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政字〔2025〕10號A1類 同意公開
對岳陽市政協九屆四次會議第066號提案的
答 復
羅雄威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快我市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整合項目審批流程,打造“一站式”服務體系
2024年3月,省政府批復同意臨湘高新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工作。作為岳陽市唯一獲得批準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工作的省級園區,臨湘高新區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園區事園區辦”窗口,實行“一窗受理、內部流轉、并聯審批、限時辦結、一窗出證”,全流程“一站式”集成審批,推進業務流程無縫銜接,讓企業辦事從“多頭跑、多次跑”變為“一窗跑、一次跑”,實現“園區事園區辦”。一是堅持“三強”標準,提高運行水平。通過建強工作機制、配強專業團隊、加強審管聯動,我市制定了《園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暫行細則》《臨湘高新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審管聯動責任清單》,嚴格實施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審批服務制度,不斷提升審批事項承接服務能力和水平。目前,40項行政審批權下放臨湘高新區,涉及5個部門18項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厘清了園區審批與部門監管職責邊界。二是推行“三減”舉措,提高辦事效率。通過制度再造,流程重塑,推行“減跑路、減材料、減時間”,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改革后,減少申報材料22個,增加容缺受理材料26個;并充分應用“拿地即開工”、區域評估、告知承諾、容缺、并聯、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證等制度成果,助推入園項目快速建設運營,從企業入園到項目投產運營時間平均壓縮60%以上。三是堅持“三化”服務,提升政務質量。堅持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嚴格審批要素,賦權事項集成“一件事一次辦”套餐事項。采取“服務提前介入、審批預先啟動,專人跟蹤服務”模式,變“坐班”審批為“上門辦”服務,讓企業少跑路,數據多流動,工作人員多跑腿。今年來,我市為吉成、比德、鴻為等10多家企業提供了項目落地、報建、開竣工的全流程一對一、零收費的幫(代)辦服務,減輕了企業負擔。
二、關于優化資源配置,鼓勵生產共線
一方面,我市積極支持企業間共線生產行為,配合協調企業間共線生產洽談;另一方面,把好項目篩選質量關,引入了安環環保專家,提前介入項目洽談環節,把關產業準入,評估安環風險,抓實專家準入評審機制,確保招商項目為產業鏈上項目、符合產業政策、“三線一單”要求。目前,我市正在建立全周期考核標準,完善畝均效益評價體系,落實合同約定的獎懲和退出機制。
三、關于盤活閑置資產,提高資源利用率
我市積極對接金融機構,加大對福氫等優質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璟豐等困難企業引入社會資本方,加快項目投運。同時,我市堅持強化畝均效益導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嚴把化工項目“畝均投資320萬、產出400萬、稅收30萬元”準入門檻。鏈式招商、以商招商、湘情招商、商會招商、專班招商等多種招商模式并舉,完善招商圖譜、項目庫,圍繞石化產業,聚焦上市企業、三類500強企業重點招商,對優質成長企業、鏈主企業實行“一事一議”招商、專班招商,依托園區現有頭部企業,吸引上下游關聯企業集聚。
四、關于全面落實中試項目支持政策,助推成果轉化
2025年4月,臨湘高新區等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臨湘高新區化工中試基地發展的若干支持政策措施的意見》,對工業園企業申報化工中試項目予以獎勵、審批下沉、簡化手續。目前,維摩中試項目已落地,現正積極推動投資10億元的大如生物中試基地項目建設,為此,我市成立了浙江大如中試基地項目工作專班。此外,我市高度重視集聚科研人才,推動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四鏈”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感謝你們對臨湘市石化產業發展的關心與支持。
臨湘市人民政府
2025年6月20日
承辦負責人:余 鋼
承辦人及聯系電話:王 政 1301722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