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臨環評【2022】19號
關于湖南東祥油脂股份有限公司4.5萬噸/年稻米胚芽油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
湖南東祥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你單位報送的《關于湖南東祥油脂股份有限公司4.5萬噸/年稻米胚芽油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及相關附件材料收悉。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項目位于湖南省臨湘市五里牌街道辦事處季臺坡、京廣鐵路南側(東經113°30′34.206″,北緯29°28′56.817″),總用地面積32816.49平方米,總投資6000萬元。2020年6月項目擅自開工建設,岳陽市生態環境局對其違法行為進行了行政處罰(岳環罰決字【2021】241號),屬補辦環評手續。項目主要改擴建內容為:新增4.5萬噸/年稻米胚芽油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并對現有工程部分車間進行拆除改造,主要由精煉車間、精餾車間等主體工程及鍋爐房、倉庫、辦公樓和配套的水、電、氣、環保工程等組成,設成型生物質導熱油鍋爐(8.3t/h)2臺(一備一用)、蒸汽鍋爐(6t/h)一臺(僅停產檢修時使用)。項目的主要原輔材料為米糠毛油 、活性白土、脂肪酸、液體硬脂酸等;主要產品為一級米糠油10000噸/年、四級米糠油35000噸/年;主要生產工藝為:毛米糠油→過濾→脫膠→脫色、脫酸脫臭、脫蠟→四級油→堿煉→脫色、脫酸脫臭→脫脂→一級成品油;根據項目報告表的內容、結論和專家評審意見,從環保角度考慮,我局原則同意環境影響報告表所列性質、地點、規模及污染防治措施。
二、項目在建設和運營中,必須全面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并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選用先進的設備和工藝,提高清潔生產水平。
2、廢氣污染防治。采用密閉、負壓操作;脫酸、脫臭、脫色、精煉等有異味、游離脂肪酸產生的工段應設置冷凝捕集、回用裝置,脫臭脫酸在高溫、真空條件下進行,脫色工藝采用負壓密閉自動加料裝置;嚴格操作規程,加強設備的維護與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現象產生;無組織排放廢氣應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表1二級標準值要求。導熱鍋爐、蒸汽鍋爐使用清潔能源(使用成型生物質燃料的應配套專用鍋爐),配套建設高效的處理設施,廢氣應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3中特別排放限值后,經一根35米高排氣筒排放。污水處理站廢氣采取池體加蓋、負壓收集、生物除臭等措施,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表2標準值要求后,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中的相關標準。
3、水污染防治。按照“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原則,建設好廠區內排水管網。冷卻水和鍋爐除塵用水循環利用不外排;脫膠、汽提、堿煉、沖洗等生產廢水經廠區污水處理站預處理,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和臨湘市污水凈化中心進水水質標準后,通過城區污水管網排入臨湘市污水凈化中心處理達標排放,污水管網未連通前不得投入生產。
4、固體廢物管理。認真落實固體廢物管理各項要求,做好各類固體廢物的分類、暫存、處置和管理工作,建設規范的固體廢物暫存場所。過濾渣、廢白土、皂腳、鍋爐灰渣等綜合利用,廢導熱油交廠家回收,污泥送垃圾填埋場填埋。廢潤滑油等危險廢物交有資質單位安全處置并落實轉移聯單制度;生活垃圾交環衛部門日產日清。
5、噪聲污染防治。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減震、消音措施,確保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要求(107國道側、京廣鐵路側執行4a類標準)。
6、環境管理。設置環保機構和專職人員,建立健全的環境管理制度,落實企業監測、排污許可等要求,規范排污口建設,制訂環境風險應急預案、落實風險防范措施,加強廠容廠貌建設,做好重點區域的防滲工作,建設應急池、圍堰油罐,建立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臺賬,特別要做好非正常工況下的污染防治措施,確保環保設施穩定正常運行、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7、切實解決目前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項目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由企業內部調劑解決。
三、項目建成后應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由岳陽市臨湘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該項目的日常現場監管。
岳陽市生態環境局
2022年6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