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鎮2023年工作計劃
2023年,我鎮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精準對接市委“三區四市五個新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穩定兩件大事,突出抓好鄉村振興、生態保護、民生改善、基層治理和黨的建設,創新實干,趕超跨越,爭先創優,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臨湘貢獻桃林力量。
一、抓產業項目,促發展大提質。
站在全市看桃林,我們最大的特色是區位優勢、最大的亮點是底蘊深厚、最大的支撐是隊伍齊心,全鎮上下務必堅持項目興鎮、產業強鎮的發展思路。一是做優項目服務。堅持項目為王,項目為要,今年對所有落戶桃林的項目,我們要毫不猶豫、毫不爭議、毫不走樣地做好服務工作,當好“店小二”,尤其是市里基本確定的光伏發電、新墻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游港河流域綜合治理等3個項目,總投資額1.7億元,我們一定要珍惜機會、積極協調,讓項目早日落地。同時,要充分挖掘區位優勢(處于連接岳陽與江西、湖北的中間地帶;距離岳陽高鐵站、飛機場都只有15公里左右;距臨湘城區17公里;又是路南中心鎮)和本地優勢(鎮內運輸車輛已有400多臺),積極對接岳陽空港區建設,爭取冷鏈物流項目落戶桃林,并以此為突破口,力爭全市“一園三區”的產業布局擴大到“一園四區”,將桃林建設成為臨湘的物流園區。實現這個目標,對全鎮產業轉型將起到突破性和實質性的作用,意義重大而深遠。鎮村兩級要充分挖掘各類資源,以踏破腳皮、說破嘴皮、厚著臉皮、硬著頭皮的“四皮作風”,大步邁出去、積極走出去,爭取各類項目落地桃林(這一點可以向苧麻的齊翔書記學習)。二是做強傳統農業。要借助區位和傳統優勢,在茶葉、花椒、蔬果、家禽、豆制品的銷售配送上明思路、想辦法、出舉措,各村(社區)要根據區域資源特點,因地制宜發展本地特色產業。白石、苧麻要擴大茶葉規模;舊李要發展禽類養殖;治水、源沖要加快花椒種植;畈上要做好生態花豬、肉牛養殖經驗推介;駱坪、金盆、東湖、月山要壯大糧油生產,力求出精品、出良米;大畈要將“家庭式”豆腐坊連點成片,降低成本、優化包裝、走出桃林。三是做大企業規模,加大對桃林佬、駿達瀝青、路南液化氣站、華升天然氣等規模以上企業的幫扶力度,從品牌創建、信貸支持、證照辦理、土地流轉、銷售渠道等方面為企業紓難解困,支持進一步做大做強。
二、抓污染防治,促環境大提升。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戰,進一步擦亮桃美林綠的亮麗底色。一是問題整改要跟蹤“見效”。去年省環保督察交辦的桃林河流域17家生豬退養的問題,今年必須上速度、保效果、促長效,爭取早日完成整改銷號。要高度重視秸稈焚燒問題,各村要用好“村規民約”這個良方,加大日常巡查和打擊力度。二是人居環境要重點“出擊”,今年重點解決垃圾清運不及時、日常保潔不到位、房前屋后亂堆亂放、村組道路環境整治不徹底等問題,新農辦要加強日常監管、積極協調保潔公司,各村要擔起屬地責任,共同打贏翻身戰、正名仗。三是違法查處要敢于“亮劍”。堅持以河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為依托,以“洞庭清波”專項行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和“利劍行動”為抓手,嚴厲打擊偷排偷放、挖山取土、河湖四亂、濫伐林木等違法行為,堅決遏制較大環境事件發生。
三、抓風險防范,促治理大提效。
桃林鎮情特殊,糧食生產任務重、安全生產責任大、風險防控壓力大,我們要始終保持爭先進位的勢頭抓好風險防范。一要繃緊糧食安全“一根弦”。堅持把糧食生產作為農業發展的“一號工程”來抓,堅決做到思想上特別重視、落實上特別有力、效果上特別明顯。今年要舉全鎮之力,高標準打造好“萬畝雙季稻示范區”,為全年工作贏得“開門紅”。要順利完成坪頭村崔家、吳家、八西組三個農調點種植要求。各村(社區)的種植面積和育秧面積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只增不減,確保完成市里下達的年度任務。二要織密安全生產“一張網”。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適時開展“敲門行動”,針對防汛、防火、校車、防溺水、危化品、食藥品、煙花爆竹、居民用火用電用氣、居民自建房等重點領域,常態化開展拉網式大排查,確保全年不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這里特別強調一下,春節期間,我鎮接連出現多處火情,幸好處置及時沒有造成較大影響,兄弟鄉鎮也發生了一場交通事故,還被省里下了通報督辦。對此,大家要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決不能抱任何僥幸心理,決不能絲毫掉以輕心。三要下好綜治維穩“一盤棋”。堅持以公眾安全感測評結果為導向,認真開展社情民意走訪,地毯式排查化解征地拆遷、涉法涉訴、涉眾金融等關鍵領域的矛盾隱患,高度關注杭瑞高速、復退軍人等重點遺留問題群體,按照“三到位一處理”的原則,積極推動信訪積案有序化解;嚴厲打擊涉黑涉惡和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行為,統籌抓好民族宗教、意識形態、村級債務化解等工作,不斷提升平安桃林、法治桃林建設成效。
四、抓城鄉建設,促融合大提速。
城鄉融合發展的腳步邁得大不大,關乎我鎮鄉村振興走得實不實。一要實施集鎮更新行動。積極籌建桃林河三期工程,加快政府辦公樓搬遷項目實施,同步抓好停車場建設、夜宵劃行規市、文明創建、增綠亮化等工作,不斷提升集鎮品質。二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健全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986名已脫貧對象和67名監測對象用好產業、就業兩大幫扶措施,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借助省級防返貧監測平臺和國家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對存在風險的戶子應納盡納、應幫盡幫,做到發現一個、核實一個、幫扶一個。三要優化鄉風文明建設。全面鋪開“鄉親評鄉理”機制,強化村規民約的約束力,用好用實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持續開展遵規守法教育和文明新風教育活動,開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進一步提振廣大群眾的精神風貌。尤其違建墓整治和規范村民建房方面,更要下苦功、固成果,各村(社區)務必要端正態度、提高站位。
五、抓實事辦理,促民生大提標。
重點關注民生實事,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民生溫度直抵民心。一要讓看病更暖心。加快推進醫保征繳進度,確保實現“應保盡保”“人人參保”的目標任務,支持桃林、橫鋪兩院加快基層醫療機構智慧公衛平臺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二要讓就業更安心。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退役軍人、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使更多群眾通過勞動獲得收入。三要讓出行更順心。強力推進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工作,重點整治占道經營、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停亂靠等影響市容環境和群眾出行的“頑疾”。四要讓養老更放心。探索完善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相結合的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桃林敬老院基礎設施設備,讓老人住得安心、住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