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政字〔2022〕1號B類 同意公開
對岳陽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45號建議的
答 復
李京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臨湘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2008年我市獲得“省園林城市”稱號,2021年通過“省園林城市”復查驗收,目前正在積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當前我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39.89%,建成區綠地率為36.29%,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4m2/人,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中喬、灌木所占比率為71.54%,公園綠化活動場所服務半徑覆蓋率為81.00%,萬人擁有綜合公園指數為1.24,萬人擁有綠道長度1.43公里,城市林蔭路覆蓋率71%,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81.25%,園林式居住區(單位)達標率45.26%。對照《國家園林城市標準》,我們進行了自查評分,預計評估得分74分。
一、臨湘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優勢和特點
(一)臨湘市園林綠化工作在湖南省縣級城市中處于中上水平,按照《湖南省設市城市園林綠化等級評定報告》,臨湘市處于園林綠化Ⅲ級標準。
(二)臨湘市生態環境良好。臨湘城區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臨長江,五尖山森林公園余脈延伸到城區,將工業區和行政、商貿、居住區有效的生態隔離;長安河自南向北穿城而過,在城區南部高標準建成白云湖公園;京廣鐵路在建成區北部繞城而過,兩側防護綠帶形成生態廊道將老城區和規劃新城區形成了有效的生態隔離。
(三)臨湘市園林綠化建設和養護水平高。白云湖公園、迎賓公園、臨湖公路帶狀公園及城市綠道建設水準極高,在省內處于領先水平。
二、臨湘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差距和短板
(一)申報條件上的差距
最新頒布的《國家園林城市申報與評選管理辦法》中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申報條件共7項,其中臨湘市的主要差距是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公園體系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和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等四個專項規劃編制未到位。
(二)評選標準上的差距
最新頒布的《國家園林城市評選標準》共4大類18項24個考核指標,其中4個為底線指標(未達到不得分)。臨湘市主要是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公園綠化活動場所服務半徑覆蓋率、園林式居住區(單位)達標率四項指標存在差距,其中綠化覆蓋率、公園綠化活動場所服務半徑覆蓋率兩個指標為底線指標,建成區綠地率由于差距在3個百分點以上也不能得分。
(三)原因分析
一是城市規劃滯后,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中未按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規劃城市綠地率和人均公園綠地指標,以致城市綠地率、公園綠化活動場所服務半徑覆蓋率指標不高;二是城市建設不均衡,城區東部、北部是老城區,建設滯后,公園綠地偏少,公園綠化活動場所覆蓋率指標不達標。
(四)解決策略
1.修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按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要求規劃設定城市綠化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公園和綠化活動場所服務覆蓋率指標,把毗鄰城區部分山體規劃為公園綠地,按標準要求規劃控制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兩側防護綠地,控制長安河兩側開發強度,把兩側老舊小區、單位及居民自建房用地調整為公園綠地,來拓展城市空間,增加城市綠地,并與國土空間規劃有效銜接到位,確保綠化建設有地。
2.調整建成區劃定范圍,將京港澳高速兩側防護綠地和五尖山森林公園延伸至城區部分劃入建成區,納入城市綠地統計,增加城市綠地指標。
3.加快老城區五家塘公園建設,解決老城區公園綠化活動場所服務半徑覆蓋率指標不達標的問題。
4.整合資金建設城區東、南、西部森林公園,特別是南部云湖植物園,用以增加城市綠地。
5.將老城區空坪隙地和5畝以下不便于整體開發的地塊調整為公園綠地建設口袋公園。
6.按照節約型園林的建設理念,充分保護和利用原有生態環境和原生樹種植被來建設綠地,只求解決出入口、游道、道路林蔭系統、坐凳、公廁和路燈等基本服務功能,破解當前園林綠化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
7.聘請專業團隊,科學指導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
三、臨湘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工作進展情況
我市高度重視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已擬訂了《臨湘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實施方案》,下一步將按照實施方案分步推進園林城市創建各項工作。
感謝您對臨湘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臨湘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25日
承辦負責人:鄭新宇
承辦人及聯系電話:劉艷 0730—371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