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全市2023年第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開工、竣工儀式在市高新區綠色精細化工產業園舉行,43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竣工,總投資236.9億元,預計年稅收將近10億元,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引擎。岳陽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黎作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曉英,市政府副市長魏淑萍、市政協副主席李運帷,我市市委書記王文華,市委副書記、市長劉琦,市領導易興建、李其報、彭海云等出席簽約儀式。

在見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后,隨著岳陽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黎作鳳宣布“臨湘市2023年第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正式開工、竣工”,我市高新區精細化工產業園建設工地頓時挖掘機轟鳴,工程車輛往來穿梭,園區項目建設再掀新的高潮。

我市是湘北門戶,具有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六線貫通的交通優勢、通江達海的港口優勢、礦產豐富的資源優勢。近年來,我市堅持以融城、融產、融港為主線,牢牢錨定“湖南通江達海開放前沿區、長江綠色發展示范區、省域副中心城市拓展區”的定位,不斷加快“生態立市、產業強市、港口興市、開放活市”的步伐,著力構建“產業集聚、濱江開發、融城發展、鄉村振興、品質生活”新格局,全力打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風生水起的發展生態、風平浪靜的社會生態、風和日麗的自然生態。

我市始終堅持“以經濟發展比實力、以產業項目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始終堅持大干項目、大戰園區、大抓產業,推動形成了“物流成本低”“產業鏈條長”“配套設施全”“營商環境優”“拓展空間大”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此次集中簽約、開工、竣工項目,涵蓋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呈現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的特點。其中,廣西中煬海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低碳納米微晶材料綠色制造循環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0億元,項目主要建設主板生產線15條,導型加工線2條,以及一個廚具生產線,一個家具生產線,鉛鋅尾礦預處理中心,打造標準的全國低碳環保工業尾礦循環再利用產業園。
廣西中煬海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述軍:“我們公司主要是從事工業尾礦循環再利用的企業,我們在全國摸底調查發現,臨湘有我們需要的礦產資源尾礦非常豐富,另外,臨湘又接近碼頭,長江水運很便利,然后臨湘的營商環境非常優越,所以我們選擇臨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