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審批“一條龍”。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次辦結”的原則,聯合住建、科工、民政、文旅、市場等部門出臺了《關于規范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的通知》,對非學科培訓機構審批的項目、流程期限提出了明確要求,培訓機構按照體育、文化藝術、科技,其他類這四類審批,培訓機構辦理辦學許可證,其審批由市教體局牽頭,住建、文旅、科工等單位參與現場考察,對培訓機構的場地、人員、教材教學用具等全面評估,評估合格后送行政審批受理,待取得辦學許可證后,通知培訓機構辦理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建立培訓機構全程服務和長效服務的工作機制。
二是監管“一盤棋”。按照聯管共治機制,聯合市場、民政、科工、文旅等部門出臺了《關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意見》,明確各單位職責、管理任務,教體部門牽頭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業務監管,文旅部門和科工部門分別參與文化藝術類培訓機構和科技類培訓機構的合法性監管,各部門既分別監管又集中統一意見,利用各職能部門的執法力度,加大體育類、藝術類培訓機構集中監管,對體育類培訓機構的場地安全、設備設施不定期開展檢查,突出排查安全隱患問題,尤其是對藝術類培訓機構,每季度最少一次對開設課程的思想性、科學性、適宜性進行檢查。
三是治理“一體化”。我市成立了教育、應急、市場、城管、公安、街道(鎮)組成的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整治工作組,實行清理整治“一體化”,對證照不全培訓機構,一經發現,立即取締。其次是集中整治和不定期暗訪相結合,實行全程管理“一體化”。市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出臺《臨湘市整治校外違規培訓攻堅行動工作方案》,主要利用暑假和寒假兩個時期開展集中專項整治行動,責令無證辦學的培訓機構停止培訓活動。為此,專門召開了一場全市動員會,充分利用融媒體平臺宣傳培訓機構辦學政策,發放“告家長書”和“黑白名單”。三是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網格“一體化”管理,對無證辦學機構清查和后續跟蹤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