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市審計局工作總結2016年計劃
2015年,審計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建設“一極三宜”江湖名城的總體要求,依法履行審計工作職責,積極創新審計工作思路,切實落實好“兩個責任”,不斷提升審計工作實效,在維護財經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經濟健康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將一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立足目標,抓任務完成
全年共完成審計項目50個,其中:經濟責任審計項目18個,財政(務)收支審計項目22個,政府投資審計項目7個,市委、市政府臨時交辦的審計項目3個。同時,完成了對全市310個行政村的債務審計和3個鄉鎮的債務及資產審核,配合岳陽市審計局的統一安排,抽調人員赴華容進行保障性住房審計。今年,我們還首次將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家”及組織部的機關財務納入年度審計計劃,進一步充分發揮了審計的監督和服務作用。全年共查出違規金額1.24億元,收繳財政270萬元。完成政府投資審計項目7個,核減工程價款1780萬元,核減率為11.47%。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案件線索2個,向市委主要領導報送專報3個,在省計署、省廳和岳陽市局網站共上稿信息18篇。
二、立足本職,抓審計監督
1.以規范財政預算執行為目標,深化財政審計。根據岳陽市局和我市政府關于財政同級審的工作要求,較好地完成了財政同級審工作任務。針對超預算支出、年末資金存量較大、財政專戶管理欠規范、預算專項資金結余有待清理、財政出借資金較多、政府債務較重、稅收征管不到位等幾大突出問題提出了審計建議。同時在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基礎上,綜合其他部門單位的審計結果,向市人大常委會作了專題報告,并提出了審計整改建議,為促進我市財政預算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2.以監督權力運行為目標,做優經濟責任審計。今年,我們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在關注“三公”經費和領導干部履職情況的同時,注重拓展了審計覆蓋面,突出了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利用,強化了經濟責任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為我市領導干部依法行政、廉潔從政導好航。全年共完成經濟責任審計項目18個,查出違紀違規使用金額5631萬元。向市委市政府呈送專報一份,向紀委移送案件一個。為進一步加強審計監督,提高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能力,今年,我們出臺了《臨湘市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和結果運用暫行辦法》,為準確認定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提供了操作依據。
3.以提高政府性資金績效為目標,深化政府投資審計。今年,我們把投資審計重點從工程決算審計前移,突出對工程招投標程序、監理單位履職、工程質量、工程績效、投資資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進行審計監督,盡力避免政府投資失控,著力控制政府投資浪費現象。今年,我們主要重點抓好了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工程、2014年政府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以及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工程的審計。全年共完成政府投資審計項目7個,核減工程造價1780萬元,有效避免了政府投資建設的“三超”現象。
4.以促進村級經濟發展為目標,開展村級債務專項審計。 2015年4月至6月,我局會同市財政局、市經管局對全市20個鄉鎮310個村級組織截止2014年12月的債務情況進行了審計。全市涉及有債務的村級組織280個,鄉鎮申報村級債務15116萬元,審計核實后實際債務9632萬元,核減5484萬元。
三、立足實干,抓工作績效
1.審計監督有成效。全年共完成審計項目50個,共查出違規金額1.24億元,收繳財政270萬元,督促上繳各種稅費310萬元,核減政府投資工程價款1780萬元,直接為財政節約資金1700多萬元,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案件線索2個,為相關部門單位提出審計建議80多條,為規范我市財政管理,加強依法行政,促進廉政建設和保障各項政策落實發揮了積極作用。
2.審計服務有作為。在抓好審計監督的同時,我們積極作為抓審計服務。一是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組織對全市310個行政村的債務進行了一次全面審計,審計核實全市村級實際債務9632萬元,核減5484萬元,為市委、市政府加強村級建設和管理決策,提供了準確的債務數據。二是配合全市鄉鎮合并工作,抽調人員對三個鄉鎮的債權、債務和資產進行了審核。三是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通過提出審計建議和撰寫專報等方式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提出審計建議和對策。通過建議,推動出臺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政府投資審計等方面的相關措施出臺,為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規范政府建設項目的投資發揮了參謀助手作用。
3.審計質量有提升。一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審計質量建設,推進計算機審計和手工審計有效結合。近幾年來,我局進一步加大了資金投入,充實了硬件設備,完善了計算機審計平臺,并探索運用大數據創新審計方式。目前已基本形成“通知網上發、業務網上辦、信息網上走、臺賬網上建”的信息化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審計工作的規范性、有效性、經濟性。二是認真落實省、市關于提高審計質量的工作要求,在審計項目計劃管理、審計現場環節管理、審計報告質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了質量管理相關制度,提高了審計人員整體素質、依法審計能力和防范審計風險意識,審計質量逐年提高。去年我局有1個項目獲岳陽市局質量評比一等(去年的今年表彰,今年的明年表彰)。
四、立足管理,抓隊伍建設
1.以制度規范保障內部管理。一是修訂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在堅持重大事項集體討論、首問負責和限時辦結等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機關內部管理制度,“三公”經費進一步規范,“四風”建設全面加強,干部作風明顯好轉。二是健全了激勵機制。完善了局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形成以實績論獎懲的激勵競爭機制,并將其作為年度評優的重要依據。
2.以培訓學習提升隊伍水平。一是開展業務培訓提升審計水平。局機關不定期組織干部學習審計業務、法律法規和計算機等知識。結合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會、審計職業道德討論會等形式樹立和培養審計人人員“敢于亮劍、善于亮劍”的意識和素質。二是鼓勵自學創新工作思路。對自學晉級的人員除了報銷學習費用,還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三是組織參加技能培訓。積極選派審計人員參加省、市組織的技能培訓,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審計隊伍整體水平。
3.以黨風廉政建設優化服務質量。一是不斷完善機關管理制度和審計業務制度,嚴格執行“八九九規定”以及審計紀律“十不準”,著力規范審計人員的職責行為,提高審計人員自我防范的免疫力。二是認真落實“兩個責任”,按照個人與股室、股室與局黨組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狀的方式,用制度促廉,以考核督廉。三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著力增強審計工作透明度。我們將審計工作流程、審計工作紀律等在門戶網站進行公開,進一步增強了審計干部依法審計、文明審計、廉政審計的意識。近幾年來,我局從未出現過一起被審計單位投訴或信訪舉報事件,沒有一人受到過追責或處分。
五、立足統籌,抓政令暢通
1.統籌兼顧協調好市重點建設工程。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胥飛龍局長兼任市三條街道的拆遷建設總協調,胥飛龍局長在認真抓好審計業務工作的同時,統籌兼顧,積極協調市重點建設工程,做到了兩手抓、兩不誤。
2.竭盡全力完成防汛救災任務。在我市發生“6.1”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害后,我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令,一方面抽調人員組成突出小分隊進駐災后路不通、電不通、通訊不通“三不通”的邊遠偏僻山村——龍源四合村,在大山深處做好災民的安撫工作和災區群眾的轉移安置工作,另一方面投入救災資金5萬多元,與當地干部群眾戰斗在一起積極開展災后重建工作。
3.積極主動開展“四訪四問”主題活動。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我局組織機關干部到白云鎮的集莊、路豐、毛灣、灰山和新合5個村,積極開展“四訪四問”為主題的機關干部大走訪活動。通過活動,我們積極聽取民聲、掌握民意、改善民生、化解矛盾和困難幫扶,盡職盡責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樹立了審計人員為民務實清廉形象。
在回顧總結一年工作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反映在審計人員的審計手段、政策水平與新形勢下的審計工作要求存在差距,審計信息化建設步伐較為緩慢,在查深查透出精品上還很大的提升空間,審計成果轉化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審計處理難、整改不到位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這些不足有待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