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不斷努力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和深入貫徹落實“六五”普法工作的關鍵之年,是黨的十八大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開局之年,全市上下認真貫徹中央、省、岳陽市和臨湘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開展“破解三個難題,扎實推進四項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指標增長平穩,運行質量有所提升。
一、綜合
據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8.44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3.7億元,增長1.9%;第二產業增加值101.65億元,增長13.6%;第三產業增加值53.1億元,增長11.3%。三產業結構比為13.3:56.9:29.8。
二、農業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57億元,增長2.4%。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4.28億元,增長2.4%,其中農業增加值15.87億元,增長2.3%;林業1.69億元,增長0.5%;牧業12.65億元,增長1.3%;漁業5.03億元,增長4.2%;農林牧漁服務業0.36億元,增長12%。全市糧食種植面積56.93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3.11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9.18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1.21萬噸,油料產量1.90萬噸,蔬菜產量23.41萬噸。全年出欄生豬71.16萬頭,增長0.15%;水產品產量3.44萬噸,增長4.56%。
2013年農、林、牧、漁業產值情況表
|
|
指標名稱 |
單位 |
絕對額 |
比上年?% |
|
農業總產值 |
萬元 |
158660 |
2.3 |
|
|
林業總產值 |
萬元 |
16879 |
5.0 |
|
|
牧業總產值 |
萬元 |
126452 |
1.3 |
|
|
漁業總產值 |
萬元 |
50307 |
4.2 |
|
|
農林牧漁服務業 |
萬元 |
3354 |
12 |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332.98億元,增長14.7%,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83.8億元,增長18.2 %,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5%,拉動經濟增長6.9個百分點。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完成產值21.7億元,增長36.2%;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完成產值36.67億元,增長15.8%。
2012年臨湘市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
|
指標名稱 |
單位 |
絕對額 |
比上年?% |
|
|
鉛金屬含鉛量 |
萬噸 |
6.1 |
66.7 |
|
|
鋅精礦含鋅量 |
萬噸 |
1.4 |
75 |
|
|
醬油 |
萬噸 |
3.4 |
100 |
|
|
水泥 |
萬噸 |
250.8 |
5.2 |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我市繼續實施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8.16億元,增長23.7%。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91個,新開工項目247個。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16229萬元,第二產業投資562567萬元,第三產業投資702823萬元。
五、批發、零售、貿易及飲食業
全市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38億元,增長13.9 %;分地域看,城鎮零售額40.62億元,增長20.3%;鄉村零售額11.76億元,增長-3.8%。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6億元,增長18.6%;零售業零售額42.22億元,增長16.8%。住宿業零售額0.72億元,增長-15.9%;餐飲業零售額5.84億元,增長-5.8%。
全市批零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45.82億元,增長17%;其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銷售額39.48億元,增長15.1%,占貿易業的比重為75.4%。
六、交通運輸、郵電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79249萬元,同比增長4.14%。其中:運輸業完成增加值1235萬元,倉儲業完成增加值 萬元,郵政業完成增加值2543萬元。年末臨湘市擁有客車515輛,貨車1604輛。全年郵電業務總量3451萬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1957戶,移動電話用戶304273戶,互聯網寬帶用戶86154戶。
七、財政、金融
全市財政總收入6.32億元,增長13.2%。其中,公共財政收入3.45億元,增長8.1%。實現稅收收入54362萬元,占財政總收入比重86%。公共財政支出169925萬元,增長5.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943萬元,教育支出38235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6659萬元,住房保障支出6731萬元,醫療衛生支出21332萬元。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897994萬元,比年初增加118486萬元,增長15.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51933萬元,比年初增加73109萬元,增長19.3%。
八、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臨湘市共有中小學校160所,城市職業中專4所。全市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全市共有專任教師3769人,在校學生55463人。平均受教育年限9.84年,初中升學率8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6.86%,高中階段在校生人數1.3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人數2803人,中職招生人數1298人。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圖書館總藏書量達15.2萬冊。全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年末醫院共擁有病床1400張,每千人擁有床位數2.77張,衛生工作人員1591人,其中,主治醫生459人,衛生防疫人員1306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0%使用基本藥物。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9.07‰。
年末全市共體育館1座,健身俱樂部3座。共開展全民健身項目5項次,全民健身運動參加人數74370萬人。全年共承辦和協辦大型群眾體育活動共158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總人口52.6萬人,比上年增加0.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萬人,鄉村人口40.6萬人。全市常住人口50.58萬人。城鎮化率44.6%,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全市人口出生率13.42‰,死亡率6.94‰,人口自然增長率6.48‰。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77元,增長9.8%。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05元,增長13.4%。
各項社;鹫骼U率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率達100%。參加職工醫保人數40292人。參加居民醫保人數80035人;攫B老服務補貼覆蓋率64%。已發放基本養老服務補貼人數259837人。參加新農合人數385800人。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