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鎮2023年工作規劃
2023年,我鎮將緊靠市委市政府,帶頭沖鋒,搶占長江經濟帶發展先機,重點突破,精準發力。
(一)推行陽光征拆,助力園區發展
堅持“產業項目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優于一切”的理念,繼續發揮“長征”精神,堅持陽光、規范、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準算到底”,嚴格按照程序要求,落實好拆遷戶的住房安置和資金補償,解決好群眾的合理訴求,做好園區各項要素保障。盡快完成楊橋地塊295畝征拆任務,力爭最高質量、最短時間完成凈地交付,再次刷新江南速度。優先保障、優先研究、優先解決,加快園區生活配套建設,落實好垃圾中轉站、集貿市場建設的項目資金來源,解決旗桿集鎮百姓便民之需。
(二)立足資源稟賦,夯實產業基礎
一是守住產業根基。扛牢糧食生產安全政治責任,加大耕地保護的力度,強力規范村民建房行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行為。二是壯大優勢產業。瞄準定位,在穩產穩糧基礎上,加大農業支持力度,依托現有優勢企業,不斷做大特色農業產業。以土地集中流轉為抓手,不斷擴大水稻、油菜、中藥材等優勢農產品種養規模,提升品牌建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充分利用岳陽交投投資建設四級物流配套項目,發展冷鏈物流,帶動農產品加工,延鏈補鏈提升產品價值品牌。開發旅游產業、加工產業、物流產業等,走綠色興農之路,帶動群眾致富。三是突出聚攏鄉賢。精心策劃“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多了解鄉賢在外的經營狀況,關心照顧他們老家老人的生活起居,用真誠服務、割舍不斷的鄉愁打動老板的心。包裝一批實用實在、經濟實惠的民生項目供在外老板愛心認購,解決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的問題,形式可以多樣,譬如冠名、譬如優先老板指定的工程隊施工等。
(三)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用好政策幫扶。持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街接,延續好政策;進一步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分類施策,及時介入,努力防止脫貧戶返貧、邊緣戶致貧,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二是做好就業幫扶。認真落實分類管理工作機制,兜住民生底線,規范管理公益崗位,精準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態,優先保障、優先安置,優先穩崗,做到“就業一人、鞏固一戶、帶動一片”,保障脫貧人口不返貧。三是抓好產業幫扶。持續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繼續加大投入,支持新型經營主體與脫貧戶、監測對象形成穩定利益聯結機制,加大扶貧產業扶持力度,完善長效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帶動困難群眾增收。
(四)注重生態環保,彰顯綠水青山
一是落實生態優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系統推進治水,確保冶湖水質穩定達標。加強對江南境內六湖一河四排漬口的管護,全面加強水質監控,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繼續推進污染防治,舉一反三認真整改,加大對污水亂排、垃圾亂倒、農村面源污染等違規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常態化、持久化打好碧水、藍天、凈士保衛戰,把生態文明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底色。二是加強環境整治。以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為目的,壓實各方責任,建立維護管控機制,深入實施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加大環境綜合整治,鞏固村莊清潔工作成效。堅持問題導向,繼續推行旬暗訪、季講評、年總結考核機制,獎優罰劣,倒逼環境衛生責任落實。三是推廣文明新風。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一隊”作用,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扎實推進村(民)民代表常態化聯系服務群眾工作,進一步推廣“五員格長”“鄉親評鄉理”等村民自治模式,探索清廉建設進村組的有效方法,不斷暢通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切實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健全志愿者服務機制,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鎮倡導文明祭祀、厚養薄葬、勤儉持家,推動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五)共享發展成果,提升民生福祉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堅持以人為本,了解民生需求,辦理民生實事,落實民生項目,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實行村組道路、水利設施小建設獎補,激發組內基礎設施村民自籌自建的內生動力,打通制約瓶頸。二是辦好民生實事。聚焦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落實惠農政策,持續深化便民服務辦事水平,推動社會保障擴面提質,統籌發展扶老、助殘、救孤、優撫等事業,提高基本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三是聚焦社會穩定。全力抓好信訪維穩、涉黑涉惡涉毒、反電信詐騙等工作,緊盯重點人員,做到疏通到位,管控到位,提高基層自治水平。抓好安全生產,細化防范措施,強化排查手段,實現安全生產隱患閉環管理,切實提高安全監管水平。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對重點行業領域進行常態化檢查,持續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