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業和科技信息化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情況匯報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今年,科技局和工信局合并組成了工業和科技信息化局,形成了新的單位,半年來在全局干部職工的齊心協力下,機關運轉正常,各項工作步入正軌,特別是新型工業化、科技創新、小康建設、項目建設、企業改制等各項重點工作均取得了較好發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兩辦的一致肯定。具體來看,我們今年主要抓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穩住了經濟增長。通過對全市重點產業和企業的調度,不斷加強對主要經濟指標的監測和預警,確保了工業經濟運行的平穩增長。1-6月,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68.5億元,同比增長9.1%;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1.1億元,同比增長7.6%。工業用電量2.39億度,同比下降13.65%。工業實繳稅金1.4億元,同比增長15.8%。規模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增幅較去年同期小幅度下降,實繳稅金增幅較去年同期提升了37.8個百分點。
二是推進了項目建設。一方面,緊盯政策爭項目。為企業申報了節能、技改、科技、信息化等各類項目32個,到位資金240萬元。特別是為金葉眾望、環宇藥業2家企業申報了工信部專項建設基金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項目,目前項目資料已報送至省經信委,落地后預計可爭取資金1.7億元。另一方面,圍繞服務抓項目。總投資1.8億元的20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竣工,年發電量約2000萬度。特別是新簽約了昊華等6個項目入駐園區,總投資8億元,預計今年11月可以開工建設,將為園區提速發展新添動力。
三是促進了科技創新。指定了2名班子成員到企業進行掛點,積極開展科技進企業、進園區,創新創業座談會等主題活動,不斷提升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的意識。1-6月,組織申報發明專利10件,授權專利8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0.71件/萬人。組建了中小企業“助保貸”融資平臺,引導企業進行專利質押貸款。為永巨茶業等3家企業申報了岳陽市人才團隊。引導如虹制藥、東祥油脂2家企業申報省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了8.77%。我市創建省級知識產權示范縣(市)工作,成功通過省知識產權局考核驗收。
四是推動了企業改制。全面啟動了二輕系統11家集體企業改制,其中針織廠、服裝廠改制基本完成,科技實驗廠、制線廠改制即將進行工齡兌付,改制資金到位后可以完成改制任務。同時,為解決二輕系統等改制企業無房戶的安置問題,啟動紡紗廠棚改項目建設以來,局班子成員親自掛帥進行督建,目前項目的前期報批手續基本完成,已破土啟動了建設。
五是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今年以來,我局圍繞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規范依法行政,各項工作齊頭并進。一是機關管理規范有秩。全局干部職工均嚴格執行《機關管理制度》,形成了政令暢通、務實、高效的行政機關。二是文明創建、綜治維穩、信訪、扶貧等中心工作穩步推進,在上級部門的督查中得到了高度肯定。特別是我局在處理改制企業信訪問題中,嚴格按照“六一”的要求執行,妥善處理了企業職工的上訪,確保了大局穩定。三是電力、墻改等各類執法執收均按政策執行,規范有秩。
今年以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的進展,但經過客觀的分析,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一是新工化考核的壓力大。在房地產業下行的壓力下,1-6月建材產業產值下降2.6%。受建材產業“一業獨大”的影響,部分經濟指標下降或增長緩慢,如工業用電量1-6月同比下降了13.65%,遠低于岳陽市平均水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不快,在岳陽六縣市中排名靠后等,均影響我市新型工業化考核在岳陽市的排名。二是規模企業培育的壓力大。年初,我市雖然有13家企業獲批入規,但為擠壓統計水分上月清退了4家規模企業,目前總量為125家,與岳陽其他縣市相差較遠。加之,部分企業雖然經濟指標達到了入規的條件,由于企業“三證”不符合入規條件,短時間難以入規擴大總量。三是小康指標短板明顯。今年,岳陽市確立我市萬人專利發明擁有量的考核目標是1.1件/萬人,現已達到0.71件/萬人,距目標任務還差0.39件/萬人。申報發明專利年度目標為38件,目前完成10件,還差28件,授權發明專利年度目標30件,目前完成8件,還差22件。年底完成任務的時間緊、壓力大。
二、下半年工作目標及措施
下半年,要針對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找準差距,補足短板,抓好落實,確保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著力推進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做好運行調度。努力做好全市工業經濟形勢的分析和研判,做到預警及時、調控準確,力爭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11%,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同時,做好企業入規的政策引導,確保年內新增規模企業13家以上。
二是推進科技創新。將科技創新作為推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一方面,以項目促企業進行專利申報,確保企業申報專利量與去年相比增長10%以上。另一方面,推進企業加強技術中心、研發平臺組建,進行科技成果轉化,認定、復審高新技術企業3家。引導企業申報國家馳名商標1-2個、省著名商標3個以上。
三是加強幫扶服務。進一步做好園區、工業企業和項目建設的服務。確保金葉搬遷項目在11月前竣工投產,各類爭資項目迅速落地。特別是要配合園區、招商等部門進行上門招商,引進1-2個大項目落戶園區。同時,督促幫扶部門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確保各類問題落實率達100%。盡快與建行、郵儲銀行簽訂“助保貸”合作協議,在9月份啟動放貸。
四是統籌企改棚改。一方面是,在保穩定的前提下完成改制任務。妥善處理好改制企業的各項遺留問題,將國企改制后的遺留檔案全面向市檔案局進行移交,確保大局穩定。力爭年內針織廠、服裝廠改制完成掃尾,科技實驗廠、制線廠終結改制程序。另一方面,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推進棚改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