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危辦〔2018〕2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各有關單位:
現將《臨湘市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臨湘市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8年5月18日
臨湘市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市2018年度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根據《湖南省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住建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及住建部全國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理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臨湘的戰略部署,堅持科學規劃、整體推進、重點幫扶、精準危改,對接精準扶貧,優先解決特困農戶基本住房安全問題,彰顯湖湘民居特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村莊。
二、主要任務
(一)精準核實“四類重點”對象存量危房
將2018年進行入戶核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和殘疾人家庭的“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情況,已全部錄入全國農村住房信息系統,確保危房存量均為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危房存量。
嚴格執行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制度,加快檔案錄入速度,提高錄入數據質量。加強全國農村住房信息系統和全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農戶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對接,實現改造一戶危房、完善一戶檔案,注銷一戶存量危房。凡未在全國農村住房信息系統中進行 “十三五”標記的農戶,不能列為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
(二)嚴格執行危房鑒定標準
農村住房危險性等級的綜合鑒定,應根據其存在的部分危險點和危險程度按場地鑒定、地基基礎鑒定、墻體鑒定、木柱梁檁條鑒定、屋架鑒定、鋼筋混凝土梁柱板鑒定等綜合危險性程度進行綜合鑒定。綜合危險鑒定為C級的危房納入危房改造修繕加固范圍;綜合鑒定為D級的危房納入危房改造的新建范圍。嚴禁過度評估,不得將C級危房評定為D級(承重結構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幢危房)。也不得將D級危房評定為C級,進行修繕加固,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對篡改檔案中危房危險性等級的要調查處理。
(三)精準實施農村危房改造
對危房鑒定等級為C級的,鼓勵積極按國家政策進行修繕加固。一是C級危房只能修繕加固改造,各地要有措施保障。二是嚴控C級危房改造補助。C級危房只可享受加固改造的補助標準。要向農民群眾宣傳,說清楚加固改造的好處。 三是建立加固改造技術體系。各地要抓緊制定農房加固改造技術方案,加強工匠培訓,做好技術指導。四是將C級危房加固改造比例納入績效評價。五是修繕加固投資要達到1萬元以上,原則上要對屋頂和墻面都進行翻新,對出現險情的承重結構進行加固支撐,修繕前后要有明顯變化,滿足正常生活需要,達到正常質量安全標準。
對危房鑒定等級為D級的,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中可以進行新建。
(四)實施差異化補助
根據貧困類型和改造方式,實施差異化危改補助政策,將補助標準分成8000元至20000元多檔,切實避免普惠制和平均主義。將分散供養五保戶、貧困殘疾人(包括殘疾孤兒)、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四類重點”對象列為農村危房改造幫扶對象。對建檔立卡貧困農戶實施危房改造進行重點幫扶。
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扶貧對象)危房改造補助標準為:
1、新建每戶補助1.9萬元—2萬元;
2、修繕加固每戶補助0.8萬元—1萬元。
非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補助標準為:
1、五保戶新建每戶補助1.5萬元;
2、低保戶、殘疾人家庭新建每戶補助0.9萬元;
3、非建檔立卡貧困戶修繕加固每戶補助0.8萬元。
(五)加快項目進度調度和檢查
加強項目進度調度和監督檢查,加快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確保項目8月底前全部開工,12月上旬全部竣工。鼓勵各鎮加快進度,爭取在2018年11月底前盡量全部完工。市危改辦將對當年工作實施情況進行績效評價,開展半年和年度工作檢查,適時通報各地績效情況,并作為單位和個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八)認真開展“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
重點整治行政村、鄉鎮站所等單位和個人中存在的截留私分、虛報冒領、貪污挪用補助資金以及審核審批過程中濫用職權、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問題。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強化措施,要全面開展自查自糾,抓好建章立制,并將自查自糾情況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廣泛收集、及時調查和處理群眾舉報的信息,受理的舉報和處理意見必須在15個工作日辦理完結。加大對“雁過拔毛”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堅決查處一批典型案件,及時糾正,嚴肅處理和通報。對有車、有房、企業人員、國家公職人員、承包大戶、有工商登記等非貧困農戶申報危改的,除追回補助款外,要追究當事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工作要求
(一)整合資源,加大投入
統籌整合使用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農村道路、庫區移民、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等涉農資金,重點用于支持解決困難農戶安全居住問題。各地也應切實加大對農村危房改造的投入力度。
(二)嚴格身份核定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規范危房鑒定程序,嚴格執行村級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三級審批”程序,并對評議、審核、審批結果分別在鎮、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
制作包括補助對象條件、補助標準、申請審批程序、建房面積、現場服務、驗收標準、資金發放、監督檢查等內容的宣傳卡片,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宣傳力度。
堅持以戶主作為唯一身份錄入信息系統,避免發生重復申報、重復補助和變更戶主騙取補助的問題。在確定補助對象前,市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在縣級平臺對其住房、車輛、工商登記情況進行核查。國家公職人員(財政供養人員)、企業人員(法人、參股股東)、承包大戶、有車、有房等非貧困農戶一律不得列入危改范圍,不得享受危改補助。列入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的村支兩委干部家庭,本人需向組織提出報備,縣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組織現場勘察和重點核實。
(三)嚴格控制建房標準
堅持“適用、經濟、安全、美觀”原則,合理理性實施危房改造,既注重滿足基本居住功能和采光通風等規定,又避免大拆大建、浮躁攀比和因盲目建房返貧致貧。嚴格落實國家建房面積控制標準:1人戶35平方米,2人戶45平方米,3人戶60平方米,3人以上戶人均不超過18平方米,對于仍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可適當增加用于谷物儲藏、農具放置等用途的輔助用房20平方米。農房設計應符合農民生產生活習慣,并為有擴建需求的預留好接口。認真執行“一戶一宅、建新拆舊”要求,農村危房改造實施前,各鎮城建站應與危改對象簽訂危房改造協議,明確承諾建房標準、入住2年之內不得擴面加層和新房建成后1個月內拆除舊房等內容,未履行承諾的不得發放補助資金。
對面積過小,沒有配套單獨的衛生廁所、廚房,不具備基本生活居住功能的房屋、依附于主屋的偏屋、雜屋、工具材料房、生產加工用房、禽獸養殖用房等都不能列入危改(包括新建和修繕)補助范圍。
(四)優化建造方式
優先選擇修繕加固的方式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研究推廣符合農村實際的低成本修繕加固技術,修繕加固的農村危房在填報全國農村住房信息系統的建房面積時只填報修繕加固部分面積。堅持原址重建和農戶自建為主。鼓勵危房比較集中的地區采取“統規統建”或者“統規自建”方式適度集中建房。鼓勵五保戶集中建設“五保之家”進行供養。充分利用合鄉(鎮)并村后騰空的舊村部、舊校舍等閑置房屋實施修繕加固,無償交由五保戶等特困農戶使用,新房產權應歸鄉鎮或者村集體所有。鼓勵在交通方便、安置點比較集中的地區開展裝配式住宅試點。確實無自建能力或有統建意愿的農戶可委托鄉鎮或者村實施統建并簽訂委托協議。
(五)強化質量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監管制度。農村危房改造應選用各鎮城建站推薦使用的通用圖樣,由有資格的個人或有資質的單位農村建筑工匠或有資質的施工隊伍承擔施工。承攬農村危房改造項目的農村建筑工匠或者單位要對項目質量安全負責,并按合同約定對所改造房屋承擔維修責任。鄉鎮人民政府和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按照基本建設要求及時組織竣工驗收,逐戶逐項檢查和填寫驗收表,需檢項目全部合格的方可視為驗收合格。凡驗收不合格的,須整改合格方能全額撥付補助款項。強化農房抗震要求,加大農房抗震知識宣傳,引導農戶建房時按抗震要求設置構造柱和圈梁,提高農房抗震能力。繼續開展鄉鎮規劃建設管理干部和農村建筑工匠3年培訓工作,提高鄉鎮干部和農村工匠的服務水平。
(六)加強風貌管理和傳統村落保護
各地應結合規范農村建房工作,對農村危房改造的建筑風格、建筑體量和建筑占地面積提出要求。改造后的農房要體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注重保持田園和傳統特色,并在一定范圍內保持總體建筑風貌協調。鄉鎮人民政府和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加強現場指導,并將建筑風貌作為竣工驗收的內容。
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比較集中的村落的農村危房改造應符合其保護發展規劃要求,堅持分散分戶改造為主,避免破壞原有格局和建筑,優先采取修繕加固的改造方式,優先對符合保護發展規劃、傳承傳統建造技術的危房和重要傳統民居實施危房改造。加強對地方傳統建筑材料利用的研究,傳承和改進傳統建造工法,探索符合標準的就地取材建房技術方案。各地應將傳統村落作為農村危房改造整村推進工作的重點。
(七)嚴格資金撥付監管
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各地要按照財社〔2011〕88號和湘財社〔2011〕27號等規定,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使用管理。市財政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定期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由市財政部門直接打卡到危房改造戶“一卡通”上,銀行賬戶名應與危房改造戶戶主名相同。嚴禁村干部代領、代轉危改補助資金,確需代領代轉的,應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批同意后方可進行,縣級有關部門應對代領、代轉資金的到位情況進行逐戶復核。
危改補助資金在竣工驗收完成后,于陰歷年底前,全市統一打卡發放到位。
(八)加強組織領導和宣傳貫徹
各級要健全和加強鄉鎮建設管理機構,開展鄉鎮建設管理員和農村建筑工匠培訓,提高工作能力。積極整合相關項目和資金,財政部門要合理統籌農村危房改造、扶貧安居、自然災害倒損農房恢復重建、貧困殘疾人、庫區移民、高寒山區以及農業、環保、民政、水利、交通、教育、衛生等資金和項目,共同推動農村危房改造。加強宣傳,通過電視、廣播等媒介,廣泛宣傳國家的危房改造政策。制作印刷宣傳畫報或小冊子,張貼到村、宣傳到戶,讓每個村民都知曉農村危房改造。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及時研究和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住房城鄉建設和財政部門要在市政府領導下,會同發改、民政、國土資源、扶貧、殘聯、環保、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衛生、文物等有關部門,共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臨湘市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8年5月7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