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農業工作思路
2012年農業工作思路
臨湘市農業局
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2011年,全市農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增強科技興農,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優勢,確保農業穩定較快發展,農民穩步持續增收。具體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攻糧食。堅持把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進一步壓單(季)擴雙(季)、推優增雜,杜絕耕地拋荒,擴大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水平,不斷增強綜合生產能力,力爭全年糧食播種100萬畝,總產突破40萬噸,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再作貢獻。在抓好糧食產業的基礎上,著力打造蔬菜大縣、茶葉之鄉、優質茶苗基地1萬畝,采擷茶園7萬畝,種植蔬菜面積12.5萬畝,推廣優質雜交油菜30萬畝,進一步促進特色產業提質升級。
二、促加工。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內容,繼續扶持做大龍頭企業,圍繞產業鏈條拉長和產業集群建設,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力爭新進省級龍頭企業1家。同時,引導龍頭企業以質量創品牌,以品牌拓市場,積極申報馳名和著名商標、重點將“富硒”爭創省級著名商標,形成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的品牌經營格局。
三、爭投入。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支農力度進一步加大,水稻、油菜被列為國家優勢產業布局基地縣(市)的政策機遇,在已有的項目儲備基礎上,多爭國家農業大項到我市實施,全面啟動國際農發基金貸款項目,為全市農業發展增添后勁。
四、保安全。進一步強化農業執法和農產品質量監管,開展專項整治,規范種子市場。實行嚴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場準入制度,從生產和流通環節嚴把農產品質量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強服務。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陽光工程”培訓,培育新型科技農民、轉移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2000人,讓農民既能從土地里掘銀,又能夠走出去淘金。繼續創辦“湘北農技之窗”電視專欄,大力開展病蟲信息與植保技術進村入戶工程,擴大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科學指導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加大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和使用假冒偽劣、禁用農資的違法行為,創造農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六、夯基礎。建立健全農業推廣服務體系,改變鄉鎮農技站“網破、人散”的現狀。在硬件上,農業局建一棟生物預警大樓,每個鄉鎮建一個站房,在農技推廣隊伍建設上,每個鄉鎮到位3個全額事業編制,使全市農技推廣體系既有完善的硬件設施,又有較強的農技推廣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