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礦街道辦事處
桃礦街道辦事處迎賓路
0730-3689402
廖全
夏季:8:00-18:00 冬季:8:00-17:30
根據《中共臨湘市委臨湘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臨湘市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臨發〔2024〕2號)精神,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優化機構設置,理順縣鄉職責關系,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供體制機制保障。結合桃礦街道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機構類別
根據中編辦〔1993〕17號、湘編辦〔1999〕3號文件精神,按鄉鎮人口、財政收入和國土面積三項綜合指數測算,桃礦街道為二類街道;街道黨工委是市委派出機關,街道辦事處是市政府派出機關,正科級。
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要職責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要承擔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決定、命令、指示;領導本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和基層社會治理,承擔管黨治黨工作責任,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居民收入,強化公共服務,著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推進基層民主。其主要職責是:
(一)統籌街道黨建工作,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及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二)科學編制和組織實施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參與擬定市、街道兩級關于轄區發展的重大決策并統籌落實,負責促進轄區經濟建設、項目發展工作,承擔優化發展環境、采集企業信息、服務轄區企業、促進項目發展工作,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扶持各類民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組織,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壯大特色產業,培育龍頭企業,營造良好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居民增收。
(三)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醫療等社會事業;引導居民多渠道就業,提供政策、科技、信息、就業培訓等服務;大力加強社會保障服務,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優撫安置、扶貧救濟、老齡服務和其他社會救助工作,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大公共設施建設投入,繁榮公共文化。
(四)承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創建、應急管理、防災減災等有關工作;負責群眾來信來訪接待,反映社情民意;強化居民法律服務、法制教育和人民調解工作,暢通民意訴求渠道,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促進社會穩定。
(五)統籌街道各類行政執法工作,完善“一支隊伍管執法”體系,建立和健全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機構與市直執法部門的協調機制,加強聯合執法、聯動執法;組織開展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
(六)負責轄區內自然資源(含林政資源)、城鎮管理、控違拆違、征地拆遷等綜合性管理工作;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著力改善社區人居環境。
(七)動員轄區內各類單位、社會組織、居民等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為街道發展服務;保障居民自治,指導居民委員會建設,健全居民自治平臺,組織街道單位和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管理。
(八)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機關行政編制、領導職數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機關核定行政編制數25名,核定黨政領導職數11名(正科級3名,副科級8名),核定內設機構正股級職數4名。
人大、政協聯絡、武裝部有關工作負責人員的配備,在核定的領導職數范圍內統籌考慮。
四、調整優化街道機構設置
結合常住人口數,桃礦街道機構限額為8個,設4個內設機構和4個事業機構。
(一)桃礦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設以下4個內設機構:
1.黨政辦公室。負責黨委、人大、政府工作的綜合協調、督查督辦、綜合考核等工作;負責黨務、政務、政協聯絡、機關財務、機關文電、重要文稿、綜合調研、信息、機要、保密、檔案、會務、接待、行政后勤等工作
2.黨建辦公室。負責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工作;負責干部人事、宣傳、統戰、機構編制工作;負責收集上報群眾需求信息,設置志愿服務項目;負責離退休干部管理服務工作。
3.平安法治和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穩定、信訪、防范邪教、平安建設等工作;協調公安派出所、交警大隊、司法所、基層法庭工作;負責防汛抗旱、地質災害、森林防火、消防安全、抗震救災、防災減災、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4.生態環境辦公室。宣傳環境保護的方針和政策,貫徹環境保護法律、條例和規定,負責生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節能減排等工作。
(二)桃礦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設以下4個事業機構:
1.桃礦街道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為副科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核定全額事業編制16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
主要職責:負責科技、教育體育、勞動就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社會救助、社區建設、醫療保障、衛生健康、計劃生育、公共文化、旅游廣電、文物保護、民族宗教、僑務等事務性工作。收集上報群眾需求信息,設置志愿項目,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抓好精神文明建設。
2.桃礦街道自然資源和村鎮建設事務中心。為正股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核定全額事業編制8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
主要職責:負責轄區內村鎮規劃、村鎮建設、村鎮公共設施建設和改造等工作;負責市自然資源局下放到街道的各項事務性工作。
3.桃礦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為正股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核定全額事業編制2名,其中站長1名。
主要職責:負責退役軍人政策宣傳咨詢、關系結轉、優撫幫扶、走訪慰問、信訪接待、權益保障、就業創業等事務性工作。
4.桃礦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為正股級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核定全額事業編制8名,其中大隊長1名,副大隊長1名。
主要職責: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接受有關市直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負責轄區內城鎮管理、環境保護、控違拆違、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等執法工作的巡查、檢查;負責本轄區內日常執法活動和重大案件線索巡查;承擔市直執法主管部門下沉的其他綜合行政執法工作。
五、其他事項
(一)街道不設議事協調機構,不再加掛各類牌子。
(二)加強街道對市直部門派駐機構及人員的管理職責,市直部門派駐機構人員納入街道統一指揮協調,依托街道開展工作考核,負責人任免應當事先征求街道黨工委意見,黨(團)組織關系放在街道。
(三)建立健全街道權責清單和職責準入制度,賦權事項要同步下放相關資源,減少上級部門對街道考核事項和“一票否決”事項,嚴禁以資金、項目、考核等要求街道對口設置機構或加掛牌子。
(四)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管所等機構按中央有關規定實行派駐體制。
(五)自然資源所、財政所由市鄉兩級共管,日常工作以街道管理為主,人事工作和業務工作以市直主管部門管理為主,建立健全街道統一指揮協調的工作機制。
(六)街道按有關規定或章程設置人大、紀檢監察、人民武裝等機構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明確由街道黨政領導分管,不單設辦事機構,其日常工作由相關內設機構承擔。
六、附則
本方案由中共臨湘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中共臨湘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