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
臨湘市博物館部門決算
目 錄
第一部分 臨湘市博物館部門概況
一、部門職責
二、機構設置及決算單位構成
第二部分 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明細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九、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第三部分 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七、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決算情況
九、關于機關運行經費支出說明
十、一般性支出情況說明
十一、關于政府采購支出說明
十二、關于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十三、關于2024年度預算績效管理情況的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五部分 附件
第一部分
臨湘市博物館概況
一、部門職責
臨湘市博物館的主要職能是收藏展覽文物,弘揚民族文化。負責文物展覽、文物市場的稽查工作和征集文物、宣傳文博方面的法律法規,協同有關部門負責全市歷史文化名鎮、村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全市國有及私立博物館建設和業務工作,指導社會文物的搶救、征集工作。
二、機構設置及決算單位構成
(一)內設機構設置。
臨湘市博物館單位內設機構包括:1、辦公室 2、文物保管室 3、申遺辦公室4、財務室5、黨建辦。
(二)決算單位構成。臨湘市博物館單位2024年部門決算匯總公開單位構成包括:博物館單位本級決算。
第二部分
部門決算表(見附表)
第三部分
2024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4年度收、支總計462.46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40.92萬元,增長9.7%,主要是因為人員結構的調整,文物修繕項目經費增加。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2024年度收入合計462.46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415.9萬元,占89.93%;其他收入46.55萬元,占10.07%。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4年度支出合計462.46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48.54萬元,占32.12%;項目支出313.92萬元,占67.88%。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4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415.9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62.31萬元,增長17.62%,主要是因為人員結構的調整,文物修繕項目經費增加。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4年度財政撥款支出415.9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89.93%,與上年相比,財政撥款支出增加62.31萬元,增長17.62%,主要是因為人員結構的調整,文物修繕項目經費增加。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結構情況
2024年度財政撥款支出415.9萬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387.46萬元,占93.16%;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4萬元,占3.37%;衛生健康(類)支出6.58萬元,占 1.58%,住房保障(類)支出7.87萬元,占1.89%。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4年度財政撥款支出年初預算數為136.66萬元,支出決算數為415.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304.33%,其中:
1、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類)文化和旅游(款)行政運行(項)
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26.6萬元,無完成預算數百分比 (備注:由于預算數為 0 萬元,無法計算完成預算的百分比)。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主要是年初沒有納入財政預算,中途財政增加經費。
2、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類)文化和旅游(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務(項)
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3萬元,無完成預算數百分比 (備注:由于預算數為 0 萬元,無法計算完成預算的百分比)。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主要是年初沒有納入財政預算,中途財政增加經費。
3、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類)文物(款)文物保護(項)
年初預算數為0 萬元,支出決算為125萬元,無完成預算數百分比 (備注:由于預算數為 0 萬元,無法計算完成預算的百分比)。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主要是年初沒有納入財政預算,中途財政增加經費。
4、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類)文物(款)其他文物支出(項)
年初預算數為0 萬元,支出決算為90萬元,無完成預算數百分比 (備注:由于預算數為 0 萬元,無法計算完成預算的百分比)。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主要是年初沒有納入財政預算,中途財政增加經費。
5、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類)文物(款)博物館(項)
年初預算數為116.78 萬元,支出決算為142.8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22.33%,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結構的調整,文物修繕項目經費增加。
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款) 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項)
年預算數為14.68 萬元,支出決算為13.1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9.65%,決算數小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結構的調整。
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其他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款)其他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項)
年預算數為0.91 萬元,支出決算為0.8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2.31%,決算數小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結構的調整。
8、衛生健康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行政單位醫療(項)
年預算數為7.09 萬元,支出決算為6.5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2.81%,決算數小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結構的調整。
9、住房保障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積金 (項)
年預算數為10.63萬元,支出決算為7.8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74.04%,決算數小于年初預算數是因為人員結構的調整。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4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148.54萬元,其中:
人員經費140.23萬元,占基本支出的94.41%,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其他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撫恤金。
公用經費8.31萬元,占基本支出的5.59%,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差旅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托業務費、工會經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七、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4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為0.9萬元,支出決算為0.9萬元,完成預算的100%;與上年持平。
(二)“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說明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0%;與上年持平。
2.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維護費支出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0%;與上年持平。
3.公務接待費支出預算為0.9萬元,支出決算為0.9萬元,完成預算的100%;與上年持平。2024年度共接待來訪團組7個、來賓65人次,主要是用于與有關單位交流工作情況及接受相關部門檢查指導工作發生的接待支出。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決算情況
2024年度本單位無政府性基金收支。
九、關于機關運行經費支出說明
本部門2024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8.31萬元,比年初預算數減少3.89 萬元,降低31.9%。主要原因是人員結構調整。
十、一般性支出情況說明
2024年本部門開支會議費0萬元,用于召開單位會議,人數0人;開支培訓費0萬元,用于開展黨員集中學習培訓,鄉鎮文物保護員培訓,派出干部在外學習培訓等,人數為0人,內容為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物保護法及摘要條例等。未舉辦各類節慶、晚會、論壇、賽事活動。
十一、關于政府采購支出說明
本部門2024年度政府采購支出總額251.54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251.54 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251.54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224.65萬元,占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的89.31%。貨物采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占貨物支出金額的89.31%,工程采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占工程支出金額的0%,服務采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占服務支出金額的0%。
十二、關于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部門(單位)共有車輛0輛,其中,副部(省)級及以上領導用車0輛、主要負責人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0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離退休干部服務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0;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設備(不含車輛)0臺(套)。
十三、關于2024年度預算績效情況的說明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一是績效自評開展情況。組織對2024年度本部門(單位)整體支出開展績效自評,涉及項目1 個,共涉及資金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項目1 個8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額的5.85%;政府性基金預算項目0 個0 萬元,占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總額的0%;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項目0 個0 萬元,占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總額的0%;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項目0 個0 萬元,占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總額的0%。
(二)績效評價結果。一是績效自評結果。2024年度本部門(單位)整體支出全年預算數150.08萬元,執行數462.46萬元,完成預算的308.14%,績效自評得分96.5分,評價等級為“優”。績效目標完成情況:一是創新開放,展覽精彩分呈;二是穩步推進,文保成果顯著;三是部門聯運,申遺有序推進;四是積極配合,全局臨時工作。發現的主要問題及原因:一是存在“兩輕兩重”慣性思維。我單位“重分配、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的思想還沒有從根本上轉變,認為預算申報的項目能落實到到位和預算安排的資金能出去就不會有大問題,沒有站在全局高度考慮是不是達到了效益最大化。二是使視野不寬狹隘思想。認為實施績效管理增大了工作量,開展評價是在刻意找麻煩挑毛病。三是消極應付只求過關。在年初績效目標申報和年終績效自評工作中做不到準確科學規范操作,開展自評時揚長避短。四是缺乏財務專業人員,既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又缺乏專業性很強的技能儲備,只能邊工作、邊學習、變累計,很多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難以深入推進。
(三)評價結果應用情況。一是建立評價結果反饋與整改相結合的制度。評價組織部門要以結果反饋意見書的形式,將評價結論、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反饋給被評價單位或主管部門,被評價部門(單位)要根據結果反饋意見,認真加以整改,在規定時問內將整改落實情況反饋評價組織部門,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責任,進一步健全規章制度,完善預算管理,增強支出責任,規范資金使用,不斷提高預算管理水平。二是建立評價結果與通報相結合的制度。按照誰組織實施、誰進行通報的原則進行通報,通報的主要內容包括預算績效評價基本情況、考評結果和存在的問題等方面,特別是對于一些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民生項目和重點專項支出,績效評價結果中有嚴重問題,或對財政資金安排計劃影響較大的,績效評價結果很好、項目實施具有示范作用的由財政部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并根據要求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三是建立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相結合的制度。對績效評價結果優秀的,可給予適當表彰和獎勵,在下年度安排預算時優先考慮;對于無正當理由未達到預期績效目標,以及對績效評價意見未實施整改的部門(單位),在安排預算時應從緊考慮或不予安排。四是建立評價結果公開的制度。財政部門要引進績效評價監督機制,逐步建立績效評價信息公開制度,將績效評價結果在一定范圍內公開。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是指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預算資金。
二、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三、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以外為完成相關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各項支出。
四、“三公”經費:指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
五、機關運行經費:是指各部門的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第五部分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