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政府重點工作情況匯報
關于2011年上半年政府重點工作情況匯報
臨湘市農業局
半年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布置的各項工作。以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為重點,積極恢復災后重建工作,以優化經濟環境和行政效能建設、作風建設為基礎,以實現城市五創提質暨精細化管理,F將政府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政府工作報告》目標任務、辦實事進展情況。
(一)、目標任務進展情況:發展農作物播種面積100萬畝以上,鞏固優勢經濟作物,發展蔬菜14萬畝,油菜30萬畝。
1、糧食。今年,我們圍繞重點發展水稻生產,確保水稻播種面積87萬畝,其中早稻37萬畝,全年擴種雙季稻2.2萬畝。突出抓好優化品種結構,發展高檔優質稻20萬畝,超級雜交稻15萬畝,發展訂單生產25萬畝,力爭高檔優質稻米外銷突破5萬噸。半年多來,全市已完成早稻播種面積36.8萬畝,中稻播種面積10.4萬畝,晚稻播種面積40萬畝。
2、油菜。今年春收油菜收籽面積為30.8萬畝,單產117公斤,總產3.6萬噸。與去年比較,收籽面積增加2.24萬畝,增加7.8%;單產增加4公斤,增加3.5%;總產增加0.37萬噸,增產11.5%。在油菜生產中,雜交優質油菜面積不斷擴大,以湘雜油753號、湘雜油188號、華油雜9號、華油雜13號為主的雜交優質油菜收籽面積25.8萬畝,占收籽總面積的83.8%,比去年增加3.82萬畝,雜交優質油菜已占主導地位。
3、茶葉。①、今春已完成茶園春培3萬畝,高標準良種茶園建設100畝。②、全市現有茶園面積6.8萬畝,其中采摘面積6.2萬畝,截止6月,共產各類干茶220噸,其中名優茶25噸,占春茶總產量的11%,綠茶195噸,占春茶總產量的89%,春茶總產值820萬元。
4、棉花。今年全市棉花生產種植面積3.9萬畝,比去年增加0.8萬畝。
5、蔬菜。①、全市蔬菜播種面積14萬畝,比去年增加1.4萬畝。②、湖南省壽光情蔬菜有限公司臨湘分公司江南基地流轉土地2000畝,流轉土地年限20年,建設優質蔬菜核心示范基地。現已投資600萬元人民幣,流轉土地347畝,已建大棚51個,到目前為止已產蔬菜100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500多萬元,利潤120多萬元。③、臨湘市江順蔬菜合作社。該社共有固定資產300多萬元,流動資金100萬元,社員500人,常年蔬菜播種面積100公頃,年產值1000萬元。注冊“江升”牌蔬菜,上半年的主產品甘藍菜暢銷長沙、武漢、廣州等大中城市。④、龍窖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以大學生村官為主,5戶專業戶聯合組成,播種食用菌3公頃。
(二)、辦實事工作進展情況。
1、農村清潔工程建設。今年,我局多方籌集資金6萬余元,在定湖鎮新湖村進行農村清潔工程建設。已完成公路兩邊綠化帶兩公里;修建了6個垃圾池;安裝了路燈六盞;裝掛了宣傳牌;發放清潔生產資料1000余份。
2、農民工陽光工程培訓情況。根據湖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辦公室、湖南省財政廳湘陽光辦文件精神,2011年安排我市陽光工程培訓計劃500人,農民培訓經費實行政府和農民共同分擔的投入機制,中央財政每培訓1人補助310元,省、市(州)、縣(市、區)按中央財政1:0.5:0.3:0.2的比例安排配套補助經費。到目前為止,500人的培訓計劃任務已全部完成。
二、認真做好旱澇災害應對工作,迅速恢復農業生產。
今年來,我市發生了特大干旱和百年難遇的特大洪澇災害,全市18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受災,受災人口15.6萬人,倒房4318棟,轉移受災人口3.2萬人,農作物旱災面積34萬畝,絕收2.5萬畝,水災面積34.8萬畝,絕收面積11萬畝,給我市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為搞好我市災后農業生產自救,盡快恢復農業生產,根據上級有關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救災工作的總體部署,結合我市實際,我們制定了具體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1、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我市農業災害恢復工作科學規劃,有序推進農業救災補損工作。能恢復的農田改種晚稻,不能恢復的改種旱雜糧。
2、突出重點,全面恢復。大力搞好占橋、忠防、白羊田、長塘、羊樓司、五里六個重災鄉鎮救災,杜絕耕地拋荒和晚稻直播,開展專業化病蟲害防治工作,盡快恢復災區農業生產秩序,確保救災工作順利開展。
3、加強責任,分組包干。抽調技術干部定鄉鎮包村包組核實災情,臨田指導,把農業災后恢復工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
4、抓好水稻生產,確?偖a。加強早稻田間管理,全力抓好晚稻生產,確保晚稻種植面積突破40萬畝,全年糧食總產增長3-4%,以組織廣大農民群眾生產自救為重點, 全力以赴,上下聯動,科學指導,強化服務,確保災后全市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二)、實施內容
1、杜絕拋荒,搞好重災區和面上鄉鎮優質晚稻種子和肥料、農藥的無償提供;
2、對災區農作物應加強抗旱保收田間管理工作,安排技術干部及時指導抗旱;
3、對救災及災區重建恢復生產自救工作出色的鄉鎮、村、種糧大戶和技術干部給予獎勵,將嚴格按照市政府下發的獎勵辦法執行。
(三)、具體措施
1、全市抽派了100余名農業技術干部到全市受災鄉鎮駐點半個月,核實農業災情和指導災后農業生產恢復工作。
2、對可恢復生長的農作物及時加強了培育管理,迅速排漬后及時進行扶苗洗苗,增施速效肥,加強病蟲害防治。
3、對水沖砂壓造成絕收的農田盡可能清除砂石及時進行改種,做到災后補損不誤農時,農時過后不荒田。
4、為保證農田,特別是路邊及釘子戶農田不發生晚稻拋荒和直播現象,各個鄉鎮集中育秧5-40畝,全市共計育秧800余畝。
5、為確保晚稻品種不出現種子質量問題,全市選定一個優質晚稻品種(岳優9113)作為救災水稻種子,確保大災之后晚稻生產能夠取得豐收。
6、向省農業廳匯報我市春夏干旱和6.10以來的洪澇災害情況,爭取省農業廳的農業救災資金190萬元及時下拔到我市。
7、全市成立了救災補損領導小組。市委、政府高度重視救災補損工作,成立了市委副書記喻文、副市長劉岳旭為組長的生產自救領導小組,舉全市之力,各級深入抗災第一線,組織干部群眾落實各項措施。
8、成立了災后實施小組。農業局成立以余良局長為組長的災后恢復農業生產實施和技術服務領導小組,下設綜合調度、信息宣傳、技術指導、應急保障等具體工作機構,全面負責災后恢復農業生產工作的統一部署、生產指導和檢查督促。
(四)、資金安排
1、搞好重災區和面上鄉鎮優質晚稻種子和農藥、肥料的無償提供,供應晚稻種子33.5噸,耗資金94萬元,肥料130噸、農藥5噸,耗資金36萬元;合計130萬元。
2、對災區農作物加強抗旱保收田間管理工作,安排技術干部及時指導抗旱,安排抗旱改制改種資金60萬元;
3、對救災及災區重建恢復生產自救工作出色的鄉鎮、村、種糧大戶和技術干部將給予獎勵,在糧食生產獎勵基金中安排。
三、優化經濟環境和行政效能建設、作風建設工作情況。
作風建設,制度是保證。2011年,我局推行以“制度管人”機制,建立健全了機關管理制度,同時也制訂了干部工作考核制度。共完成14項制度建設。要求農業技術干部深入基層,蹲村下組、進村入戶,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到服務“三農”上,把干部下鄉的天數作為年終考核評先評優的指標之一。
四、新時期群眾工作以及信訪、訪民情工作。
綜治維穩工作是新時期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關系到社會穩定和我局正常的工作秩序。2月份,在全局農業工作大會上,余良局長對綜治維穩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領導要負總責,要有專職隊伍,要有經費保障;要結合群眾利益,嚴格目標管理考核細則,兌現獎懲;要深入基層,服務群眾,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著力解決一批民生實際問題,構建民主、法制、和諧社會;綜治干部在新時期要樹立五種意識,即危機意識、超前意識、發展意識、判斷意識和責任意識。3月14日,余良局長主持召開了下屬單位負責人參加的黨組擴大會議,對 2011年綜治維穩工作作了具體安排,并簽訂了綜治維穩工作責任狀,下發了2011年度綜治維穩工作目標管理考核文件。春節及兩會期間,綜治辦安排了局領導及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對全局系統不穩定因素進行了重點排查,并建立檔案。對群眾來訪,綜治辦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認真記錄所反映的問題和情況,調查核實后能處理的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向有關領導匯報,并作出書面答復。組建了局領導帶隊的義務巡邏隊,和長城社區的同志一起參加夜間巡邏,確保轄區居民有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開展了百名干部訪民情活動,化解矛盾糾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半年共走訪居民105戶,其中特困戶4戶,愛心捐助生活費800元,通過訪民情活動共搜集意見和建議37條,本局承辦3件,轉辦交辦34件。半年來共接待信訪群眾105人次,接待信訪件15件,都進行了認真的處理和回復,其中回復市“兩辦”督辦的信訪件7件,市信訪局批轉的信訪件8件。上半年重點解決了原磷肥廠職工集體要求參加養老保險的老信訪問題,現該廠參保職工可于8月底完成社保進機,檔案遺失人員現已進入補檔審批辦理程序已經完成。
五、立項增資和招商引資工作情況。
1、實施項目。根據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由我局總農藝師牽頭,3月初,組織全市鄉鎮農技干部開展農業水利普查工作,為國家水利建設項目在臨湘的實施打下良好基礎。2月份,通過招投標工作,啟動了2011年臨湘市現代農業建設項目,在忠防、長塘等鄉鎮將建成一批高標準的農田引水溝渠,并實施中低田改造工程,完善農田配套設施,確保糧食高產、穩產。生物預警大樓工程項目正式啟動,圖紙設計、基建手續已辦好,資金也已到位,8月底可望動工。
2、申報項目。6月份由項目辦牽頭,向省農業廳遞交了我市26個農業項目規范性文本,申報金額近百萬元。
3、爭大項目。國際農發基金貸款大型農業項目在我市正式啟動。該項目貸款總額3900萬元,月息1厘,20年后還款。6月份做好了兩次國際農發項目專家來我市的考察接待工作,項目前期的基礎準備工作得到外國專家組的稱贊,順利地通過了項目評估
六、城市五創提質暨精細化管理工作情況。
我局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開展城市“五創”提質活動動員大會。成立了由局長余良任組長;副局長黃生波、龍志敏,工會主席方艷萍為副組長;各科室及二級機構負責人為成員的臨湘市農業局城市“五創”提質活動領導小組。
會上,領導小組副組長黃生波同志傳達了毛市長關于“五創”提質活動講話精神。
余良局長作了動員講話,他指出:落實“五創”工作做到“五要”,一是落實“五創”態度要堅決。要與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落實“五創”措施要過硬。全局干部職工在107國道城區段(北側)農業局至林業局和建新南路口對門至老干巷臨街面開展勸導活動;三是落實“五創”經費要保障。分管財務的領導要確保此次活動的經費運轉;四是落實“五創”要求要嚴格。要做到行動迅速、工作規范、亮點突出,確保督查過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多與市委、政府“五創”辦多銜接協調,并在業務上要把統計數據搞好;五是落實“五創”宣傳要深入。干部職工要做好各自家屬的宣傳教育工作,并在勸導地段懸掛了兩條以上宣傳橫幅。堅持每個地段每天不少于三名干部進行文明勸導。
存在的主要問題:
1、今年以來,極端惡劣天氣不斷發生,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為確保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完成,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2、農資價格上漲快,農民種植成本增加,影響了部分農民種糧積極性。
下半年,我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確保全年工作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臨湘市農業局辦公室
二0一一年八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