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教體字〔2024〕19號 A1類 同意公開
對臨湘市第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第17號建議的
答 復
曾曉虎代表:
您提出的提出的《關于優化義務教育階段家庭作業布置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臨湘教體工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雙減”工作是黨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解決學生校內外負擔,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自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來,我市切實提高認識站位,將“雙減”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教育督導“一號工程”,采取有效舉措予以推進落實,并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您的建議,重點在以下幾方面持續抓好落實:
一、堅持從嚴監管,減輕校外培訓負擔
一是開展聯合專項治理。結合省、市紀委“點題整治”工作要求,成立由各級政府牽頭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治理格局,全面開展校外培訓機構不規范問題整治。二是嚴控審批登記。相關部門不再審批新的面向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和面向學齡前兒童校外培訓機構,持續壓減學科類培訓機構數量。截至目前,全市95家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有75家取締、注銷或轉型。三是規范培訓行為。各地嚴格控制培訓時間,堅決查處“一對一”等“地下”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行為。落實《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辦法(試行)》和《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管理辦法(試行)》,加強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和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管理。四是加強收費監管。2021年5月,我市出臺《加強臨湘市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嚴防辦學風險的實施方案(試行)》,建立全市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平臺和“互聯網+監管”機制,防范各類風險。全市現存20家義務教育階段和6家高中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全部實行預收費監管。2021年12月27日,市發改委會同我局出臺《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全面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參照執行。
二、立足提質增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一是加強機制建設。我市已先后印發《關于落實“五項管理”進一步推進中小學減負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臨湘市教體局等五部門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臨湘市教體局等八部門關于協同推進“1+N四點半學校”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推進落實“雙減”工作文件,成立了相關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職責分工。目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臨湘市推進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二是加強統籌推進。作業管理方面,要求各地各校對學生作業作出規劃,對作業來源、設計、布置、批改、反饋、講評、輔導等各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同時,強化學生作業指導,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后服務時間,使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課后服務方面,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提供課后服務,“一校一案”制定工作方案,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要求提供延時服務。同時,要求課后服務一般以組織、督促和指導學生完成作業為主,在此基礎上開展閱讀、書法、體育、美育、科技和社會實踐等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內容,不斷優化課后服務形式,提升課后服務質量。還要求各學校建立參與課后服務教師關愛機制,探索實施“輪班”“彈性上下班”等制度,將教師落實減負和參與課后服務的表現作為年度考核、職稱評聘、表彰獎勵和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參考。提質增效方面,落實強化良好學習習慣培養、推進高效課堂改革、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健全家校協同育人機制等十個方面具體要求,廣泛開展市、縣兩級教育教學開放活動,搭建交流互動平臺,聚焦課堂教學變革,讓學校回歸教育教學中心,確保“減負不減質量、減負不減責任、減負不減成長”。三是加強督導檢查。指定專人負責全國基礎教育“雙減”監測平臺數據填報工作,點對點指導,實時跟蹤管理,不定期到各地各校實地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建立“雙減”工作落實情況定期通報制度,每月5日、12日對各縣(市、區)各項指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四是加強宣傳引導。利用主流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傳解讀“雙減”政策、推送“雙減”工作各類宣傳報道信息,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雙減”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深化“聯校制”辦學,推進優質均衡發展
一是開展“聯校制”辦學“回頭看”工作。提煉“聯校制”經驗主張、鞏固聯校制辦學成果,修訂完善相關文件,明晰各項支持政策,持續推進聯校制辦學。二是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聯校制辦學章程,積極變革辦學理念,建立“相對獨立、資源共享”的教學統籌機制,建立辦學管理統一、資源分配合理、多校協同發展的區域性聯校,探索創新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造臨湘市基礎教育真正的命運共同體。三是加強教師統籌。健全教師交流輪崗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交流,通過輪崗、互換等形式,建立教師走教、師徒結對、特需配送、雙向交流、科研引領等多種形式的教師流動機制,統籌師資管理。四是強化考核評估。依據臨湘市基礎教育聯校制辦學考核評價指標, 以聯校為單位,對聯校內的分校實行每年一次的捆綁考核,把分校教育教學質量列入對聯校考核的重要指標。五是推進教育評價。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堅決改變用分數貼標簽的做法,健全多元多維評價體系。改進結果性評價,鼓勵實踐性評價,探索增值性和發展性評價,完善過程性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
感謝您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臨湘市教育體育局
2024年8月23日
承辦負責人:張帆
承辦人及聯系電話:姚為良 15873080920
報:市人民政府建議提案辦公室
抄送:市政協提案委
臨湘市教育體育局辦公室 2024年8月23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