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市商務糧食局關于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
績效評價報告書
湘恒興專審字(2022)第015號
湖南恒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二〇二二年六月
臨湘市商務糧食局關于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
重點績效評價報告
項目名稱 臨湘市商務糧食局
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
項目單位 臨湘市商務糧食局
委托單位 臨湘市財政局
評價機構 湖南恒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評價類型 事前評價□ 事中評價□ 事后評價√
評價方式:部門(單位績效自評☑ 財政部門組織評價√
評價機構:中介機構√ 部門(單位評價組□財政評價組□
評價時間:二〇二二年六月
(一)項目評價依據
(二)項目單位基本情況
(三)項目基本情況
(四)項目績效目標及項目的主要內容
1、項目總體目標
2、具體目標
(五)項目資金情況
1、項目預算
2、資金來源和到位情況:
3、實際使用資金情況:
4、資金結余情況
5、資金管理制度情況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
(二)績效評價原則、指標體系及標準和評價方法
1. 績效評價原則
2. 績效指標體系及標準
3、績效評價方法和內容
(三)績效評價工作實施過程
1. 前期準備
2. 組織實施過程
3. 分析評價
(四)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
1、項目產出完成情況及分析
2、產出質量情況分析
3、產出時效
4、成本控制
5、項目公開、公正
6、項目完成后效果
(五)項目績效評價結論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項目目標方面
(二)項目支出與財務管理方面
四、有關建議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湖南恒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HUNAN HENGXING UNITED C.P.A OFFICE
湘恒興專審字(2022)第015號
臨湘市商務糧食局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
重點績效評價報告
臨湘市財政局:
我們接受委托,對臨湘市商務糧食局(以下簡稱:“糧食局”)組織實施的“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以下稱“項目”)的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
糧食局應當對其所提供的項目績效評價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負責。我們的責任是對這些資料發表績效評價意見。我們的績效評價意見是根據財政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師事務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指引》等有關文件要求進行的。在績效評價過程中,我們結合績效評價項目具體情況及委托要求,對項目資金支出實施績效評價,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評價依據
1、《臨湘市財政局關于開展2021年市本級財政支出項目重點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2、《岳陽市預算績效管理實施辦法》(岳辦發〔2020〕4號)
3、《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等相關規定。
4、項目單位績效自評資料、年度工作總結、財務資料等其他相關資料。
(二)項目單位基本情況
糧食局是臨湘市人民政府組成部門,內設市場建設及電子商務股、內外貿易、金融辦、糧食調控、市場運行及成品油、社會事務及市場秩序、行發股、政工人事股、工會、辦公室、黨建扶貧辦、財務室等12個職能股室,并加掛“臨湘市人民政府金融證券工作辦公室”及“臨湘市外貿綜合服務中心”兩塊牌子。在編43人,臨聘3人,退休75人。
(三)項目基本情況
1、根據《臨湘市財政局關于開展2021年市本級財政支出項目重點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本項目績效評價范圍為:2021年度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200萬元。
2、原糧食局三家無預算事業單位合并組建了糧食事務管理中心,該項目主要為原糧食企業 200 多名退休職工、1000 多名下崗職工、58名未置換身份職工、政策性安置人員服務,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四)項目績效目標及項目的主要內容
因糧食局未提供2021年關于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的申報表,該項目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不明確,評價組只能以《2021年度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自評報告》作為項目目標的替代,具體情況如下:
1、項目總體目標:認真處理糧食企業改制遺留問題,化解各種改制矛盾,及時兌付改制費用,確保系統和諧、大局穩定。
2、具體目標
對原糧食企業 200 多名退休職工、1000 多名下崗職工、58名未置換身份職工、政策性安置人員等及剩余資產的經營管理。對上訪人員及時接待,安撫問題處置,進行定期回訪,對困難職工幫扶,對下崗職工就業指導,工作生活情況調查。2021年預算撥付“糧食處改制工作經費”200萬元其中:120萬元留作局機關解決老糧食機關等自籌編人員工資、社會統籌等開支;80萬元撥糧食事務中心解決相關問題專項經費。
(五)項目資金情況
1、項目預算:200萬元。
2、資金來源和到位情況:
(1)項目資金來源均為財政撥款。
(2)資金到位及時效:2021年2月5日收到撥款100萬元,2021年5月7日收到撥款100萬元,資金到位率100%。
3、實際使用資金情況
2021年預算撥付“糧食處改制工作經費”實際支出2,553,845.16元,超出預算撥款553,845.16元,用門店租賃收入彌補,明細如下:
(1)原糧食局機關自籌編工作人員工資及各項保險開支1,383,649.16元,這些人員歷年來在糧食局機關工作,因特殊原因未能解決全額編制,專題報請政府同意在糧食企業改制資金中列支。
自籌編11人,其中:機關8人,事務中心3人,共列支工資699,167元、養老保險177,146.02元、職業年金67,030.90元、醫療保險207,485.24元、住房公積金125,552元、機關無編制退休干部職工32人補充醫療保險107,268元。
(2)機關無編制退休職工干部工作經費及慰問金104,200元,原糧食局機關退休干部職工無全額編制,無活動經費來源。
(3)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醫療補助開支581,467元,明細如下:
①補繳歷年來未上崗職工養老保險269,617元;
②工傷殘軍轉5人養老保險55,440元(924*5*12個月)
③繳費未滿15年退休職工醫保101,460元(19人*445*12個月)
④醫療補助金144,000元(每人每年800元)
⑤退休職工大病醫保收不回的10,950元(73人*150元)
(4)特困職工困難補助,慰問金等開支82,065元
①原企業退休負責人節日慰問27,306元
②退休職工逝世慰問16,700元
③慰問困難老同志1500元
④李仁義醫療費補助2159元
⑤陳正東、盧勝坤等生活補助34,400元
(5)工傷殘人員補助因公死亡遺屬撫恤161,902元
①軍殘(楊啟文,李仁義)生活費57,804元
②李琦工資24,000元
③余美華等11人領撫恤費80,098元
(6)綜治民調維穩工作支出23,130元
①勸訪借款10,000元
②律師費8,000元
③走訪慰問用車5,130元
(7)原企業職工置換身份補償金114,424元:王小剛等5人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114,424元。
(8)資產維修維護清理開支82,300元
(9)其他商品服務支出20,708元
4、資金結余情況:資金預算200萬元,超出部分用門店租賃收入彌補,實際共支出2,553,845.16元,該項目無結余資金。
5、資金管理制度情況
為加強項目資金的管理,商務糧食局出臺了了以下制度:
(1)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堅持財務審批制度,原則上所有開支票據須刷卡消費;原始票據必須以合理、合法、真實的票據為依據,不得臆造和涂改等相關規定。局內日常支出必須先由辦公室牽頭,請示分管財務領導同意,否則無論理由正當與否均不予以認可,所發生的費用自行承擔,重大開支須經局長辦公會研究同意方可辦理。
(2)《關于印發“商務糧食局對二級機構財務監管的制度”的通知》規定中顯示,1萬元及以上大額開支要報分管線及財務的局領導或黨組會研究同意;貨物、工程、服務采購等必須按有關規定執行政府集中采購。局財務科將與局紀檢監察部門一起對各二級機構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財務檢查。一般情況每年每個單位至少檢查一次以上。對違反財經紀律的人員與事項按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處理。
(3)提供了《臨湘市商務糧食局公務出差管理制度》、《臨湘市商務糧食局政府采購業務管理制度》、《商務糧食局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等相關文件。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
通過對項目的績效評價,了解該項目基本立項情況;項目的資金來源、投向和管理情況;項目組織工作實施情況;項目投入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優化項目資金管理。
(二)績效評價原則、指標體系及標準和評價方法
1. 績效評價原則
遵循科學規范、公正公開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2. 績效指標體系及標準
指標體系包括共性和個性指標兩部分,本次主要參照了市財政局制定的《臨湘市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參考樣表)》共性指標體系相關內容,根據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對個性指標進行了調整細化,形成了《臨湘市商務糧食局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附件1)及評價標準《臨湘市商務糧食局項目支出績效評分表》(附件2)。
3. 績效評價方法和內容
本次績效評價方法為邏輯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公眾評判法和實地查驗等評價方法。評價內容包括項目決策、項目管理、項目績效三部分內容。主要圍繞資金投向、資源配置、項目管理等方面客觀分析項目的產出,體現從投入-產出-預期效果對績效的影響,通過對項目實施活動中的檢查評價,及時發現項目實施設中的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評價項目的目標是否達到,項目的效益指標是否實現。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措施,以便決策者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優化項目資金管理。
(三)績效評價工作實施過程
1. 前期準備
按《通知》及相關工作要求,前期準備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成立了績效評價工作小組,確定了項目評價負責人,配置相應的評價人員,并對評價參與人員進行相關培訓 。
第二階段,2022年5月17日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在市財政局績效評價股的帶領下,聽取了糧食局對項目的情況介紹,初步了解被評價項目的有關基本情況,向糧食局提交了《績效評價所需資料清單》。
第三階段,根據市財政局績效評價股的指導意見,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制訂了績效評價方案、評價體系指標、調查問卷表(見附件)等。
2. 組織實施過程
2022年5月,績效評價工作小組調閱項目單位相關資料、核實資金撥付情況、詢問等方式對項目展開考評。
(1)資料收集,確定項目目標。績效評價工作小組搜集并認真學習研究了項目相關的政策性文件和業務文件、管理辦法等,進行認真研究。
(2)核實賬目資金。
(3)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共10題,內容主要涉及到資金是否及時、足額的發放到對應的人群中等方面內容。發放調查問卷共20份,回收有效問卷20人/次,回收率100%。
3. 分析評價
根據現場考評情況,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分析,根據設定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制訂了評價指標底稿,每個底稿均有扣分、得分依據、附件內容、評價人員意見等,根據底稿匯總,制訂了績效評價評分匯總表,最終形成《臨湘市商務糧食局關于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績效評價報告書》。
(四)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
1、項目產出完成情況及分析
因糧食局未提供2021年的績效項目申報表,績效自評報告及自評表格僅提供了資金的使用情況,未提供項目產出完成情況具體資料,導致該項目的績效目標及績效目標完成情況不明確,評價組只能以工作總結等輔助材料作為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的替代,具體情況如下:
①在三月底前兌付2008年前183名退休人員門診費,標準人均800元。
②六月底前按市政府市長辦公會議紀要規定每月200元,年2400元,給予14名內退人員生活費發放到位。
③及時妥善處理好83名2008年后退休人員人均150元大病互助費用。
④按月發放工傷傷殘人員:李仁義、楊啟文、朱愛香3人的傷殘津貼,同在崗職工一起按月繳納養老金、醫保金。
⑤全年分兩次(即六月、十二月)發放11名撫恤對象的撫恤金。
⑥對已退休而又斷檔的14名人員足額按期繳納醫療保險金。
⑦保證24名未置換身份人員中有置換意向,并簽訂了補償協議人員的補償金及時到位,不拖欠。
⑧對管理對象中的困難黨員、特困職工、英模、勞模和35名原企業法人代表在特定的節日及時慰問。
⑨確保了企業改制信訪問題在局機關院內得到解決處理。
⑩確保了全年系統不出現一起群訪事件。
2、產出質量情況分析
(1)項目運行質量:良好。
(2)服務質量:通過問卷調查,糧食局及相關部門為項目提供的服務質量、服務態度、辦事效率情況滿意度高。
(3)通過問卷調查、查詢相關通報及公開網絡,未發現有舉報糧食局工作人員在項目運行中發生違規違紀等廉政方面問題。
3、產出時效:績效項目按計劃時間實施、完成。
4、成本控制:本項目預算成本為200萬元,實際使用255.38萬元,超預算成本55.38萬元,超預算27.69%。
5、項目公開、公正性。規范審批程序,公示審批流程,確保了項目資金發放的快速、高效、公開、透明。
6、項目完成后效果
通過糧食局對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的推進與實施,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可以將閑置資產較好的利用起來,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無上訪鬧事、維持了社會穩定,為臨湘市帶來較好的社會效益,通過項目的實施,工作和生活環境井然有序,實現了較好的環境效益。
(五)項目績效評價結論
糧食局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上級項目資金到位,下撥資金及時,項目單位高度重視系統維穩工作,至今沒有發生一起非法上訪、群體上訪事件,保持了商務糧食系統的大局穩定,但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但存在項目資金未按要求專賬核算、用項目資金支付項目外經營性支出等現象。通過對項目進行績效評價,得分95分,項目完成任務“優”。其中:
目標決策總分20分,該項目得分18分,扣2分。
項目管理總分25分,該項目得分23分,扣2分。
項目績效總分55分,該項目得分54分,扣1分。
具體見《臨湘市商務糧食局關于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績效評分表》(附件2)。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項目目標方面
項目單位未提供績效目標申報表及項目產出完成情況相關資料,導致該項目的績效目標及績效目標完成情況不明確,評價組只能以工作總結等輔助材料作為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的替代,影響項目的整體評價質量。
評價人員認為:項目單位應按照財政部門、主管部門的要求,應及時提供財政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及項目實際產出的有關資料。
(二)項目支出與財務管理方面
1、項目資金未按要求專賬核算
該項目局機關項目資金120萬元和糧食事務中心項目資金80萬元均未按照要求設立項目臺賬,對項目資金進行單獨核算,而是將項目資金和其他自有資金混同核算,導致績效評價小組無法區分項目資金和其他資金。
評價人員認為:項目資金屬于專項資金,應按照要求單獨設立專賬,獨立核算,以便于加強對專項資金的財務監督。
2、機關的項目經費轉入老干支部102100元
2021年2-9月分四次將項目經費分別轉入老干支部肖太中個人銀行卡32100元,李慶楚個人銀行卡70000元,小計102100元。
評價小組認為: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應專項用于解決糧食企業有關困難職工幫扶、下崗職工就業指導、工作生活情況調查、原企業職工置換身份補償金、綜治民調維穩工作、原糧食局機關自籌編工作人員工資及各項保險等歷史遺留問題,商務糧食局機關的老干支部工作經費應從黨費返還經費中開支,不足部分可以從機關經費彌補不足,且支部開支活動應該采取實報實銷的模式,拿發票及其他資料在財務報賬,不能將費用轉入個人銀行卡,不能保證資金使用的公開透明原則。
3、糧食事務中心用項目資金支付項目外經營性支出48000元
2021年4月3號憑證,支付富臨大酒店外墻及玻璃改造48000元,經核實糧食事務中心和富臨大酒店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但財務是單獨核算,目前富臨大酒店尚在正常經營之中。
評價小組認為:富臨大酒店外墻及玻璃改造支出應在富臨大酒店的成本中開支,不應在糧食事務中心的糧食改制企業項目經費中開支。
四、有關建議
1、本次績效評價中,績效目標申報表、預算批復表項目單位均未提供給績效評價小組,建議項目單位嚴格按照《湖南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湘財資[2009]9號)的規定,及時制訂績效目標,重視績效評價的結果應用,推動績效管理工作,加強績效管理的理念。
2、嚴格按照財務制度的規定和要求,專項資金應實行專帳核算,專款專用,不能與其他資金混同核算和使用。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1、本報告數據僅根據項目單位提供的文件、資料、原始單證、清單數據及內容進行的評價,績效評價意見和觀點是在規定的時點數的基礎上出具的,本報告不包含之后項目的動態變化情況。
2、本報告僅供臨湘市商務糧食局關于糧食企業改制工作經費績效評價評分表提供的績效評價依據,不能作為其他用途。
以上因使用不當造成任何后果與本報告執業注冊會計師及本事務所無關。
附件:
1、《臨湘市商務糧食局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2、《臨湘市商務糧食局項目支出績效評分表》
湖南恒興聯合 中國注冊會計師:
會計師事務所 中國注冊會計師:
湖南.岳陽 二〇二二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