旅游的第一天晚上,“道山”就組織了一場300多人的營銷大會。會上自稱是營養師的女人給老人們看病,當晚王阿姨兩口子就被兜售了10多萬元的保健品。此后,“道山”又連續組織了好幾次會議營銷,老兩口前后買了他家30多萬元的保健品。

3
案例三:“健康講座?推銷產品“撈”為真!”
“我們家老太太都把聽課當成工作了。”說起“會銷”的危害,李先生滿肚子苦水。李先生的母親今年60多歲,最近迷上了參加“健康講座”,每天6時就開始上課,上午4節課,下午2節課,比學生還準時。李先生母親參加“健康講座”最早是因為可以領雞蛋、領獎品,后來就開始迷信所謂“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每天聽課的老人有160多個,有的老人腿腳不好,一瘸一拐地堅持去聽課。”李先生說,“健康講座”曾宣稱不賣產品,但打著“為了老百姓的健康搞促銷”等旗號,還是讓許多老人拿出了數千、上萬元購買了健康療養椅、松花粉等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

4
案例四:“比子女還親?親情的背后是營銷!”
退休老人劉先生今年70多歲,過去五年已花了十多萬元購買保健品。為阻止父親買保健品,女兒劉小姐無奈請了長假,在家守著父親。“把他鎖在屋里也不管用。”劉小姐說,一次,父親委托保姆郵寄1萬元到北京某保健品公司,保姆把此事告訴了劉小姐,錢被中途攔截了下來。劉先生知道后大發雷霆,竟然買了機票一個人跑去北京去送錢。劉小姐跟了過去,找到父親后,兩人前往宣傳單上的收款地址,結果發現那里壓根沒有保健品公司。賣家大搞親情營銷,讓老人轉移情感危機。贏得老年人信任,以致老人反而不信子女。

5
案例五:“治病?根本不管用!”
黃小姐的父母高校退休老師,近日,黃小姐接到派出所的電話說,母親和兩名年輕女子在銀行欲取3萬元現金,銀行人員懷疑老人遭遇了詐騙,就報警阻攔。在派出所,老人卻堅稱是自己愿意掏錢購買保健品,派出所只有放行。沒想到剛出派出所,兩名女子帶著老人直奔另一家銀行ATM取款機取走了3萬元。黃小姐嘆氣說,“誰也攔不住。”現在母親把保健品“當藥吃”,已發展到有病不去醫院、只信保健品的地步。

|
什么是“非法保健食品會議營銷”? |
非法保健食品會議營銷,就是不法經營者為了賺取高額利潤,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消費者的資料,經過分析、整理后,然后從中確定出所要針對的目標消費者中老人年。利用租用酒店、賓館等場地、運用組織會議的形式、并結合各種不同的促銷手段去非法推銷保健食品(食品或其它電子產品等),比如免費體驗、夸大功效等,來進行有針對性的銷售保健食品的一種營銷模式。

|
常用的非法保健食品會議營銷的招數 |
1. 先免后加
先免費,再宰你,加價推銷。
2. 免費旅游
高價推銷保健食品,送禮品,免費旅游。
3. 名醫義診
冒充“名醫”,夸大病情,推銷保健食品。
4. 免費體檢
打著免費體檢的幌子,實則又一個上鉤的。
5. 健康講座
健康講座為假、舉手之“撈”為真,銷售保健食品。
6、感情推銷
像子女一樣噓寒問暖推銷保健食品。![]()
7.夸大功效
打著高科技秘方的牌子,夸大產品功效和適用范圍。
8. 饑餓營銷
以數量有限,機會難得的措辭誘騙老年人爭先付費訂購。
9. 接收高價
貴的才是好的?錯信的話,把一輩子的辛苦錢搭進去了。

|
如何識別是否是保健食品 |
1.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保健食品具備保健功能,不能代替藥品,無治療作用。故宣稱可以包治百病的保健食品肯定是騙人的。凡是廣告宣傳聲稱保健食品有治療作用或者治療效果,都是不真實的,也是違反有關的法律規定的。目前在保健食品消費方面主要存在保健食品能治病、保健品與藥品同用、盲目相信產品的廣告宣傳、吃保健品可以代替忌口、保健食品吃多了沒事、保健食品能治百病等六大誤區。
2. 國家規定保健食品必須經過注冊或備案。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點擊數據查詢,再點擊國產保健食品或者進口保健食品,就可以查詢到你所購買的保健食品的批準信息及真偽情況。
3. 認準藍帽子標志和批準文號。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為:衛食健字(年份)第***號,衛進食健字(年份)第***號,衛食健進字(年份)第***號;國食健字G+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國食健字J+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國食健注G/J+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國食健備G/J+4位年代號+2位省級行政區域代碼+6位順序編號。

4. 核實舉辦方的主體資質,比如主辦方名稱、營業執照信息、經營許可證信息、營銷產品信息。
|
如何防范“非法會議營銷”? |
1. 日常生活中合理消費,不相信免費的餡餅,不貪小便宜。不參與購買 “非法會銷”產品,如發現“非法會銷”,及時向執法部門投訴舉報(12345)。
2. 老人們遇事應與其子女溝通,認清這類非法營銷手段的套路,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如果拿不準,記得一定問一下您的兒女,他們才是真正值得您信任的親人。如果自身已經遭遇非法推介保健產品的營銷,可以撥打舉報熱線。
3. 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保健品,購買保健品要理性消費,量力而行。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切忌盲目。要主動索要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作為維權憑證,如產品質量有問題可舉報(12345,12331)。
4. 多看新聞,多看小區公示欄廣告,警惕被騙。
5. 作為兒女要多抽出時間陪陪你的父母,他們已經不再是你兒時的“超人”,已經老了,很孤獨,需要人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