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分析
一、2017年上半年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收入方面:2017年6月底止,共完成財政總收入61127萬元,占年初預算的72.7%,同比增加9451萬元,增長18.3%。
1、分類型:稅收收入完成35785萬元,占年初預算的52.6%,同比增加360萬元,增長1%;非稅收入完成25342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51.7%,同比增加9091萬元,增長55.9%。
2、分級次: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2512萬元,占年初預算的86.1%,同比增加9061萬元,增長27.1%;上劃省級收入完成3891萬元,占年初預算的52.6%,同比減少809萬元,下降17.2%;上劃中央收入完成14723萬元,占年初預算的52.7%,同比增加1483萬元,增長11.2%。
3、分部門:國稅局完成22523萬元,占年初預算的50.1%,同比增加5646萬元,增長33.5%;地稅局完成14199萬元,占年初預算的56.8%,同比減少5249萬元,下降27%;財政局完成24405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66%,同比增加9054萬元,增長4.2%。
支出方面: 1-6月一般預算支出累計完成247727萬元,同比增加62520萬元,增長33.8%。其中支出增幅較大的主要是:國債還本付息支出完成2625萬元,同比增加2085萬元,增長386.1%;商業服務支出完成986萬元,同比增加660萬元,增長202.5%;節能環保支出完成6081萬元,同比增長3590萬元,增長144.1%;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支出完成1572萬元,同比增長849萬元,增長117.4%;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完成1772萬元,同比增長873萬元,增長97.1%;農林水支出完成25847萬元,同比增長10090萬元,增長64%。
二、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執行的主要特點
2017年6月止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情況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特點:
(一)財政收入進度快、增幅大。從岳陽全市情況來看,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57208萬元,完成預算進度49.7%,同比增幅0.41個百分點。從我市來看,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1127萬元,占預算進度72.2%,同比增幅為18.3百分點。在六縣市中我市進度排名第二,僅低于汨羅市5.7個百分點,增幅排名第一,高于岳陽平均增幅17個百分點,高于六縣市平均增幅3個百分點;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情況來看,完成預算進度86.1%,增幅為27.1%。在六縣市中排名均為第一。高于六縣市平均增幅20個百分點。
(二)財政收入結構不佳、質量下降明顯。雖然總收入和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較好,總收入占年初預算的72.1%,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占年初預算的69.5%,兩項指標同比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是,我們在組織收入過程中,過分依賴非稅收入的虛增,截止6月底,虛增達億元以上,沒有形成實際可用財力。并且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僅為58.5%,同比下降了10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占比僅為40.4%,同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財政收入質量較2016年存在大幅度下滑。
(三)主體稅收下滑,任務難以攀升。上半年,共完成稅收收入35785萬元,增長360萬元,增長1%。其中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四大主體稅種共完成27579萬元,與上年同比減少2423萬元,同比下降了8.8%,四大主體稅收中電力、化工、水泥行業的增值稅相對穩定,其他主體稅源下滑較多。但是其他稅種相對好轉,如:契稅,完成1617萬元,增加901萬元,增長126%;土地增值稅,完成1066萬元,增加588萬元,增長123%%;耕地占用稅,完成1217萬元,增加609萬元,增長100.1%。
(四)支出進度較快,重點支出保障較好。全市共完成財政總支出278092萬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累計完成247727萬元,同比增加62520萬元,增長33.8%。政府性基金支出30365萬元,同比增加26495萬元,增長685%。公共財政預算中八項支出200472萬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80.9%,與上年同比增幅33.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3893萬元,同比增長13.6%;公共安全支出10980萬元,同比增長46.1%;教育支出50233萬元,同比增長24.6%;科學技術支出265萬元,同比下降61.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4409萬元,同比增長39.1%;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3399萬元,同比增長46.5%;節能環保支出6081萬元,同比增長144.1%;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1579萬元;同比增長31%。
三、工作建議
(一)以財源建設為中心,抓收入促長。當好收入組織者,積極協調國、地兩稅加大收入征管力度,確保應收盡收。同時,科學培植財源,抓好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推進工作,支持支柱產業,鼓勵中小企業自主發展和創新,支持浮標產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聚合作用,促進工業發展提速升級。確保財政總收入增長10%以上,有效發展稅源,在做大收入規模的基礎上,重點做強財力,不斷提高一般預算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和稅收收入所占比重。切實做大做強財政。
(二)以收支考核為契機,抓管理提效益。為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及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根據省財政廳出臺的關于印發《市縣財政收支考核暫行辦法》(湘財預[2017]59號)文件要求,進一步完善收入結構,提升收入質量;進一步加強部門預算,確保我市支出進度,在全省排位前列;進一步推進國庫集中電子支付改革,加快資金撥付;進一步盤活存量資金,收回或者調整結轉結余資金,更好的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以公共財政為導向,優支出強保障。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發揮資金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集中財力辦事業。支持民生方面,通盤考慮綜合財力,優化支出結構,堅決做到“五個確保”,即確保工資及時足額發放,確保機構正常運轉,確保社會保障資金落實到位,確保維護社會穩定支出需要,確保教育、支農、衛生、環保達到法定要求。在這個基礎上,新增財力做到“四個傾斜”,即向困難群眾傾斜,向基層傾斜,向“三農” 傾斜,向社會事業傾斜,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