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部分 2021年臨湘市預算報告
第二部分 2021年臨湘市預算草案
第三部分 2021年臨湘市預算重要事項解釋說明
第四部分 扶貧資金
第一部分 2021年臨湘市預算報告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厲行節約、勤儉辦事,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集中力量保障重點領域支出需要;嚴格貫徹預算法,細化預算編制,硬化預算約束,加快預算執行,推進預算公開;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預算與績效管理一體化,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快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現代預算管理制度。
二、編制重點
(一)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領域支出
嚴格落實上級相關文件規定,堅決守住“六條紅線”,確保財政運行不出風險。做好長時間過“緊日子”的思想準備,下大力氣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大力壓減低效無效支出,嚴控財政實際負擔人員,盤活資源資金資產,集中財力、突出重點,優先保障“三!敝С觯貏e是工資津補貼、到人的民生補貼和債務付息等剛性支出,保障“六穩”、“六保”、三大攻堅戰所需支出,保障市委和市政府部署的重大項目、重點工作和上級重要改革支出。
(二)堅持厲行節約,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
當前我市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和風險較多,受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減收效應持續釋放、應對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財政收入增長動能減弱。同時,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級政策性增支、環保督察整改項目等剛性支出不減,全市各級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財政運行一直處“緊平衡”狀態。各部門要嚴格按照《臨湘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財政支出管理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一般性支出壓減力度,著力壓減公用經費和結轉規模持續偏高的部門預算,壓減支出標準過高、政策設計不科學不合理的項目預算,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以及當前不必需的項目支出,原則上除基本民生和上級有明確政策性要求的專項外,其余所有專項在上年基礎上統一壓減10%。繼續從嚴從緊管理“三公”經費,大力精簡會議、差旅、培訓、調研、晚會、論壇、慶典等公務活動,努力節約日常經費開支。嚴格執行各項經費開支標準,精打細算,勤儉辦一切事業,將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
(三)從嚴從緊編制預算,硬化預算約束
從嚴從緊編制部門預算,強化零基預算理念,打破支出結構固化僵化格局,根據實際需要和財力水平科學核定預算。一是積極應對當前預算收支緊平衡態勢,在編制預算時,綜合考慮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現實困難,統籌考慮財政和部門單位財力狀況,充分開展政府重大項目建設論證評審和財政可承受能力評估,不得超越發展階段和財力可能擴大年初政府性基金調入額度。二是通過清理政策到期項目,取消低效和非急需支出,堅決取消不必要的支出項目,加大存量資金與新增預算、結轉資金與年度預算、預算撥款與其他資金的統籌力度,優先通過調整支出結構解決增支需求。三是從嚴控制新增支出。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不得無預算、超預算安排支出,嚴格按照市人大批準的預算執行。預算執行中,除疫情防控、自然災害、應急、突發公共事件處理外,原則上不再研究出臺新的增支政策。凡出臺增加當年支出的政策,政策出臺(起草)部門應在現有相關預算內通過調整、優化部門支出結構統籌解決。四是積極配合人大開展預算聯網監督、預算審查,及時向人大代表通報預算編制情況,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四)加大盤活存量資金力度,增強財政統籌能力
各部門單位要按照上級關于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加快支出進度的相關要求,一方面嚴格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切實加快預算執行進度,防止資金沉淀;另一方面對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當年市本級預算資金,不得調整用于其他項目,全部收回財政統籌使用。同時,實行從緊的存量資金清理政策,年度執行完畢,部門當年人員經費、公用經費、“三公”經費以及結轉一年以上的資金作為結余資金管理,一律收回財政(統籌用于重點民生實事領域),其余資金按《臨湘市預算部門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臨政發[2015]9號)執行。
(五)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按照中央《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力爭用3-5年時間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將績效管理覆蓋所有財政資金,牢固樹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理念,形成“誰干事誰花錢,誰花錢誰擔責”的權責機制。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將評價結果作為政策調整、預算安排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
(六)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切實履行公開主體責任
預算公開工作是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是接受社會監督的有效方式,除涉密部門和涉密信息外,其余預算數據要全部公開,細化公開內容,擴大公開范圍,并對部門和單位的主要職能、機構構成以及“三公”經費增減數等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各部門是預算公開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預算公開的組織領導,繼續做好社會反映評估,輿情引導和應急預案,及時、準確、全面反映預算信息。
(七)加大上級專項資金整合力度
為解決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等政府投入資金缺口,避免重復投入、分散投入現象,2021年政府將繼續對部分上級專項資金進行合理整合,集中資金辦大事。一是思想高度重視。各部門單位要站在市委、市政府大局高度,結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積極向上爭資項目資金,有針對性的提前謀劃、包裝、申報和儲備項目。二是合理整合資金。在項目申報、項目管理等仍按原有渠道不變的前提下,對各項專項資金進行科學、合理整合,不能簡單地對項目資金整合,而要通過整合項目來整合資金。三是完善獎勵機制。1、部門單位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無論項目成功與否,其前期謀劃、包裝、申報和儲備項目所需前期經費,由市政府據實安排。2、部門單位向上爭取的項目資金(不包括政策性和普惠性項目資金),市政府不能整合使用的,按一事一議獎勵部門單位工作經費。3、對市政府可統一整合使用的項目資金,按市政府常務會議紀要明確的獎勵措施給予單位相關獎勵。
(八)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防控債務風險
一是堅決控制不新增地方隱性債務。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優先保障三保支出,合理調度國庫資金,清理財政對外借款,嚴禁向平臺公司出借和墊付財政資金,牢牢守住三保底線、國庫庫款安全底線和不發生財政運行風險的底線。二是嚴守“六條”紅線。嚴禁脫離實際虛增收入來源,編制隱性赤字預算;嚴禁留有“三!敝С鲇踩笨冢粐澜桨l展階段和財力可能,出臺增支政策,無預算超預算安排支出;嚴禁違規出借、撥付庫款;嚴禁違規舉債和使用債券資金;嚴禁低效無效使用和浪費財政資金。三是確保債務化解有序推進。按照市政府隱性債務十年化解方案(2018-2028年),確保按期償還地方債務息金、政府隱性債務本息和平臺公司到期債務本息,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切實防范地方債務風險。
三、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安排情況
2021年公共財政總收入安排137788萬元,同比增加10151萬元,增長8%。其中稅收收入安排115559萬元,同比增加9746萬元,增長9.2%,稅收比重為83.9%;非稅收入安排22229萬元,同比增加405萬元,增長1.9%。
分級次情況: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安排76788萬元,同比增加1291萬元,增長1.7%。其中地方稅收收入54559萬元,同比增加886萬元,增長1.7%,稅收比重為71%。上劃中央收入安排48514萬元,同比增加7077萬元,增長17.1%。上劃省級收入安排12486萬元,同比增加1783萬元,增長16.7%。
分部門情況:稅務局118285萬元(含兩項教育附加2726萬元),同比增加10151萬元,增長9.4%;財政局19503萬元,與上年持平。
(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情況
地方公共財政收入76788萬元,加上級轉移性收入227993萬元,加債務轉貸收入14868萬元,加上年結余5400萬元,加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2582萬元,加調入資金4000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387631萬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可用財力及平衡情況
當年可用財力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7631萬元,減去上解上級支出3697萬元,減去債務還本支出14868萬元,當年可安排使用的收入總計369066萬元。
2021年上級轉移性收入227993萬元,具體為:
l 返還性收入6354萬元,其中:消費稅增值稅返還收入2993萬元、所得稅基數返還收入683萬元、成品油稅費改革稅收返還收入965萬元、“營改增”等其他稅收返還1713萬元。
l 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79851萬元,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和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等財力性轉移支付收入60428萬元;納入基數結算的轉移支付收入21423萬元(其中明確專項使用用途6345萬元、作財力統籌使用15078萬元);預計省財政廳提前下達并明確使用用途的一般性轉移支付98000萬元(包括城鄉義務教育、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醫保、民政救助等)。
l 專項轉移支付收入41788萬元,均為預計省財政提前下達的2021年指標。
財政可支配財力情況:當年可用財力369066萬元,減去非財力收入列支18388萬元(包括工業園稅收體制等3746萬元、落實工業八條1200萬元、財政非稅收入列支13442萬元),減去已明確使用用途的轉移支付支出6345萬元,減去上級轉移支付139788萬元,減去上年結轉安排項目27982萬元,當年實際可支配財力為176563萬元,比2020年預算162741萬元增加13822萬元。
當年預算平衡情況:地方公共財政收入76788萬元,加上級轉移性收入227993萬元,加債務轉貸收入14868萬元,加上年結余5400萬元,加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2582萬元,加調入資金4000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合計387631萬元。當年公共預算支出安排369066萬元,上解上級支出3697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4868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合計387631萬元,當年預算收支平衡。
“三!笨捎秘斄η闆r: 2021年我市“三保”可用財力315484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788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02393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179851萬元、可用于“三!敝С龅膶m椶D移支付16188萬元、稅收返還6354萬元),調入資金40000萬元,剔除上解支出3697萬元。
(四)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情況
2021年支出安排繼續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優先安排“保工資、保運轉、;久裆敝С。一是按中央制定的范圍和標準計算,我市2021年“三!彼柚С鰹174941元,其中:保工資83946萬元,保運轉5732萬元,;久裆85263萬元。二是2021年我市預算安排“三保支出”為193776萬元,其中:保工資90293萬元,保運轉5821萬元,;久裆97662萬元。同時,認真落實中央、省過緊日子要求,對一般性支出壓減10%。
當年支出安排369066萬元,具體按支出功能分類安排情況是: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安排42718萬元。
2、國防支出安排311萬元。
3、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0843萬元。
4、教育支出安排72401萬元。
5、科學技術支出安排6104萬元。
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安排2461萬元。
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安排70166萬元。
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安排30912萬元。
9、節能環保支出安排358萬元。
10、城鄉社區支出安排26506萬元。
11、農林水支出安排49084萬元。
12、交通運輸支出安排8373萬元。
13、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安排1234萬元。
14、商業服務業等支出安排431萬元。
15、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安排3556萬元。
16、住房保障支出安排21578萬元。
17、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安排1271萬元。
18、預備費支出安排4000萬元。
19、其他支出安排10662萬元。
20、債務付息支出安排6100萬元。
具體按支出經濟分類安排情況是:
1、單位基本支出安排93471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加629萬元。具體項目為:
(1)工資福利支出安排86131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加154萬元。其中:
l 基本工資安排37933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加72萬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員工資正常晉級。
l 津補貼或績效工資安排21780萬元,同口徑比上年減少263萬元。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財政應負擔人員減少。
l 社保繳費安排16969萬元,同口徑比上年減少463萬元,主要原因是:財政應負擔人員減少。
l 住房公積金安排6480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加338萬元,主要原因是:工資總額提高導致繳費基數變化。
l 其他工資福利安排2969萬元,與上年持平。
(2)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安排6567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加366萬元。
(3)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安排773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加109萬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撫恤人員增加。
2、本級項目資金支出安排82640萬元,同比增加12496萬元。
3、列收列支支出安排18388萬元,比上年減少612萬元,減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占用稅、契稅返還減少及工業園財政體制調整等。
4、預計省財政提前下達專項轉移支付支出140485萬元,比上年增加793萬元。
5、上年結轉繼續安排項目支出27982萬元,比上年增加4557萬元。
6、政府債務付息支出6100萬元。
四、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2021年我市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的項目有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3項,實行收支預算統一編制,并按文件要求加大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統籌安排使用力度。基金預算支出按“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項目管理、?顚S谩钡脑瓌t安排。
2021年我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50000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30000萬元(國土局100000萬元、耕地指標交易收入30000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000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9000萬元。
市本級安排政府性基金收入150000萬元,加上年結余收入23000萬元,減去上解支出100萬元,減去調出資金40000萬元,當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132900萬元。具體安排情況是:
(1)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支出安排1000萬元,其中:安排建設局征收經費及部門預算支出325萬元,城市公共設施建設675萬元。(2)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支出安排90000萬元,具體支出項目是:①征地和拆遷補償支出25000萬元;②土地開發支出12000萬元;③土地出讓業務費支出3000萬元,其中:國土局征收業務費105萬元;④其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支出50000萬元,其中:政府隱性債務還本付息24900萬元(本金15700萬元、利息9200萬元)、鄉村振興戰略專項4272萬元、PPP支出責任可行性缺口補貼3000萬元、其他16328萬元。(3)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41900萬元,耕地指標交易開發成本及上年結轉需繼續安排的項目支出。
五、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2021年納入我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項目包括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等四項(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算納入岳陽市級預算管理)。社會保險基金上年結余27576萬元,本年收入47631萬元,收入總計75207萬元。本年支出安排42822萬元,收支相抵,年末滾存結余32385萬元。具體分項目情況是:
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基金,上年結余3245萬元,本年收入33748萬元,收入總計36993萬元,本年支出安排32447萬元,年末滾存結余4546萬元;失業保險基金,上年結余1229萬元,本年收入333萬元,收入總計1562萬元。本年支出安排230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332萬元;工傷保險基金,上年結余939萬元,本年收入2412萬元,收入總計3351萬元。本年支出安排1767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584萬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上年結余22163萬元,本年收入11138萬元,收入總計33301萬元。本年支出安排8378萬元,年末滾存結余24923萬元。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情況
目前,我市原國有工商企業均已實施破產關閉改制,由于融資平臺公司還沒有全面完成市場化轉型升級,不能列為市屬國有企業。因此,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我市暫不需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七、其他事項
(一)關于部門預算編制基本情況說明
2021年我市部門預算編制基礎信息采集標準時點為2020年9月30日,人員編制、工資標準以市編辦和市人社局核定數為準。2021年編制部門預算的單位298個,其中:一級預算單位70個(含14個鄉鎮辦事處)、二級預算單位228個。財政核定預算人數11464人,其中:全額人員9379人(行政2172人,事業6445人,含視同全額算賬的差額和自籌762人);差額人員453人(事業453人);自籌人員1632人(行政23人,事業1609人)。
(二)關于非稅收入說明
一是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和國有資產(資源)處置收入等全部繳入國庫,納入預算統籌安排,不再直接返還執收執罰單位和處置單位。二是單位超收收入或財政未核定征收計劃而實現的各項非稅收入,由單位提出申請并報政府領導研究同意后統籌安排。三是公務員及參公單位、財政全額供養事業單位財政最高安排40%用于彌補單位運轉經費不足及項目經費,經費自籌事業單位財政最高安排50%用于彌補單位運轉經費不足及項目經費(特定單位除外)。
(三)關于規范財政資金管理
為進一步規范資金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是強化監管。財政部門負責全市各類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工作,其他業務主管部門按各自職責做好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工作。財政部門要推動績效評價、資產管理、投資評審、財政監督、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與預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機結合,構建“職責明晰、順暢有序、管理規范、監督有力、運轉高效”的財政專項資金監管機制。二是嚴格用途。專項資金應當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滯留、截留、挪用。三是科學分配。專項資金的分配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科學合理確定專項資金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法和分配數額。所有專項資金分配必須做到先有分配方案、后分配資金,壓縮資金分配的自由裁量權。四是合理整合。國家、省、岳陽市下撥的專項資金,在不改變資金用途、渠道的前提下,不論額度大小,市財政可宏觀調控、整合,通過整合項目來整合資金,最大限度發揮上級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五是規范審批。規范專項資金的分配審批程序,根據資金類型和額度,嚴格按照規定和權限報批。1、規范管理本級財政資金。已經預算到單位到項目的本級財政資金,由市財政局局長負責審批;社會保障基金由市人社局商市財政局把關審批。嚴格無預算不列支,市政府秘書科中途不再接受部門單位資金報告,確因特殊情況需動用預備費和其他機動資金的,須報請常務副市長或市長同意后,實行“一事一議”。2、規范管理上級專項資金。上級專項資金除政策性資金外(如社保、醫療、民政、惠農補貼等),其他專項資金,在擬定資金分配方案和審批撥付流程中,都要結合市委市政府年初確定的重點項目建設來合理整合資金,化解財政剛性支出壓力,騰出的財力重點用于民生及市委市政府實事項目。100萬以下指標由項目主管部門商市財政局擬定資金分配方案;100-500萬元以下指標,由部門單位商財政提出分配方案或整合資金意見報分管副市長初審后,再報常務副市長批準;500萬元以上指標,在上級專項資金要求撥付時限內,由市長召集常務副市長,分管副市長,財政、發改部門及項目單位相關人員集體會商,形成資金分配或整合資金方案后予以撥付。
第二部分 2021年臨湘市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表
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
3、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預算表
4、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預算表
5、專項轉移支付預算表(分項目)
6、專項轉移支付預算表(分地區)
7、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表
8、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
9、政府性基金本級支出預算表
10、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預算表(分項目)
11、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預算表(分地區)
12、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表
13、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表
14、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15、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表
16、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表
17、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18、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19、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表(含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
20、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
第三部分 2021年臨湘市預算重要事項解釋說明
一、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情況
2021年,省廳對下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227993萬元,比上年增加5860萬元,增長2.64%。其中:
(一)稅收返還
稅收返還6354萬元,與上年持平。其中:
增值稅稅收返還2985萬元;
消費稅稅收返還8萬元;
所得稅基數返還683萬元;
成品油稅費改革稅收返還965萬元;
其他稅收返還1713萬元;
(二)一般性轉移支付
一般性轉移支付179851萬元,比上年增加42185萬元,增長30.64%,主要是因為省廳加大提前下達一般轉移支付力度。其中:
1、均衡性轉移支付41765萬元, 比上年增加3547萬元,增長9.28%,主要是2020年基數增加3547萬元;
2、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17067萬元,比上年增加1988萬元,增長13.18%,主要是2020年基數增加1988萬元;
3、結算補助2228萬元, 與上年持平;
4、企事業單位劃轉補助1182萬元,與上年持平;
5、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17609萬元。比上年增加36650萬元,增長45.27%,主要是省廳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額度。
(三)專項轉移支付
專項轉移支付41788萬元,比上年減少36325萬元,降低46.50%,主要是預計省財政提前下達資金減少。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080萬元, 與上年基本持平;
2、教育支出9350萬元, 與上年基本持平;
3、社會保障和就業9114萬元, 比上年減少16994.2萬元,降低65.09%,主要是預計省財政提前下達資金減少;
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10048萬元, 比上年減少12192.05萬元,降低54.82%,主要是預計省財政提前下達資金減少;
5、農林水支出3350萬元, 比上年減少7140萬元,降低68.06%,只要是預計省財政提前下達資金減少;
6、其他支出6846萬元, 與上年基本持平。
專項轉移支付縣級未到地區,所以專項轉移支付到地區為空表。
二、舉借政府債務情況
(一)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情況
2020年,政府債務總限額27.5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9.4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8.08億元。截止2020年底,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7.42億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19.34億元,專項債務余額8.08億元。
(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情況
2020年,省轉貸新增債務限額5.41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26億元,專項債務限額4.15億元,據此,發行一般債券2.48億元,專項債券4.15億元 ,平均期限7年,平均利率3.7%
(三)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情況
2020年償還地方政府債券本金1.22億元,其中一般債券1.22億元,專項債務0億元,支付地方政府債券利息6100萬元 ,其中一般債券利息5300萬元,專項債券利息800萬元。
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目標管理。
2020年績效目標申報實現了與預算編制同申報、同審核、同批復。全市180家預算單位申報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169家預算單位申報了項目支出績效目標,預算績效目標申報審核工作繼續引入誠悅達、公眾、恒興會計事務所等3家第三方服務機構。
(二)加強績效事中監控。2020年我們計劃對6個項目資金進行重點監控,對163個項目資金進行常規監控,至今已完成100%,監控結果已應用。
(三)督促單位自評及財政重點評價
2020年5--7月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績效自評檢查督促180家單位完成2019年自評并自行公開,對13家單位(項目)開展了重點抽查,督促1家單位整改并落實。
(四)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一是根據2019年度重點績效評價報告涉及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督促2家預算單位對1個專項的資金使用情況落實整改。二、2020年監控結果應用3個,1個整改涉及項目資金133萬元。
(五)積極配合省、市重點評價工作
省廳對2019年度所有省級專項資金進行了績效評價,我市涉及17項專項資金,其中現場評價4次。我股室積極協調業務股室及相關主管部門、項目單位做好申報、自評、資料收集等迎接工作,并及時完成相關資料上報。
二、2021年工作打算
1、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增加編報績效目標的項目和部門至所有預算單位
2、加強績效目標審核和績效跟蹤監控。市本級財政和預算部門都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推動鄉鎮級績效管理工作;擴大評價的項目數量和資金規模。
3、開展政策性績效評價試點。本級財政部門對預算部門,預算部門對下屬單位都開展部門(單位)支出管理績效綜合評價試點;本級財政部門和有關預算部門都開展重大民生支出評價試點和企業使用財政性資金績效評價試點。
4、結果應用全面突破。所有評價結果都反饋給被評價單位,增強支出責任;實現績效報告及評價結果在本部門范圍內的全面公開,擴大向社會公開的范圍,強化社會監督。建立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相結合的激勵約束機制,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建立財政與審計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協同聯動機制。
四、三公情況說明
2021年度我市“三公”經費預算2150.80萬元,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2282.78萬元,2021年比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減少131.98萬元,下降5.78%。具體情況如下:公務接待費2021年預算數為1314.43萬元,2020年預算數為1390.11萬元,2021年比2020年公務接待費預算減少75.68萬元,下降5.44%。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2021年預算數為832.37萬(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84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748.37萬元),2020年預算數為886.67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12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766.67萬元),2021年比2020年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算減少54.30萬元,下降6.12%。因公出國(境)費用2021年預算數為4萬元,2020年預算數為6萬元,2021年比2020年因公出國(境)費用預算減少2萬元,下降33.33%。2021年“三公”經費預算比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下降5.78%,主要原因是我市各單位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等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要求,繼續嚴控“三公”經費。
五、國有資本經營情況說明
由于我市原國有工商企業均已實施破產關閉改制,目前,除融資平臺公司外,我市不存在市屬國有企業,因此,經市政府研究同意,我市暫不需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已報人大審批通過。
第四部分 扶貧資金
一、2021年扶貧資金情況說明
2021年預算共安排財政扶貧資金2000萬元,其中縣級資金2000萬元?h本級預算安排:一般行政管理事務支出306萬元,產業發展支出252萬元,行業扶貧支出920萬元,其他農業支出502萬元,易地扶貧搬遷專項20萬元。以上所有資金文件都通過政府門戶網站“轉移支付”公開(含扶貧資金完整的分配方案和相關政策辦法)。
二、財政扶貧資金相關政策辦法
臨湘市財政局關于印發《臨湘市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臨財農[2017]22號)
三、財政扶貧資金分配明細
臨湘市扶貧專欄 :http://www.zx2012.cn/24733/26657/36995/39229/39233/57965/index.htm
http://www.zx2012.cn/24733/26657/36995/39239/39240/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