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工作總結
2020年度工作總結
臨湘市文化旅游廣電局
(2020年12月)
今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市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及經濟建設等中心工作,進一步壓實責任、咬定目標,真抓實干,切實推進文旅融合發展,促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全年共獲得國家、省、市級榮譽共15項,其中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被中宣部評為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羊樓司綜合文化站納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功能融合試點單位,龍窖山村成功入圍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梅池村成功入圍湖南省鄉村旅游重點村,6501景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牌湖南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棋子山景區的小源支部舊址成功申報岳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胡子哥山茶油榮獲湖南省文化旅游商品大賽金獎、藥姑山香包獲銅獎。特別是在防汛期間,我局共計巡堤1560公里、近650小時,開挖導浸溝9條,發現了長江大堤防汛地段最大的管涌,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護,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榮獲“全市防汛抗災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現將2020年度各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黨建工作
(一)落實“四個狠抓”,推進基層黨建工作。
一是狠抓支部班子建設。建立了黨建工作責任制,制定黨組、機關黨委、黨支部三級黨建工作清單,逐級壓實黨建工作責任。組織對8個基層黨支部進行換屆選舉,進一步配強了基層支部班子。二是狠抓黨員隊伍建設。今年發展新黨員7名,按期轉正黨員3名,開展提醒談話18人次,慰問困難黨員19人次,組織黨員培訓229人次,組織黨員為困難群眾捐款21430元。進一步增強黨員黨性觀念。三是狠抓“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局班子成員帶頭到聯點支部講黨課9次,各支部書記講黨課10次,在“主題黨日”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戴黨徽、誦黨章、繳黨費、講黨課、觀看警示片、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扶貧幫困、清潔家園志愿服務、重溫入黨誓詞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學習教育效果,提升了黨員素質。
(二)落實“四個強化”,推進意識形態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成立了以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機關股室和二級機構負責人為成員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壓實黨組書記、局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黨組班子其他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切實將目標責任分解到局屬單位和股室,明確到人。同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文旅廣電局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方案》,完善了《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落實制度》《意識形態工作分析研判制度》等。局黨組專題研究意識形態工作2次以上,每半年向市委書面匯報意識形態工作。將意識形態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支部目標管理、組織生活會和個人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為全局意識形態工作落地生效夯實了基礎。二是強化學習教育,提高隊伍素質。局黨組堅持把意識形態有關內容納入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認真傳達學習中央、省、市領導有關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繼續狠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充分利用自學、專題黨課、中心組學習、干部職工大會、專家授課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職工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學習強國”平臺運用,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帶頭學習,截止11月3日,黨組書記、局長陸如勇學習積分達28405分,推動了全系統干部職工積極學、自覺學,有效提升了黨員干部隊伍素質。三是強化輿情監管,把牢輿論導向。進一步健全網絡輿情信息管理制度,堅持貫徹執行新聞稿件“三審”制度,凡是對外發布信息、文章等內容都要由股室負責人、分管領導、主管領導層層審核把關。今年已在中央、省、市媒體上稿31篇。局機關專門配置一名網管員,加強對重點網站、紅網論壇及本單位網絡信息輿情監管。
(三)落實“四個常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一是盡職責敢擔當,注重責任落實常態化。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局黨組把黨風廉政建設納入績效考核目標管理,明確領導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分工,做到反腐敗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確保管黨治黨工作落到實處。今年黨組專題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7次。二是嚴紀律抓日常,注重執紀監督常態化。制定下發了《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紀律督促檢查的通知》,局辦公室、人事、紀檢監察室聯合開展作風督查5次,通報批評13名違紀工作人員,約談2個單位主要負責人,對20名工作人員進行廉政談話。加大扶貧領域專項治理,先后對局聯點扶貧村官田村、飲水村和源沖村等扶貧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并提出4條整改意見,效果明顯。三是早提醒早介入,注重警示教育常態化。嚴把黨員干部日常“學習關”。把黨章黨規黨紀特別是“兩準則、四條例”作為“三會一課”必學內容,教育黨員干部把黨紀法規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嚴把黨員干部任前“廉考關”。對擬提拔和平職轉任的股級干部事前征求紀檢派駐組的意見,任前開展集中廉政談話。嚴把重要時間節點“宣傳關”。每次重要節假日前都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向黨員干部推送廉政短信,以身邊人、身邊事警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秉公用權。四是重源頭建機制,注重制度建設常態化。進一步完善財務、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詢價采購等系列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確保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的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
二、疫情防控工作
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緊急會議,認真傳達了市委緊急會議精神,明確了取消春節休假,必須24小時在崗帶班值守,并根據上級要求制訂了工作方案,擬定了工作措施,成立了工作機構,并下發通知,決定自1月24日8:00開始,全市境內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影院、KTV、網吧、游樂場等娛樂場所和景區(點)全部暫停營業,并加強對旅行社、旅游車隊、星級賓館等人口密集場所的疫情監控。要求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將全天候24小時開展不定期巡査,對不服從統一安排的經營戶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由黨組書記、局長陸如勇親自帶隊下到景區景點、影院、KTV、網吧、游樂場等進行不間斷督查。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大力開展“文藝抗疫”活動。共創作戲曲、表演唱、美術、書法、童謠等文藝作品140多個(幅)。同時為貫徹落實我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精神,經請示市政府主要領導,自4月1日起,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各景區景點及旅行社等文化旅游設施場館有序恢復對外開放,并制訂了經營門店疫情防控“八條”、復市人員花名冊、疫情防控承諾書、經營門店疫情防控情況日巡查表、消毒記錄、客戶進店登記明細表,復工復產工作督查小組人員定期對經營門店進行防疫工作督查檢查,嚴格督促門店主要負責人落實復工復產防疫工作相關職責。
三、全域旅游工作
(一)所做的工作
1、示范區創建。為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對照驗收標準和臨湘實際,邀請了創景天下旅游規劃設計院對我市全域旅游創建工作進行了業務指導,引進湖北香城游樂投資有限公司建設五尖山歡樂世界游樂場項目;召開了全市文旅系統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推進會;積極配合省市上級文旅部門開展文旅融合規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規劃調研,起草《臨湘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和《十四五項目建設規劃》。2、項目建設。我局全年立項爭資目標為2000萬元,目前已超額完成任務。一是長安文化創意園:場館區政務中心、文化藝術中心、博物館、幼兒園主體結構已完成封頂;地下車庫己完成工作量的72%;幼兒園完成基礎及結構封頂,砌體工程完成62%; 景觀區己完成園建、綠化、水電、房建、排水等工程量的86%,場館區景觀己完成28%。二是最美長江岸線臨湘塔段項目:召開《初步設計》評審會、項目施工技術交底會,于11月27日正式全面開工建設。三是6501景區項目:12月10日,6501航空航天國防園正式被定為湖南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舉行了授牌儀式暨6501航天國防園第二期軍訓營地建設項目啟動儀式,省、岳陽市、臨湘市相關領導出席活動。3、相關活動:舉辦了2020臨湘市第十個“5.19中國旅游日”活動,在《岳陽旅游》期刊上出版了一期臨湘文旅介紹;參加了2020湖南(國際)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暨文化和旅游裝備展;組織企業參加了湖南省紅色旅游博覽會并參加了平江分會場、舉辦了“萬里茶道—2020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臨湘賽區)”活動;正在開展臨湘市首屆“名菜名廚名店”評選活動;完成對星級鄉村旅游區點、A級景區、星級賓館的等級復核工作。4、產業鏈工作:成立了臨湘市文化旅游產業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加快推進臨湘市文化旅游產業鏈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文旅重大項目庫、招商項目庫,完成7家“四上企業”申報任務。9月27日、11月11日,分別召開了市文化旅游產業鏈建設工作調度會、宣傳營銷工作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孟陽出席并作重要講話;10月3日,市長廖星輝調研文旅企業;12月9日,市長廖星輝,市文化旅游產業鏈鏈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孟陽,市文化旅游產業鏈副鏈長、副市長熊麗深入調研浮標產業實訓基地、6501、菊博園、全域旅游服務中心,并組織政府辦、財政、發改、交通、水務、農業農村、林業、五尖山、保建投、浮標產業辦等部門單位在市政府四樓會議室召開調研會,市文旅廣電局局長陸如勇就我市旅游產業發展作了專題匯報。
四、文化服務工作
群文活動方面。組織開展了“抗擊疫情,我來了”優秀短視頻征集活動、“我們的中國夢-湖湘文化進萬家”文化志愿者活動、“空中大講堂”活動、舉辦了第七屆臨湘市青少年才藝大賽、第七屆草根文化旅游藝術節、“關愛送老人,小愛凝大愛”市文旅志愿者服務“春雨行動”活動,編排少兒舞蹈《蛙鼓聲聲》、歌伴舞《黃蓋湖夢里水鄉》參加了“第四屆岳陽藝術節”、創作了《眾志成城抗疫情》《萬眾一心齊抗疫》《防疫鑼》等4個小視頻,開展了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站長培訓班,拍攝了微電影《十三村醬菜的傳說》、排演了歷史劇《周瑜打黃蓋》、新創現代小戲《半塘蓮》參加岳陽市第四屆藝術節;成立了臨湘市文化館第一屆理事會。
非遺工作方面。籌備“臨湘浮標”、“聶市十樣錦”、“臨湘青磚”三個項目的省級項目的申報資料,對原有資料進行了查漏補缺,并和各項目主要傳承人進行了座談和討論;對我市縣級非遺項目“詹橋豆豉”、“聶市地花鼓”進行實地調研;開展了“文化博覽園 非遺進景區”非遺日主題活動、參加了岳陽市“夜游南湖·悅賞非遺”主題活動,我市臨湘花鼓戲、十三村醬菜制作技藝、臨湘浮標、臨湘青磚四個項目參加了此次展演展銷活動。
民生實事方面。市圖書館下基層服務56次,對基層管理員培訓9次,送書下鄉7次,共送圖書3100冊,圓滿完成全年送書下鄉任務;全年共送戲下鄉演出120場、一元劇場12場、公共文化進鄉村20場,受惠群眾約達90000人次,滿意度達100%以上。恢復排練了大型傳統花鼓戲《孟姜女哭長城》,精心打磨了《良心結》,創作了掃黑除惡情景劇《鐵拳砸錘》、扶貧花鼓小戲《真假堂客》、《半塘蓮》和快板《平安臨湘惠民生》等作品。
數字化、總分館建設方面。搭建了臨湘數字館綜合服務平臺,打造兩個數字體驗區,建立六大資源庫建設目標,上聯湖南省公共文旅云平臺,下接鎮文化站,安裝15臺文化一體機,市民可以通過“點單式”的方法利用電腦,手機微信,目前已累積4000課時全面藝術普及音視頻資源,總計約5.4TB數字資源;全市已建成運行10個圖書館分館和4個村級服務示范點,投入資金10萬余元,新建了金葉眾望、社會福利中心、消防大隊、桃林菁華培訓學校等5個分館。
文物保護方面。啟動了《龍窖山堆石墓群——石窩山保護工程計劃編制》工作,組織策劃瑤文化之《嗡琴戲》圖文實物陳列展示室;聶市古建筑之一的祥順匹頭店修繕工程全面竣工;加快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湘塔本體修繕工程。開展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巡查工作,推薦“黃金堂古建筑群”等15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為岳陽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組織書法作品參加萬里茶道節點城市書法展覽活動,深入挖掘聶市茶莊與晉商之間的史料,先后在湖南日報、湖南公共文旅云、岳陽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平臺發布相關文章3篇。
市場監管方面。全年共開展市場巡查3500余人次,巡查經營場所700余家次,召開了全市文化旅游市場消防安全生產工作會、開展“3.18”全國文化市場法制宣傳日、“4.26”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兩考”期間,重點對考點、考生住宿區周邊的網吧、歌舞娛樂場所加強巡查密度和力度,確保了考生有一個安靜舒適的考試、休息環境;根據省、岳陽市《關于開展2020年全市文化旅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要求,出動執法人員270余人次,檢查經營單位135家次,下達整改通知書10份,要求立即整改到位。按照全市文化旅游行業安全隱患整改工作會議要求,聯合公安、消防、市場監督等部門多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重點檢查網吧、KTV等53家存在安全隱患的娛樂經營場所。
五、存在主要問題
今年來,工作有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方面是我們在旅游事業發展過程中對照《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標準》要求,仍存在一定的現實差距。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旅游專業人才短缺,文藝創作水平有待提升。
六、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們將堅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省委“三高四新”發展戰略,實現岳陽市委打造文化旅游“雙千億”產業目標及臨湘市委“全景臨湘,全域旅游”整體布局,以文旅融合創新為抓手,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推動文化旅游深層次融合。
全域旅游方面。一是抓好文旅產業鏈條。圍繞強鏈、延鏈、補鏈,壯大文旅產業。一是積極開展文化金融創新行動,充分利用文化旅游產業資金,扶持培育優秀文化和旅游產業項目。二是將文化公共服務與旅游公共服務有機銜接、相互融合,推動基本公共文旅服務均等化,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切實加大向上爭資和對外招商力度,著力提高項目的轉化率和落地率。三是加強旅游景區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旅游景區接待和服務功能,要著眼于增強臨湘旅游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大力創新營銷方式,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渠道,讓臨湘旅游品牌走向全省、全國。二是大力發展大眾旅游。圍繞塑造“快樂山水,游釣臨湘”的形象品牌,著力優化旅游產業發展環境,創新開發定制化的旅游產品和線路,增加惠民舉措來適應文旅產業新時期的變化和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需求,整合臨湘文化旅游資源,著力打造垂釣休閑游、航天國防游、寄情山水游、親子娛樂游等特色旅游項目,激活域內旅游市場并吸引周邊城市游客,把臨湘建成以文化為核心吸引、以休閑度假為功能主導的體驗型旅游目的地。三是保護傳承長江文化。要在對接國家戰略上持續發力,深度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深入挖掘長江文化,對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做強“文化生態旅游”,不斷開展形式各樣的文旅活動,弘揚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堅持以文化引領、文旅同行,大力推動文化旅游產業提質增效,奮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格局,實現臨湘文化旅游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局面,讓游客在臨湘之旅成為難忘的精神之旅、文化之旅。
文化工作方面。一是舉辦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題的文藝匯演系列活動;二是全面完成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加強數字云平臺建設,全面提升數字化的運營能力和服務效能;三是繼續組織學習《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辦法》;四是做好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務活動,繼續舉辦草根文化旅游藝術節;五是加強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臨湘花鼓戲的宣傳、展示,進一步開展帶徒授藝等傳習活動,并做好省級非遺項目的申報工作,繼續推進“萬里茶道”申遺工作、龍窖山堆石墓群的保護修繕和開發利用工作,啟動聶市古建筑群中的方志盛和記雜貨店,姚子佳住宅修繕工程;六是完成送戲下鄉演出120場,一元劇場演出12場、送圖書下鄉3000冊;七是精排現代小戲《半塘蓮》參加湖南省第七屆藝術節、做好第八屆臨湘市青少年才藝大賽,打造一個課本劇和一個舞蹈作品參賽并獲獎;八是繼續加大網吧、娛樂場所、營業性演出、社會藝術考級、旅游市場和出版物市場專項整治力度,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