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琦在市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實現2025年全市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我市將重點抓好7個“圍繞”。今天解讀其中之五:“圍繞文明創建抓建管、提品質,在宜居宜業中彰顯高質量發展新魅力”。

《報告》指出,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深化城市更新行動,完成城市地下管網普查,推進城區雨水調蓄及行泄通道、地下管網更新改造等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污水收集管網、雨污分流設施、排水防澇體系,疏通城市“靜脈血管”。實施長五東路、向陽路部分路段路燈提質改造,完成環衛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持續改造困難群眾危舊房,啟動老廠區改造,完成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造80套,建成羊樓司水泥廠職工安置房、桃礦避險搬遷安置小區項目。支持商品住房項目貸款“應貸盡貸”,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帶動建材產業企穩回升。結合園區、交通等重大項目建設征拆工作,健全貨幣化補償機制,引導征拆對象進城,支持房地產企業去庫存。
二是加強城市精細管理。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加大城管、交警、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執法力度,持續整治亂停亂放、占道經營、“兩違”建筑,規范城區農貿市場、自產自銷小市場和餐飲、商超等各類業態;逐步開展城市“蜘蛛網飛線”、破損廣告牌、廢舊電桿等專項整治,讓城市天空重現清新視野。充分利用閑置土地、道路節點、街頭轉角等城市“邊角料”,因地制宜建設小微綠地,讓城市“放眼皆綠,處處有景”。
三是促進城市人口集聚。用好用足引才政策,積極推動學子回歸。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引入高品質親子互動、創意文化、休閑娛樂、夜市夜游等服務業態,提質養老、育幼、家政、婚慶等城市消費,聚攏城市煙火氣。
四是打造城市鮮明標識。深入推進賽產文旅融合發展,實施長安河高標準休閑垂釣賽場建設,在五尖山、6501、聶市古鎮、油菜花海、桃礦工礦旅游區、大石坳等景區周邊規劃設計一批游釣基地、網紅打卡點,定期舉辦金秋垂釣大賽等高品質垂釣賽事,推出“跟著賽事去旅行”精品線路,進一步完善“游釣天下”小程序功能,并推向全國,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游釣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