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縣市區委,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直機關各單位:
2016年底, 省有關部門組織對全省惠農減負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抽查,并對2015年度被通報批評的湘潭縣、新田縣和大祥區惠農減負綜合治理情況進行了驗收。 經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 監管責任進一步壓實。 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 充分發揮農民維權監管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繼續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部門責任制, 強化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繼續將惠農減負政策落實情況納入目標管理考核、績效考核和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內容, 加強對基層政府和涉農部門的考核,落實減輕農民負擔“一票否決”制度。 張家界市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農民維權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婁底市、益陽市、邵陽市與所屬縣市區及市直涉農部門、縣市區與鄉鎮及縣市區直涉農部門層層簽訂了責任狀, 推動各級農民維權監管責任和工作任務落實。湘西自治州在全州經濟工作會上通報了惠農減負政策落實情況。
(二)開展專項整治, 突出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按照省委統一部署, 各級扎實開展“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全省共對21425個村(并村前)2013—2015年度的村集體“三資”進行了清理, 對14908個村(并村前)2013—2015年度的村級財務進行了審計,發現違紀違規村2812個, 查處違紀違規金額4.45億元。永州市通過開展“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 發現問題線索7403個,立案查處451件, 追繳清退違紀違規資金6258.79萬元。湘潭市將惠農涉農資金專項整治納入市委“連心惠民”工程十大行動之一, 共清查出惠農資金不落實問題38個,整改違規資金5.24億元。 長沙市開展了對農民合作社亂收費專項治理。
(三)加強監督檢查, 各項政策落實比較到位。 各級各有關部門采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綜合檢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方式, 對本地區、本系統落實惠農減負政策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張家界市、湘西自治州組織開展了年度惠農減負政策落實情況大檢查, 并將檢查情況以黨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名義通報。岳陽市開展了惠農減負政策落實情況“百村千戶”暗訪檢查, 檢查結果作為年終工作考核考評的重要依據。婁底市組織對春、秋季教育收費開展了2次專項督查, 共清退違規收費25.75萬元。常德市本級全年共組織各種形式的督導檢查7次, 發現14類223個惠農減負政策不落實問題。
(四)實施綜合治理, 整改取得明顯成效。 湘潭縣、新田縣和大祥區按照省里要求認真開展惠農減負綜合治理。 新田縣和大祥區成立了由區縣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惠農減負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并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成立專門工作組, 具體負責抓整改工作。通過開展綜合治理, 湘潭縣共清查出村級財務違規資金895.9萬元,農業保險理賠違規資金514.3萬元, 給予45人黨紀處分。常德市、湘西自治州等市州對惠農減負問題比較突出的鄉鎮實施了重點監控。
(五)建立長效機制, 制度作用發揮明顯。 各級對反復出現、普遍存在的問題, 堅持標本兼治,著力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 郴州市繼續推行村級黨報黨刊訂閱費由財政支付、黨費補貼和社會捐贈相結合辦法,切實解決了村級報刊訂閱費普遍超限額的問題。 懷化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惠農減負重點監控制度,對于惠農減負工作不力的縣市區直部門及鄉鎮實行重點監控, 并與其主要負責人評先評優和提拔重用掛鉤。湘西自治州所轄每個鄉鎮都建立了農民負擔監測點, 共聘請農民負擔監督員1096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惠農補貼資金發放不及時。 這次抽查到的27個縣市區中, 不同程度存在惠農補貼發放不及時的問題。新化縣、江永縣2015年完善退耕還林補助尚未發放到位; 汝城縣2015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結余1146.5萬元;農村危房改造資金結余1063.4萬元; 道縣2015年度適度規模經營補貼結余468萬元。
(二)惠農補貼資金發放不達標。 主要是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農村五保、農村孤兒等補貼標準低于政策規定的標準。 耒陽市、資興市2015年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分別少發放306.4萬元、74萬元;桂陽縣2016年少發放五保分散供養補貼63.58萬元; 珠暉區2016年少發放農村孤兒生活補助19.9萬元。
(三)惠農補貼資金存在虛報套取和截留挪用。 部分地方、少數干部采取多報、少發、克扣等方式套取和截留挪用惠農補貼。 沅陵縣陳家灘鄉林業站套取退耕還林補貼資金56.7萬元,用作工作經費; 耒陽市大市鎮豐水村支部書記2015年冒領五保資金8130元;汝城縣、江華縣2015年分別挪用77萬元、50萬元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用于購買農戶住房保險; 耒陽市公平圩鎮2015—2016年從村級運轉經費中扣取各村考核款31.4萬元。
(四)惠農補貼資金發放方式違規。 普遍存在延長期退耕還林補貼、生態公益林補貼打在承包大戶和村組干部戶頭上, 沒有發放到農戶的情況。鳳凰縣尚存在92個退耕還林補貼大戶, 涉及面積2495.82畝、補貼金額31.2萬元。部分縣市區農業保險是由鄉村兩級先墊交保費、再通過理賠款形式返還, 沒有按照農民實際受災情況進行理賠。君山區廣興洲鎮洪市村2015年油菜保險理賠5.1萬元、水稻保險理賠8.6萬元, 均作了村級收入。
(五)村級組織財務問題比較突出。 部分地方存在村級報刊訂閱費超標問題。 茶陵縣2016年村級報刊費超限額38.5萬元,新邵縣巨口鋪鎮2015—2016年村級報刊費超限額13.5萬元。 少數部門向村級組織轉嫁負擔。新化縣文體廣新局向吉慶鎮各村級組織收取“村村響”設備安裝調試費6.8萬元。 江華縣涔天河鎮從村級轉移支付中列支村干部新農保、新農合費用。鼎城區部分村從村級轉移支付中列支村干部個人養老保險費。 少數地方存在大額白紙條支出、基層干部違規領取補貼等情況。云溪區陸城鎮陸城村2014—2015年開支招待費9.96萬元。 湘鄉市新湘路派出所民警在城西村違規領取補助5萬元。瀏陽市荷花辦事處西環村村干部2015—2016年從村里領取交通費、節日費、加班費、誤餐費等各類補助36.5萬元。 武陵區河洑鎮朱湖村2015年各類餐費開支8.8萬元。鳳凰縣部分鄉鎮村級財務記賬和憑證管理不規范, 支出手續不完備。花垣縣村級財務未分村設賬。
(六)向農民亂收費現象依然存在。 汝城縣、資興市向建房農戶收取保證金, 且沒有及時清退。江永縣部分地方農村居民生活用電價格為每度0.65元, 全縣共多收電費136.6萬元。桂陽縣仁義鎮中學違規收取補課費2.1萬元, 耒陽市、珠暉區部分學校違規代收學生保險費,慈利縣楊柳鋪鄉中學結余學生生活費4.68萬元。 炎陵縣、江永縣、隆回縣農商銀行2015—2016年分別向惠農補貼“一卡通”農戶違規收取年費7.4萬元、12.3萬元、61.4萬元。
(七)一事一議及財政獎補操作不規范。 部分縣在一事一議項目確定、審批以及獎補資金安排和使用等方面違反了相關政策規定和要求。 如辰溪縣存在一事一議項目審批程序顛倒的情況。鳳凰縣、花垣縣在一事一議項目安排方面隨意性大。 雨湖區2016年挪用100萬元一事一議獎補資金用于村環境衛生整治。邵陽縣2015年挪用117萬元一事一議獎補資金用于農網改造。
(八)農民負擔監管制度落實不到位。 汝城縣和耒陽市農民維權日常監管力度不大、成效不顯著。 瀏陽市、湘鄉市、沅陵縣、云溪區等縣市區沒有落實好惠農補貼“一卡通”制度,部分經常性、固定性補貼項目沒有納入“一卡通”發放。 長沙市、株洲市等市沒有落實年度檢查通報制度。部分縣市區沒有落實惠農補貼“信息公開和備案制”、涉農收費文件審核制。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切實抓好問題整改。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針對這次通報的問題, 舉一反三,抓好全面排查和問題整改, 凡是違規出臺的收費文件要堅決廢除,凡是擅自提高的收費標準要堅決降低, 凡是違規收取的資金要全部清退;遲發、漏發、少發惠農補貼的要足額補發給農民; 截留、挪用、抵扣、套取惠農補貼的要追繳和補發,同時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各級要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要求, 繼續開展“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重點查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強農項目資金申報分配、惠農補貼政策落實中的問題。 扎實開展惠農減負政策落實年度檢查,檢查結果作為目標管理考核、綜合績效考核以及重點監控的重要依據。 深入開展涉農亂收費亂攤派專項治理,重點治理農村義務教育等領域的亂收費, 以及向村級組織和新型經營主體的亂收費、亂攤派行為。
(三)著力建立長效機制。 各級要繼續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工作制度, 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 繼續堅持和落實農民維權監管“十項制度”,重點落實惠農補貼“一卡通制”“信息公開和備案制”, 落實惠農減負政策“年度檢查通報制”“重點監控制”。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 建立健全信訪受理、督辦、處理和反饋制度,切實處理好群眾反映的惠農減負問題。
(四)繼續實施綜合治理。 根據2016年全省惠農減負政策落實檢查情況, 對存在問題相對較多且整改滯后的汝城縣和耒陽市予以通報批評。以上兩個縣市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 采取切實措施,抓好惠農減負政策落實綜合治理。 各市州、縣市區都要認真落實農民負擔重點監控制度,切實解決本地存在的突出問題。
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