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臺的背景及意義
當前,我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禁漁態勢穩步向好,水域生態得到有效恢復。但隨著漁業資源改善,一些地方出現了無序垂釣行為,影響禁漁管理秩序,亟需規范管理。我市出臺《關于規范境內水域垂釣行為管理的通告》,意義重大,這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決策部署,嚴厲打擊各類生產性捕撈行為,加強和規范我市境內水域垂釣管理工作,有效保護漁業水生生物資源的有力保障。
二、文件起草依據和過程
市禁捕退捕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暫行管理辦法》、《湖南省禁捕水域垂釣管理辦法》、《臨湘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長江流域禁捕禁釣工作的通告》(臨政通告〔2020〕6號)等法律和有關文件規定,嚴格認真的起草了《關于規范境內水域垂釣行為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見稿)》,并廣泛征求意見,后報局行政審批股對《關于規范境內水域垂釣行為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及相關依據、參考資料、征求意見情況表等有關材料,依法細致進行了合法性審查,經局黨組同意后報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
三、文件主要內容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了《關于規范境內水域垂釣行為管理的通告》,通告主要內容是對我市境內水域的垂釣區域進行了調整,對垂釣行為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
四、政策特點或創新舉措
按照省、市關于垂釣管理工作的要求,結合“十年禁漁”總目標,在堅持禁捕日常監管的同時,對我市境內放寬產釣水域,調整禁釣區域,規范垂釣行為,實現“禁捕”、“禁釣”雙管齊下的監管模式,為我市水域生態環境和水生生物保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是將臨政通告 〔2021〕2 號劃定的禁釣區調整為長江臨湘段、黃蓋湖 (包括源潭河源潭橋、坦渡河臨湘街以下河段 )、水質監測點上游 1000 米和作為飲用水源的水庫,屬地鎮 (街道)政府在以上禁釣區設置標識牌,配合相關職能部門依法進行管控。
二是全市其他范圍未設置禁釣標識牌的水域為可釣區,但必須遵守水域管理單位和屬地政府關于防汛、安全、環保等方面的相關規定。
三是行業協會要加強宣傳和自律管理,建立垂釣人員備案登記和信用評價等管理制度,引導依法依規文明垂釣。
四是進一步規范垂釣行為。嚴禁一人多桿、一線多鉤、多線多鉤垂釣(提倡一人一桿、一線一鉤;允許一人兩桿、一線雙鉤;禁止一人三桿、一線三鉤及以上的垂釣行為)。垂釣人員應當具有安全意識,不得在有風險的區域垂釣。
臨湘市農業農村局
202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