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臨湘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4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努力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指標增長平穩,運行質量有所提升。
一、綜合
據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99.51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2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13.48億元,增長11.1%;第三產業增加值59.83億元,增長11.7%。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3.3:56.9:29.8轉變為13.1:56.9:30,其中第三產業比去年提高0.2個百分點。
二、農業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37億元,增長4.55%。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6.2億元,增長4.6%,其中農業產值17.33億元,增長3.64%;林業產值1.92億元,增長8.15%;牧業產值12.9億元,增長4%;漁業產值5.85億元,增長7.12%;農林牧漁服務業0.37億元,增長12%。全市糧食種植面積57.8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3.75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9.47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1.98萬噸,油料產量2.26萬噸,蔬菜產量26.54萬噸。全年出欄生豬72.94萬頭,增長2.5%;水產品產量3.75萬噸,增長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23家,新增9家,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368.72億元,增長13.6%,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94.3億元,增長12.2 %,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7.3%。實繳稅金2.9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完成產值18.8億元,增長2.5%;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完成產值41.4億元,增長13.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7.40億元,增長21.2%。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43631萬元;第二產業592229萬元,其中工業投資590829萬元;第三產業756062萬元。房地產完成82091萬元,城鎮固投完成1591922萬元,億元項目完成總額432392萬元,占總投資額的25.8%。
五、批發、零售、貿易
全市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07億元,增長12.8 %;分地域看,城鎮零售額49.91億元,增長12.6%;鄉村零售額14.46億元,增長12.3%。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4.4億元,增長11.7%;零售業零售額51.89億元,增長14.1%。住宿業零售額0.89億元,增長12.4%;餐飲業零售額7.16億元,增長10.8%。
六、對外經濟和旅游業
對外開放“破零倍增”出實效。2014年,新增外貿企業2家,全市外貿企業共28家,有8家實現了自營進出口,完成外貿進出口17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完成加工貿易進出口180萬美元,同比增長18.5%。完成外派勞務輸出1200人,實現勞務合作營業額2500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0%和21%。
旅游業蓬勃發展。2014年,接待國內外旅客226.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9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被評為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十佳”縣市。總投資11億元的龍窖山森林旅游度假區項目成功簽約,“藥谷小鎮”項目成功落地并進入國家計劃,“十三村”腐乳入選全省五大旅游必購商品,黃蓋滸生態旅游區、龍窖山“幸福瑤寨”分別被評為全省五星級、四星級鄉村旅游區。
七、交通、郵電
年末全市擁有客車414輛,貨車2499輛。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326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3262萬元,電信業務總量4064萬元。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41500戶,移動電話用戶326158戶,寬帶互聯網用戶38815戶。
八、財政、金融
全市財政總收入7.15億元,增長13.1%。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78億元,增長9.5%。實現稅收收入62987萬元,占財政總收入比重88.1%。全年公共財政支出225469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302萬元,教育支出38353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4187萬元,住房保障支出12284萬元,醫療衛生支出31260萬元,交通運輸支出4948萬元。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92504萬元,比年初增加111998萬元,增長12.68%。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36885萬元,比年初增加82658萬元,增長18.2%。
九、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擁有普通小學學校總數73所(含民辦3所,其他部門辦1所),一貫制小學部4所,小學教學點56個,在校小學生33729人。全市有中學26所(含民辦2所),其中:初級中學2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在校初中生14589人。高中完全中學三所,在校學生8084人。職業高中2所:臨湘市職業中專(教育部門辦)、湘北職業技術學校(社會力量辦)。有職業高中在校學生3658人。全市專任教師小學專任教師1510人,普通初中專任教師1278人,普通高中專任教師580人,職業高中專任教師128人。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初中升學率99.9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5.9%,高中階段在校生人數1.4萬人,普通高中招生人數2717人,中職招生人數945人。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5個,文化館305個,其中:綜合性文化中心3個,群眾藝術館1個,鄉鎮(街道)文化站24個,村(社區)文化活動室277個。2014年花鼓戲《鐵面稅官》喜獲省“五個一工程”獎,聶市《十樣錦》榮獲全省“歡樂瀟湘”大型群眾文藝匯演活動金獎,我市先后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市,湖南省書畫之鄉。全市鄉鎮綜合文化站、電子閱覽室和村、居委會農家書屋及村級文化活動室覆蓋率均達到100%。
年末醫院共擁有病床2423張,每千人擁有床位數3.2張 ,衛生工作人員1601人,其中,醫生548人,藥劑人員64人,護理人員412人,醫技人員60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0.8‰。
年末全市共有體育館1座,健身俱樂部2座。2014年,成功舉辦全省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共奪取金牌14枚;在全國中小學生田徑錦標賽中奪取5金2銀2銅,女子團體總分榮獲甲組第一名;在全省十二運會上奪金12枚,排岳陽第一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總人口53.02萬人,比上年增加0.4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2.09萬人,農業人口40.93萬人。全市常住人口50.83萬人。城鎮化率45.9%,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全市人口出生人數7869人,出生率13.42‰;死亡人數1534人,死亡率6.94‰;自然增長人數6335人,自然增長率6.48‰。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8元,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34元,增長12.3%。
全年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保人數43400人,參加城鎮居民醫保人數88029人,參加新農合人數385800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100%。全年發放基本養老服務補貼人數2560人,基本養老服務補貼覆蓋率60.3%。
十一、環境和安全生產
環境保護事業不斷加強。全年排查企業178家,環境信訪積案26個;共開展突擊檢查、零點行動50多次,查處違法案件26起;開展聯合執法行動10次,移送違法行為55起,對27家非法生產企業實行了強制斷電。
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65.8%,空氣質量達標率100%,地表水質達標率79.2%,農村垃圾集中處理率94.8%。
安全生產工作常抓不懈。2014年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100;工礦商貿十萬人死亡率為0;道路交通萬車事故死亡率為0.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