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招商引資工作總結及 2024年工作思路
一、特色亮點
(一)主動出擊,高頻出征招引優質項目
一是高頻外出招商引項目。黨政主要領導每月帶隊招商,招商小分隊不定期分組招商,先后共對接企業90余家,接待各類企業、協會考察團100余批次。臺灣客商考察團、大灣區湘商回歸考察團、中車集團、利爾化工、上海開鴻、浙江吉成、廣西中煬等一大批好企業來我市考察對接。二是從嚴從緊把關提質量。嚴守畝均投入320萬元、畝均產值400萬元、畝均稅收24萬元的準入門檻,建立專家組專題評審制度,嚴格把關化工項目安全環保關,兩年時間2400畝化工園實現滿園,目前正在積極調區擴區。堅守不給現金補貼底線破解標準化廠房招商難題,今年以來標準化廠房新招引項目10個,湖南金銳子線仕掛、萬城萬充充電樁設備等高質量項目入園。三是招商活動開展有成效。3月,舉辦臨湘市2023年第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開工、竣工儀式,共簽約、開工、竣工項目43個,總投資236.9億,預計年稅收9.98億元。5月,舉辦第三屆“岳商大會”臨湘市寓外鄉友餐敘交流會,邀商邀客近100人,進行了項目簽約、名優特產品展示等具體工作。6月,赴深圳、廣州參加2023年湖南—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洽談周活動,成功簽約廣州華獅納米新材料項目。8月,舉辦臨湘市2023年重大產業項目湖南雙陽高科(岳陽)電子級雙氧水項目開工暨新項目集中簽約儀式,16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總投資127億元,預計年稅收6.2億元。此外,赴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開展專題招商活動,并成功簽約項目。
(二)多措并舉,用心用情助力湘商回歸
一是頂層設計有力。制定《臨湘市推進“湘商回歸”工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切實保障回歸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先后召開會議研究部署7次,開展專項工作督查 2 次,下發專題通報1次。設立“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招商指導服務站16個,指導咨詢企業102家,市級領導開展專題調研,走訪回歸湘商20余次,解決企業問題30個。二是密切聯系有方。全面摸排鄉友返鄉信息,收集整理臨湘籍寓外鄉友信息700余條,設立駐粵招商引資鄉友聯絡處,目前已有15家企業反饋了回鄉投資意向。邀請回歸湘商作為招商大使,選樹典型代表企業,開展“湘商回歸”工作“大比拼”,評選年度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先進單位,對獲獎鎮、村分別給予集體經濟發展獎補資金 2 萬元和 1 萬元,提升基層工作積極性。三是宣傳引導有為。結合全市最新產業規劃,包裝策劃8個重點招商推介項目及鎮街閑置資源招商項目冊,積極開展鄉親懇談會、對接會、座談會等系列鄉友活動32次。堅持把商會作為招商引資主陣地,今年來,臨湘異地商會組織、推介13個“湘商回歸”考察團來臨湘考察洽談項目,湘商回歸的底氣將更足。
(三)經貿搭臺,貼心貼意服務產業發展
一是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組織小鳳仙釣具、寧河酒業、十三村食品、明倫茶業等本地企業參加了2023春季·碧海釣具產業博覽會、第108屆全國糖酒會、香港國際茶展、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新疆商品展覽會等國內外展會活動。參展期間,300多家浮標(釣具)企業共簽訂2億多元訂單,明倫茶業等多家茶企共簽訂了價值200多萬美元的訂單。貼心服務,今年來,主動幫助企業申請了近10萬元市場開拓資金,用于補貼企業參展的展位費、運輸費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打消企業參展的最后一絲顧慮。二是注重招商項目落地見效。落實項目建設“百日競賽”活動,對接臨湘吉成實業有限公司,并為其提供全程手續代辦服務,僅用6周時間就完成了土地摘牌,安評、環評、能評備案等手續,目前項目部建設已完成內部裝修,運行中心已完工。還梳理近兩年集中簽約的項目,進行對接責任分工,服務項目,督促進展,確保招商項目產生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三是真誠服務外資外貿企業。深入園區,對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和直播電商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指導。積極幫助企業與岳陽市貿促會搭橋,協調企業辦理原產地證書、使館認證等企業訴求。成立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領導小組,為外資企業岳陽臨湘市碩爾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企業注冊、稅務登記等各項前期手續全程代辦服務。10月,還引入了注冊資金70萬美元的新變更外資企業岳陽晉昇電子有限公司。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預計到位資金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具體工作重點如下:
1、不斷延伸重點產業鏈條。聚焦綠色化工、新型建材、浮標釣具、竹木家居、文化旅游、中非工貿6大產業,全面實施“核心強龍頭、上游強供應、下游強配套”計劃,精準招引一批鏈條對口項目,加快補鏈、延鏈、強鏈。全面摸底綠色化工產業園福爾程、利爾化學、維摩、錦湘豫等已入駐企業的原輔料來源及用量、產品銷路、產品產量等情況。優化整合各類要素條件,按照集聚、融合、集中和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模式打造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全產業鏈條,積極承接100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配套產業。推進吉成臨湘國際戶外休閑產業園項目建設,重點做好浮標上下游項目、標準化廠房項目的招商建設。
2、持續推進“湘商回歸”。一是完善一套信息。配合各鎮(街道)深度梳理域外經商創業的臨湘籍人員信息,包括臨湘籍在外投資創業的企業家數據庫、域外臨湘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數據庫、市內就讀過的知名人士數據庫,分門別類建立數據庫。二是包裝一批項目。要深度挖掘和包裝各鎮(街道)范圍內特色資源和特色項目,包裝策劃一批項目。借力三方機構、新媒體平臺,加強專業服務和宣傳推薦,為域外企業、資金、技術、信息進入臨湘、投資臨湘、參與臨湘項目提供支持。三是組織一批活動。利用節假日返鄉人員較多、時間相對寬松的時機,舉辦老鄉懇談會,組織故鄉行等活動,展示家鄉變化,宣傳優惠政策及措施,增進老鄉對家鄉的了解,增強其參與家鄉發展與建設的意愿和信心,用老鄉情結催生“歸巢效應”。
3、服務跟蹤項目落地。全面梳理招商項目,實行項目臺賬管理,逐月跟蹤調度。對已簽約的上海開鴻環保活性炭利用、深圳華馳電解液、北京中創碳投16萬噸/年PCR新材料等項目安排專人開展全程手續代辦服務。對已開工的利爾化工、雙陽高科、蘇州福氫含氟新材料、廣西中煬低碳納米微晶材料、浙江吉成臨湘戶外休閑產業園等項目主動走訪,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全方位加快建設進度,促進項目順利投產見效,務求招商項目產生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4、扎實推進清廉招商建設。深化招商引資亂象整治工作成果,圍繞“政治清明、干部清正、隊伍清廉、作風清朗”的目標,堅持把“六個一”(考察一張表、接待一方案、準入一把尺、流程一張圖、政策一本帳、考核一協議)融入招商引資工作全過程、全環節,織密防腐網,守好高壓線,堵牢防腐門,努力構建清明、清正、清廉、清朗的招商環境,著力打造一支經得起各種誘惑、招得進高質量項目的招商鐵軍,助力臨湘加快打造“清風潤臨、廉潔興湘”的清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