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創業帶動就業決策部署和2024年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以及《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八部門關于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的通知》(湘人社發〔2023〕8號)等文件精神,扎實做好2024年創業服務工作,不斷提升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圍繞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基地、創業擔保貸款、創業活動、創業補貼“五創聯動”,到 2024 年底,全省完成創業培訓 9.1萬人次,累計建成創業孵化基地 400 家,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7億元,縣級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至少組織1場創業專場活動,一次性創業補貼覆蓋面持續提高,扶持 5 萬人實現創業,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0萬人。
二、重點工作
(一)不斷推動創業培訓提質增效
1.全面完成培訓計劃。各地要對照創業培訓指導計劃,科學分解指標至縣市區一級,按時按質完成各課程培訓任務。未按
要求完成的地方,省平臺(湖南省人社一體化業務管理系統,下同)原則上不受理其超計劃課程開班備案申請。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各市州要根據本地區創業培訓需求,合理建立創業培訓講師培養梯度,每年至少組織開展1次教學討論、學習觀摩、經驗交流等活動。要做好創業講師派遣授課工作,支持優秀講師在全省范圍內跨區域交流授課,促進各地區教學資源共享和互補。12月底前,各地要依托省平臺完成授課講師的年度考核工作,考核等次與下年度課酬執行標準掛鉤。
3.強化創業培訓后續服務。各地要充分發揮授課講師和湖南省創業創新導師團成員作用,推動創業培訓和后續跟蹤服務有效銜接,為創業學員提供有針對創業指導和幫扶,并通過省平臺記錄服務開展情況和學員創業進展情況,進一步提升創業培訓學員創業成功率,力爭達到4.5%以上。
(二)認真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
1.優化審核經辦。各地要通過省平臺開展大數據比對,精簡人員資格審核證明材料。已登記為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的由省平臺自動識別,無需再提供個人身份證明材料;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殘疾人等,以省平臺識別為主,識別不了的,由個人輔助補充紙質證明材料。已在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的,由省平臺直接協同相關部門數據,無需再提供營業執照。
2.降低反擔保門檻。各地要認真落實貸款 10 萬元以下的免除反擔保政策,擔保基金原則上要“見貸即擔”。已獲得合作銀行授信的貸款對象,各地可根據其授信額度免除對應額度的反擔保要求。省級創業孵化基地中符合條件的在孵創業項目申請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的,可免除反擔保要求,提高創業者對政策的可獲得性。
3.開展宣傳活動。各地要強化創業擔保貸款與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賽事活動的聯動,大力宣傳政策,推動創業擔保貸款增量。要將“貸你創業”助力行動與“百名創業導師”走基層活動深度融合,深入高校、園區、企業、鄉村,為創業者提供政策上門服務,并將活動組織開展情況記錄在省平臺中。
(三)全力提升孵化基地建設水平
1.夯實基地基礎工作。各市州年內至少要完成2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培育和推薦,各縣市區至少要完成 1 家以上創業孵化基地認定。要指導孵化基地于5月30日前,在省平臺中全面完成基地信息和在孵實體信息更新補充,確保各項數據的真實、準確、完整,為創業孵化基地和在孵實體享受各類創業補貼政策提供數據支撐。
2.增強基地孵化能力。各市州每年至少組織1期創業孵化基地管理和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班,重點提升其通過省平臺開展經辦服務的能力,以及創業指導、搭建平臺和事務代辦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升孵化服務水平。要指導孵化基地常態化走訪了解在孵化實體,及時處理在孵化實體在省平臺中提出的服務請求,提升創業者滿意度。要指導基地簽約創業創新導師團成員前往基地開展創業指導服務,每年不少于 3 次,創業導師在省平臺中做好服務記錄。
3.落實基地補貼政策。各地要嚴格按照“凡補必進,不進不補”的原則,依托省平臺于8月30日前,全面完成上年度創業孵化基地創業服務補助等政策的經辦和落實。要對照基地建設的基本要求,加大對基地在孵實體的創業培訓和一次性創業補貼力度,確有特殊情況暫未達標的,各地可結合實際適當放寬相關要求。
4.認真組織基地認定和復評。各地要于 11 月 30 日前完成2024年度市級和縣級孵化基地認定和復評,要于12月30日前完成2024年度省級孵化基地初審和推薦工作,并在省平臺中完成相關評定流程。積極指導和推動符合條件的孵化基地積極申報國家級孵化基地認定。同時,各地要對近三年以來創業孵化基地在認定、復評以及資金撥付使用等方面進行自查自糾,舉一反三,并于9月底前將自查和整改情況上報省廳。
(四)積極開展各類賽事服務活動
1.精心組織兩大賽事。按照人社部要求,各地要精心組織開展創業引領者專項活動暨第四屆馬蘭花全國創業培訓講師大賽和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市州選拔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縣市區級選拔賽,通過大賽和選拔活動發現培養一批高水平創業培訓講師和優秀創業創新項目。對確有困難或特殊情況無法舉辦市級賽事的,經報省廳和全國組委會同意后,按照統一規則,通過講師集訓或項目路演等方式,評審選拔和推薦項目參加省級選拔和國賽。
2.持續開展專項服務。深入實施“百名創業導師”走基層專項服務,組織發揮本地湖南省創業創新導師團成員,開展進高校、進基地、進企業、進鄉村“四進”活動,與創業者結對,有針對性開展創業指導幫扶,各地要將結對和幫扶情況及時錄入省平臺。省廳將適時組織創業服務成果展示交流會,為優秀創業項目搭建展示交流平臺,并對服務成效好的地方和創業導師通報表揚。
3.鼓勵舉辦特色活動。各地要結合本地創業者的實際需求,可通過政府購買創業服務和成果的方式,開展系列有針對性的創業講座、沙龍、路演、宣講和訓練營等活動,每年不少于 1場次。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開展專場專項服務活動,為大學生創業和返鄉創業提供政策服務支持。各地要使用省平臺經辦各類創業活動,便于及時了解掌握活動的推廣發起、報名申請、備案審批、反饋評價、活動成效等情況。
(五)著力加強創業服務能力建設
1.開辟創業服務專區。省廳依托“湘就業”微信小程序,開發創業服務專區,打造了“五創”政策與服務的一站式受理平臺。各地要積極推動基層創業服務與創業服務專區業務深度融合,調整業務模式,精簡證明材料,加強線上專區推廣運用,提升創業者獲得創業政策和服務的便捷度。
2.提升創業補貼覆蓋率。各地要對照就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按要求落實好創業補貼政策,力爭省平臺中創業培訓學員創辦的項目、湖南省創業創新導師團指導的項目,以及創業孵化基地入孵的項目政策基本覆蓋。
3.加強創業服務隊伍建設。各地要指導本地創業創新導師團成員和創業培訓講師,于6月30日之前全面完成省平臺實名制認證和個人信息和服務情況的更新,未按要求完成的,省平臺將暫停其參與派遣授課、賽事輔導、創業指導等各項創業服務工作資格。各地要指導本地創業創新導師團成員和創業培訓講師主動申領省平臺發布的活動任務、答疑任務和派課任務,省平臺將服務情況進行滿意度評價和排名打榜,服務情況將作為人員激勵和動態調整的重要參考。
4.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各市縣每年至少組織1期創業服務工作人員業務培訓,重點圍繞“五創”政策的聯動,基層業務辦,“湘就業”創業專區工作指導等方面,培訓至鄉鎮街道一級,有條件的區縣,可培訓至村社區一級。各地要匯總本地最新創業政策和服務,印制創業政策宣傳頁、宣傳清單或口袋書,并注明政策和服務的受理條件、申請流程、政策執行和補貼標準、具體聯系人等,廣泛宣傳發放,9月 30日前將宣傳單上報省廳。
三、工作要求
(一)認真謀劃部署。各地要對照本通知認真謀劃今年工作,及時分解下達各項任務,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省廳將定期調度各地創業服務工作,視情況予以通報,并作為年底相關考核和評價的重要依據。
(二)規范政策經辦。各地要把作風建設貫穿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全過程,規范創業各類補貼資金撥付管理,所有補貼資金均要及時準確錄入省平臺,堅決杜絕違規申領、虛報冒領、套取截留等行為,保障資金使用安全。省廳將不定期對各地創業工作情況進行調研督導。
(三)加強總結宣傳。各地要充分發揮各類媒體作用,結合賽事活動舉辦,廣泛宣傳創業各項政策和服務,樹立一批創業典型,營造鼓勵和支持創業的社會氛圍。各市州要及時總結上報本地經驗做法和亮點成果,每年至少向省廳報送 1 篇工作經驗材料和 4 篇信息報道(含短視頻),省廳將擇優向人社部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級以上媒體推介報送,努力擴大湖南創業影響力,持續擦亮“創響三湘”金名片。
聯系人:胡川 0731-84900136
附件:2024年創業服務工作指導計劃
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辦公室
2024年4月29日
(此件依申請公開)









附件
|
地 區 |
創業培訓(人次) |
創業擔保貸款(萬元、人) |
創業孵化基地(個、人) |
|||||||||
|
總人數 |
SIYB |
網創 電商版 |
網創 直播版 |
模擬 實訓 |
鄉村 領雁 |
新發放貸款 金額 |
創業帶動 就業人數 |
基地 個數 |
在孵實 體個數 |
在孵實體吸 納就業人數 |
創業服務補助是否落實到位 |
|
|
長沙市 |
19000 |
6930 |
5400 |
2900 |
3500 |
270 |
18500 |
3500 |
141 |
3000 |
15000 |
是 |
|
株洲市 |
12000 |
7310 |
1200 |
1800 |
1600 |
90 |
28000 |
5300 |
38 |
900 |
4500 |
是 |
|
湘潭市 |
5000 |
2150 |
900 |
800 |
1000 |
150 |
18000 |
3400 |
16 |
450 |
2250 |
是 |
|
衡陽市 |
9000 |
4020 |
1600 |
1400 |
1800 |
180 |
24000 |
4500 |
23 |
600 |
3000 |
是 |
|
邵陽市 |
8000 |
4620 |
1000 |
1200 |
1000 |
180 |
25000 |
4700 |
21 |
550 |
2750 |
是 |
|
岳陽市 |
9000 |
4200 |
1500 |
1400 |
1600 |
300 |
45000 |
8500 |
32 |
1000 |
5000 |
是 |
|
常德市 |
6000 |
1950 |
1000 |
2000 |
900 |
150 |
35000 |
6600 |
21 |
550 |
2750 |
是 |
|
張家界市 |
2000 |
780 |
400 |
300 |
400 |
120 |
10500 |
2000 |
10 |
300 |
1500 |
是 |
|
益陽市 |
4000 |
1760 |
600 |
600 |
800 |
240 |
20000 |
3800 |
15 |
400 |
2000 |
是 |
|
郴州市 |
6000 |
2680 |
1100 |
900 |
1200 |
120 |
28000 |
5300 |
18 |
500 |
2500 |
是 |
|
永州市 |
4000 |
1300 |
1000 |
600 |
800 |
300 |
56000 |
10700 |
18 |
500 |
2500 |
是 |
|
懷化市 |
3000 |
1130 |
500 |
500 |
600 |
270 |
25000 |
4700 |
21 |
550 |
2750 |
是 |
|
婁底市 |
2000 |
780 |
400 |
300 |
400 |
120 |
16000 |
3000 |
13 |
350 |
1750 |
是 |
|
湘西州 |
2000 |
690 |
400 |
300 |
400 |
210 |
21000 |
4000 |
13 |
350 |
1750 |
是 |
|
合 計 |
91000 |
40300 |
17000 |
15000 |
16000 |
2700 |
370000 |
70000 |
400 |
10000 |
50000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