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塘鎮產業發展規劃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搶抓黨和國家“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窗口期,把握融城發展機遇,為長塘鎮高質量發展打開局面,本著“積極、科學、協調、前瞻”的原則,現制定我鎮產業發展規劃方案如下:
一、產業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
長塘鎮位于臨湘市最南端,距臨湘市區29公里,距岳陽市區28公里,與岳陽市經開區西塘鎮隔河相望,距京港澳高速岳陽出入口13公里,三荷機場直線距離7.4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全鎮下轄6個村、2個社區,177個村(居)民小組,共8841戶28989人。長塘鎮總面積5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0548畝,其中水田面積24600畝,旱地面積5948畝,山林32000畝,鎮域范圍地勢平坦,水資源充足,是臨湘傳統產糧大鎮。
(二)產業基礎
“十三五”時期,長塘鎮緊緊抓住融城發展機遇,把準“岳陽近郊后花園”、“臨湘南部橋頭堡”、“三荷機場后勤部”三個定位,堅定不移以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明確目標,夯實基礎,抓住機遇,迎勢而上,全鎮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初步形成了以蔬果糧油生產加工為主的農貿產業體系。全鎮農業總產值達20348萬元,糧食總產量1845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998元,引進了一批以“君樂米業”、“游港河生態果園”、“豐農訂制農場”為代表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
(三)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依然不足。盡管近年來我鎮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但是長塘鎮作為傳統農業鄉鎮,在各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欠賬仍然不少,特別是在交通、水利等關系民生的基礎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大投入;
2、產業發展質量依然不優。在農業發展上對一些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力度不強,沒有形成標準化的種植示范基地,在農產品品牌的培育、加工、包裝上力度不夠,沒有形成帶動性強、效益好的區域公用品牌,市場競爭力還有待加強;
3、產業發展規模化依然不強。目前我鎮的主要產業還是“單獨作戰”的小農經濟為主的第一產業,產業鏈條延展不升,產業附加值不高,雖然有個別龍頭企業效益較高,但帶動性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導致沒有形成規模化、集團化的產業體系。
二、產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抓住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縱深推進,和臨湘市融城發展目標全面實施的歷史機遇,結合自身區位優勢,緊扣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用好融城發展的政策紅利,當好路南片區空港新城建設的橋頭堡,臨湘市融城發展的排頭兵。
(二)總體目標
著重培育糧油、水果、蔬菜三大主導產業,突出發展優質大米、名優果品、有機蔬菜、低芥酸菜籽油4個骨干農產品,全面推進“三品一線”(即做強做優“湘滬園水果”、“君樂大米”、“豐農訂制”3個農業品牌,依托游港河生態果園、長塘社區十里桃林,聯合桃林菊博園、忠防6501,打造1條鄉村一日游的精品線路)戰略,傾力實施“特色農業產業化、集鎮建設規模化、產業發展生態化”三大工程,著力打造岳陽近郊“蔬菜糧油供應基地、名優果品生產基地、周末休閑旅游基地”三大基地。
(三)發展規劃
1、建設蔬菜糧油供應基地。借助“君樂米業”省級龍頭企業的品牌效應,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統一生產標準、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品形象,逐步提高主要農產品的種植集中度,全面建設優勢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計劃于2021年將“訂單農業”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0畝,高端優質稻米產量增加到25000噸。將“單獨作戰”的小農經濟塑造轉變為高度集聚化、規模化的農業產業體系,同時以“秸稈綜合回收利用”等方式延伸產業鏈條,以“訂單農業”、“訂制農場”等方式提高農產品增值率,初步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雛形。
2、建設名優果品生產基地。以提高品質、提高效益為核心,以推廣優質精品水果生產為關鍵,圍繞做優做強“湘滬園”、“豐農訂制”、“長塘黃桃”等蔬果品牌,通過優化結構、提升品質、強化營銷、做強品牌,結合現場采摘、線上經營,構建現代化水果產業體系。
3、建設周末休閑娛樂基地。大力發展綠色采摘和休閑觀光農業項目,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在游港河長塘側建設一條自長塘大橋至水圳橋的觀光公路,結合“游港河生態果園”、“長塘社區十里桃林”打造游港河沿河風光帶,推動農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堅持發展經濟、傳承文化、保護生態以及改善民生相結合的原則,探索建立“政府引導+產業引領+農戶參與”的鄉村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模式,打造“農耕小鎮”形象。
(四)主要措施
1、加強特色農業品牌建設。打造“三個一批”本土農產品品牌。發展壯大一批以“君樂米業”、“豐農訂制”為主的農業企業品牌;宣傳開發一批以“中南一號”、“湘滬園”為主的農產品品牌;同時通過推進標準化生產,統一原產地標識,講述產品故事,發掘培育一批本土農產品公用品牌,擴大長塘大米、長塘水果在岳陽市場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2、發展農業產業化組織。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完善“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發展一批以“志茂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專業化合作社,鼓勵農戶以加入合作社的形式與本鎮農業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推進標準化生產,擴大生產規模,通過塑造優勢產業,推動產業集聚,形成產業化的長塘特色農業。
3、完善農業配套服務體系。堅持科技興農,加強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聯系,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運用,引進一批高端優質農產品,建立1-2個產學游基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何洞水庫、幸福水庫灌溉渠網建設,持續推進游港河綜合治理項目,加強山塘溝渠、淺層井等水利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農業市場建設,不斷完善鄉村農業信息網絡,發揮“君樂米業”省級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積極開展各類營銷活動,有針對性地參加各類農業博覽會、產業展銷會。
4、加快集鎮規模化建設。著力完善集鎮建設,加強集鎮管理,提升集鎮品位。一方面進一步完善集鎮建設,加緊實施集鎮老街白改黑工程,積極推進集鎮背街小巷改造和破損路面治理,加快推動劃行歸市,盤活集鎮農貿市場,逐步完善集鎮“綠化、美化、亮化”配套設施;另一方面強化集鎮管理,提升街道形象。規范集鎮停車行為,規范商鋪門店入店經營,嚴格執行集鎮規劃,持續推進集鎮環境整治,不斷提升集鎮整體形象,著力打造產業興旺、特色鮮明、功能完備路南中心集鎮。展現臨湘市對接岳陽空港新城規劃的窗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